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嘉璐
摘要:首陽藥材市場作為甘肅省知名的中藥材種植基地和交易市場,一直廣受關注。但是在我們的調查中也發(fā)現了其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和問題,這些問題不僅限制了首陽中藥材市場的正常發(fā)展和規(guī)模擴大,也對當地藥材經營戶產生了巨大的負面影響,所以亟待解決。作為經營戶,怎樣擴大自己的銷售渠道,怎樣為市場提供質量可靠,性價比高的藥材和作為政府,怎樣為經營戶提供更好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為本地市場的發(fā)展出一把力,成為本次調查研究的重要方向。結合我們在各資料中整理出的問題和指導意見,我們決定采取發(fā)放問卷和實地走訪的方式,去獲得可靠的分析數據。針對這些問題向當地政府、中藥材經營戶提了一些可行性建議,希望可以通過這種方式,讓當地中藥材市場有更大的發(fā)展空間和更好的發(fā)展前景。
Abstract: Shouyang medicinal materials market, as a famous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plantingbase and trading market in Gansu province, has been widely concerned. But our survey also found that there are some shortcomings and problems, which not only restrict the normal development and scale expans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market in Shouyang, but also has a huge negative impact on the local medicinal enterprises, so it need to be addressed. For enterprises, how to enlarge their own sales channels, how to provide the market with reliable quality, cost effective medicines, and for the government, how to provide better policy support and institutional protection for business households and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marke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direction of this investigation. Based on the questions and guidance we have compiled in the various materials, we decided to adopt questionnaires and field visits to obtain reliable analysis data. In response to these problems, some feasible suggestions are made to the local government and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operators, hoping that through this way, the local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market will have greater development space and better development prospects.
關鍵詞:中藥材;藥材交易;市場問題
Key words: Chinese herbal medicine;medicine transaction;market problems
中圖分類號:F326.12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20)06-0122-03
1 ?研究的目的和可行性分析
1.1 研究目的
