郭志平
語言是幼兒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際工具,3~6歲也是語言發(fā)展的關鍵期,所以幼兒園對幼兒的語言教育至關重要。那么,幼兒園如何創(chuàng)設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呢?
首先幼兒園要保證固定的師生關系。幼兒對教師產生依戀關系后才能自由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其次要求教師提升自己的語言修養(yǎng)。教師能夠用規(guī)范的普通話進行溝通。在此基礎上,教師要正確示范語言。和幼兒溝通時,吐字要清晰,語速緩慢,這樣幼兒更加容易聽懂,并且在聽懂的基礎上進行簡單的語言模仿。同時教師要養(yǎng)成文明的語言習慣,很多教師都會有口頭禪或習慣用語的情況,幼兒對這些教師常說的語言,會產生非常強烈的好奇。很容易學說這些語言。所以。教師要改正不正確的語言習慣,使用文明用語。
教師還要養(yǎng)成正確的表達方式。例如:班的幼兒會出現在班內奔跑、跳躍等情況。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一般都會著急制止幼兒行為,于是出現了大聲制止幼兒停止這樣行為的情況。這樣做會使幼兒感到驚嚇而摔倒,或是回頭看教師時撞到前方的幼兒或墻面。所以在遇到類似問題時,教師應該正向引導幼兒。應該音量適中,態(tài)度溫和的提醒幼兒。
除此之外教師應該用和諧、平等的態(tài)度來面對幼兒。在與幼兒交往過程中,應該為幼兒提供表達機會。例如:在談話時,說一些幼兒感興趣的話題。當幼兒對這些話題很了解或感興趣時,他們就會產生更多的表達。也會在和教師的談話過程中,模仿和學習到新的語言技能。同時教師要接納幼兒的說話方式。例如:有些幼兒受家庭或生理上的影響,在說話時吐字不清晰。這時老師應該耐心的聽幼兒說完。如果沒有聽明白,可以說:“對不起,老師沒有聽明白你的意思,你能再說一遍嗎?”在聽懂幼兒的意思后,要做出積極的回應。還有些幼兒在表達時會很著急,有說不清楚,或不知道如何說的情況。這時教師應該提醒幼兒不要著急,并耐心的聽他說完。或用“你在哪兒?做了什么?有什么問題?”這樣的語言簡單引導。在這整個過程中教師的教育行為才是有效的,在下一次出現問題時,幼兒才能夠愿意表達,并且試著模仿教師的處理方法,從而促進同伴之間的交流。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教師需要注意,教師是班級里最重要的被模仿者,這就約束著教師的行為。教師在與其他人溝通(包括幼兒)的過程中要耐心聽別人講話,并給予禮貌的回應。這樣的行為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幼兒。
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來創(chuàng)造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教師可以在圖書區(qū)投放一些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圖書或繪本。圖書或繪本要貼近幼兒的生活,并且需要經常的根據季節(jié)、節(jié)日和幼兒興趣進行替換,讓幼兒對圖書保持著新鮮感。教師還可以在圖書區(qū)創(chuàng)設聽說角落,提供一些連續(xù)的圖片讓幼兒進行簡單的故事續(xù)編,要注意的是續(xù)編故事要根據幼兒的已有經驗開展,這樣幼兒才能夠真正的參與到活動中。
幼兒園的一日生活皆教育,所以教師也要注重一日生活流程中幼兒語言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有些教師為了避免幼兒亂說話導致班級紀律混亂而在過渡環(huán)節(jié)長時間進行集體活動。教師越是管束幼兒,幼兒的情緒就越躁動,所以教師可以在幼兒早來園時讓幼兒進行自發(fā)的同伴談話活動,但在開展早來園談話活動前應與幼兒一起約定好規(guī)則,例如:聊天時不離開自己的座位,不在班內追跑;聊天時不大聲喧嘩,輕聲和好朋友聊天;聊天時不用手戲弄或逗別人,不能影響班內其他聊天的小朋友;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要找老師幫助等等。在這個過程中不僅為幼兒提供了表達機會,提升了幼兒的表達能力,還增進了幼兒之間的友誼,同時培養(yǎng)了幼兒在公共場合的溝通禮儀。
在區(qū)域時間幼兒有大量的時間和機會進行自由游戲。這時教師也可以對幼兒進行觀察和引導。例如:幼兒想要加入其他幼兒的游戲,但是他不知道自己該怎么做,這時教師就可以陪伴幼兒一起,引導他說出想要加入游戲時應該如何表達。還會有幼兒想玩別人的玩具而出現的爭搶行為,有的教師在遇到這樣的情況時會直接批評兩名幼兒的行為不對,然后讓兩個小朋友互相道歉,然后兩個孩子各自玩各自的了。其實幼兒之間發(fā)生矛盾和問題時是最好的教育時機,幼兒會在表達對方搶玩具時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來說清楚事情,所以教師應該抓住這個教育時機,發(fā)現爭搶行為后先制止幼兒的行為,然后讓兩名幼兒分別說出事情的原委,再讓幼兒自己判斷對錯,最后再化解兩名幼兒之間的問題,這樣既給幼兒提供了表達的機會,還能夠幫助幼兒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區(qū)域活動時間還會出現幼兒合作時出現不同意見,強烈的規(guī)則意識等等行為。教師一定要重視區(qū)域活動環(huán)節(jié)對幼兒語言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因為這個時間是幼兒自主自發(fā)的思考和表達的時間,也是收獲更多的語言表達方法和社會經驗的時間。
在幼兒園的餐前過渡環(huán)節(jié)可以設計一些小的活動,例如:番茄炒雞蛋這道菜里包含了西紅柿和雞蛋兩種食材,教師在報菜譜時可以用吸引幼兒的語言來表達?!胺殉吹斑@道菜里有紅紅的番茄和香噴噴的雞蛋?!边@樣既提高了幼兒的進餐欲望,還能夠幫助幼兒學習更多的形容詞。進入中班后,可以讓幼兒自己報菜譜,教師只需要幫助幼兒制作圖片菜譜。其他的都由幼兒來發(fā)揮就可以了。除了報菜譜之外,教師還可以安排一些餐前的安靜閱讀活動,平靜幼兒躁動情緒的同時,還能夠培養(yǎng)幼兒的閱讀習慣。
在散步環(huán)節(jié)教師也可以巧用兒歌進行組織,例如:小烏龜走路慢吞吞,小蝸牛走路爬呀爬,小魚游起來吐泡泡等等。還可以將幼兒近期感興趣的事物編成故事,讓幼兒邊散步邊和故事的主人公做同樣的動作,幼兒對這種不按常理進行的故事非常感興趣。
語言的學習,與語言環(huán)境有著密切的關系,一個自由、寬松、有趣味的語言環(huán)境,可以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并使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語言習慣。幼兒園和教師應該抓住每一個教育時機,不斷提升幼兒的語言教育環(huán)境,幫助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