隴西藥材資源豐富,種植歷史悠久,素有“千年藥鄉(xiāng)”和“西北藥都”的美稱,是全國“地道藥材”的重要產區(qū)之一。隴西中藥材產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帶動了與其相關行業(yè)——加工業(yè)、營銷業(yè)、運輸業(yè)和信息業(yè)等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推動了當地經濟的高速增長。而甘肅首陽江能中藥材交易中心作為隴西最出名的藥材交易市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對其研究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通過對隴西縣首陽藥材市場的交易狀況、政策扶持及藥材行情進行實地調查,能夠更加深入的了解首陽藥材交易市場的發(fā)展現狀,并針對其在發(fā)展中所產生的問題提出合理化的建議,同時也希望通過本次調查研究可以增進小組成員之間的默契,提升我們的專業(yè)知識素養(yǎng),為之后的學習和生活能夠打下良好的基礎。
1.2 可行性分析
調查地距本校路途不遠,交通方便;我們小組有當地人員,能夠與當地人輕松交流,利于收集資料;我們小組成員有統(tǒng)計分析以及收集材料的專業(yè)基礎,同時也有老師的專業(yè)輔導;校圖書館和資料室有豐富的資料供我們查閱;通過對有關資料的查閱分析和向了解基本情況同學的詢問,我們已有一個大概的框架和充分的準備。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本次調查研究涉及的調查對象有首陽中藥材市場展銷會的工作人員和甘肅首陽江能中藥材交易中心的部分經營戶,調查對象具有代表性。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獻資料法
本次調查研究所查閱的資料涉及中國論文網、中國知網等,查閱有關文獻20余篇,并在之后對有關數據進行了整理分析。
2.2.2 問卷調查法
本次調查研究將運用問卷調查法,發(fā)放問卷的同時也將與部分填寫問卷的被調查者進行交流。本次發(fā)放問卷的形式是線下與線上問卷相結合的方式,但主要以線上問卷為主,發(fā)放地址主要為首陽中藥材市場上的展銷會,旨在了解當地市場所存在的問題和當地中藥材經營戶的看法和心理體會。本次調查研究共發(fā)放問卷235份,回收有效問卷230份,有效率為97.87%,線下問卷發(fā)放35份,有效回收31份,線上問卷發(fā)放200份,有效回收199份。同時,可以通過調查結果與相關文獻的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得出有效結論。所以本次調查研究具有有效性和真實可靠性。
2.2.3 實地走訪法
在調查研究的過程中,我們小組發(fā)放問卷并回收之后,還到當地部分中藥材經營戶家中和店鋪中進行了訪問,詢問了有關調查的相關問題。實地走訪之后,將走訪結果進行了統(tǒng)計分析,得出了相關數據,數據具有代表性和有效性。
2.2.4 數據統(tǒng)計法
問卷回收和實地走訪之后,我們小組將所得數據進行了Excel數據分析。
3 ?研究結果與分析
3.1 單項分析
3.1.1 經營戶批發(fā)藥材時看中的點
當地有66.67%的經營戶在收購藥材時看重藥材的質量,因此該市場銷售藥材質量普遍較高;其次有15.15%的經營戶看重藥材的銷路,比較中意銷路較好的藥材,進行收購與銷售,與此同時,經營戶也對藥材價格和藥材品種比較關心。
3.1.2 經營戶去年的銷售量
通過實地走訪以及對調查問卷的分析我們發(fā)現,當地有63.64%的經營戶每年平均銷售量大多數處于一百噸以下,是因為當地的經營戶主要采取的是家庭經營的模式,普遍規(guī)模小,因此,藥材的銷售量較少,同時,由于當前市場不景氣,導致他們的銷售量下降。
3.1.3 經營戶去年的銷售額
實地調查過程中,我們了解到銷售額在10萬元以下的人數占總人數的48.48%,比例最大,盈利水平較低,導致當地經營戶沒有多余的資金來擴大自己的經營規(guī)模,除此之外,經營戶還時常面臨著客戶欠賬不及時還的問題,資金的回籠時間長,后期投入資金減少,規(guī)模縮小,嚴重一點的,他們甚至會中斷他們的經營,等到資金回籠之后在進行經營,減少了經營戶的銷售收入。
3.1.4 經營戶的具體資金來源
通過對調查問卷的分析以及實地走訪,我們發(fā)現,當地有72.73%的經營戶的主要資金來源是向銀行申請貸款,66.67%是自有資金,一些經營戶會選擇找親戚朋友借錢以及與其他人合伙經營,共同出資進行經營,還有3.03%的經營戶會采取向政府申請資金支持。然而我們又了解到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如今銀行方面對貸款控制的力度比較緊,所以資金問題也成為了經營戶擴大規(guī)模最根本的限制因素。
3.1.5 經營戶了解市場行情的方式
通過調查,我們發(fā)現,當地經營戶了解市場行情的方式主要以同行之間交流和自己所積累的從業(yè)經驗為主,具有五年以上經營經驗的人數占到了調查人數的81.82%,因此,他們的經營經驗較為豐富;他們對借助網絡獲取信息的方式不太采用,這主要是由于他們的學歷普遍較低以及生活習慣導致他們不擅長于運用網絡技術獲取信息。在交易中心有信息咨詢部,但是絕大多數經營戶不會去咨詢,這主要是因為信息咨詢部工作人員的專業(yè)化程度不高,無法取得經營戶對他們的信任,并且交易中心的信息咨詢部數量有限。
3.1.6 經營戶藥材收購來源
通過對調查問卷的分析以及實地走訪我們發(fā)現,當地經營戶主要從種植戶、藥販和其他交易市場收購藥材,從網上收購藥材的人數占調查總人數的12.12%,所占比例較小,這主要是因為大多數經營戶采取傳統(tǒng)的收購方式,對網絡應用程度不高,并不擅長于運用手機等工具。
3.1.7 藥材品種
通過調查分析我們發(fā)現,當地經營戶的經營藥材種類中絕大多數為黨參、黃芪、甘草等常見藥材,這些藥材都是當地人種植的,具有較久的種植歷史和較豐富經營經驗。除此之外,受到收購渠道以及銷路等問題的限制,當地經營戶并不對名貴藥材進行收購或者收購量極少。
3.1.8 影響經營戶藥材收購量的因素
通過詢問經營戶,我們了解到常年以來影響收購量的因素主要有天氣狀況、藥材價格、自然災害、儲藏環(huán)境等,其中有75.76%經營戶認為天氣狀況是影響收購量的主要因素,因為會影響藥材的產量、交易量以及質量。
3.1.9 經營戶的銷售客戶
通過調查問卷以及實地走訪,我們了解到當地經營戶通常會把藥材銷售給藥販、飲片廠、中藥材集散地等,其中有66.67%的經營戶會選擇銷售給藥販,占比最大。
3.2 交叉分析
我們發(fā)現首陽藥材經營戶在批發(fā)藥材的種類方面,當地經營戶和外地經營戶的選擇不同,當地經營戶主要選擇的藥材是黨參、黃芩、黃芪、甘草、當歸這幾種藥材,而外地經營戶則主要選擇的是黨參、黃芩、黃芪、甘草、柴胡這幾種藥材。這主要是因為當地經營戶還有種植戶這一身份,而柴胡這種藥材對環(huán)境要求高,當地人種植少。此外,我們還發(fā)現當地經營戶批發(fā)的藥材絕大多數來自種植戶的手里,因此,他們會更加偏重于經營當地盛產的藥材;外地經營戶很少甚至不收購銷售當歸這種藥材,而偏向于經營黨參和柴胡,這主要是因為當歸這種藥材的價格低,銷售困難,而柴胡擁有較大的市場,所以他們會大量批發(fā)。(表1)
當地經營戶和外地經營戶選擇的銷售客戶也有所不同,一部分當地經營戶會選擇把藥材銷售給藥材加工企業(yè),而外地經營戶很少甚至不會選擇把藥材銷售給藥材加工企業(yè),這主要是因為外地經營戶收購的是當地經營戶進行初次加工的藥材或者是自己進行加工。
4 ?對當地市場中經營戶的評價
優(yōu)點:以家庭經營為主,銷售渠道較多,收購時更看中藥材的質量,對投入市場的藥材質量有所保障。與生產商之間的交流較為密切,相比其他閑散藥材生產銷售地區(qū),本地經營戶有較大的競爭優(yōu)勢。
缺點:比較缺乏法律意識,經營銷售的過程中不太懂得與銷售客戶簽訂銷售合同,導致經常會發(fā)生客戶拖欠貨款的情況。對藥材收購來源的了解不是很深入,不能很好的處理藥材收購時所發(fā)生的問題,也不能很好的拓寬收購渠道。
5 ?問題及建議
5.1 當地市場所存在的主要問題
①客戶拖欠貨款,導致第二年資金回籠很難,后期投入的資金不夠,所以收購量不高。
②市場準入門檻低,導致當地市場上的產品良莠不齊,拉低整體價格,制約當地藥材交易市場的發(fā)展。
③政府幫扶力度較弱,當地經營戶經營壓力大,交易市場發(fā)展緩慢。
5.2 對當地市場提出的建議
①對政府:希望當地政府能夠對該市場的經營戶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確保該市場的發(fā)展與成長;當地政府也應該對該市場加大監(jiān)管力度,嚴格限制當地市場中生產和經營低劣產品的產商和經營戶活動;政府應提高當地市場的準入門檻,以此提高當地市場銷售藥材的質量,促使銷售區(qū)域的擴大,為經營戶創(chuàng)造更多收益。
②對經營戶:經營戶與銷售客戶確定銷售交易時應該注意要簽訂合同,以保證資金的回籠到賬,能正常投入后期的經營中去;經營戶應該注意創(chuàng)新銷售模式,從自身方面去改善經營方式,以求更快的發(fā)展;經營戶收購藥材之后應該提高藥材加工質量,為當地藥材市場提供質量更高的藥材產品,以此來提升當地市場的知名度,促使當地市場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茜.隴西縣中藥材產業(yè)發(fā)展模型分析及建議對策[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4.
[2]張曉霞.隴西縣黃芪產業(yè)發(fā)展研究[D].甘肅農業(yè)大學,2011.
[3]索國勇.建立中藥材產業(yè)發(fā)展機制,促進農民增收——以甘肅省為例[J].開究,2009(05):71-76.
[4]夏建紅.淺析隴西部分地產藥材價格下跌的原因[J].中國現代中藥,2008(07):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