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麗娟
中學生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接班人,其誠信狀況直接關系到國家未來的前途和命運。因此中學生的誠信教育是所有在基礎教育戰(zhàn)線上工作的老師們不容忽視的問題。下面就中學生誠信缺失狀況形成的原因及應對策略作簡要分析。
一、中學生誠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1.家庭原因是影響學生不講誠信的重要因素
我們現(xiàn)在的大部分家長最關心的是自己孩子的學習成績,只注重孩子在年級的名次,但對孩子的道德品質(zhì)方面關心較少。還有少數(shù)的家長只想著如何賺錢,把“金錢至上”、“享樂至上”等錯誤思想不自覺的帶回家中,使學生認為為了錢,不講誠信也可以。有些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法也有問題,孩子涉世之初,父母往往教育他們說:“社會復雜??!老實人要吃虧的!”,從而使學生幼小的心靈里就萌發(fā)了一個理念——不做老實人!
2.學校因素是學生不講誠信的助推器
我們的教育雖然一直是德育為先,把德育放在首位,但是在德育教育過程中,只注重表面文章,教育過于簡單化、缺乏實效性。一些學校和老師在教育的觀念上有偏差,往往以學習成績的好壞來評價一個學生,對學生誠信品質(zhì)要求不高,造成一些學生不擇手段提高學習成績,造成學生對誠信的忽視;一些學校在進行德育教育時只是進行表面文章,理論過多,內(nèi)容抽象、空洞,誠信教育缺失,學生不能正確地理解誠信作為道德準則的重要性。在德育方式上,只是簡單地把誠信灌輸給學生,不注重學生平時一點一滴習慣的養(yǎng)成,學生不知道“人不信不立”的道理,造成理論與實際脫節(jié)。
3.社會環(huán)境對學生誠信起著負面影響
我國的教育始終存在著一個誤區(qū),認為學校、家庭教育是真正的教育,從而輕視了社會教育,我們當中的不少人錯誤地認為教育學生應該是老師和父母的事。但是,在我們的教育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5+2=0”的現(xiàn)象,大意是說周末2天在社會上的影響,足以抵消學生在校5天學習所得。同樣學校5個月的優(yōu)質(zhì)教育積累,如果在暑假2個月碰到不良社會環(huán)境,也會頓如春雪消融,轉(zhuǎn)眼即逝。當前社會上存在著各種嚴重問題。隨著市場經(jīng)濟的沖擊,人們誠實守信的美德都被某些人的利欲熏心所破壞??傆腥嗽谏a(chǎn)假冒偽劣商品,而有些人明知是假的但是還在市場中銷售;有些人逃避債務弄虛作假,做假賬逃避稅收;虛假廣告、虛假新聞在我們的報紙和電視上經(jīng)常出現(xiàn);人才市場的假文憑、假招聘也屢見不鮮。中學生的世界觀很容易受到外界影響,所有這些現(xiàn)象都對中學生的誠信造成負面影響。
4.學生自身素質(zhì)的缺失是導致誠信缺失的直接原因
中學生中大多獨生子女,生活的環(huán)境優(yōu)越,缺乏艱苦奮斗、吃苦耐勞的精神。學生的衣、食、住、行一切教由家長來包辦,這樣使中學生在心理會產(chǎn)生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他們對他人對社會要求高,而對自己卻是低標準;他們的責任意識淡薄,心理脆弱,承受壓力的能力比較差。這些弱點會使他們在面臨義和利的選擇時,往往會為獲利而舍棄誠信。
二、提高中學生誠信品質(zhì)的對策
1.家長要樹立正確的榜樣,采用適當?shù)姆椒?/p>
父母是學生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言行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家長要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古時候有“曾子殺豬,以信教子”的故事,這就告訴我們對于孩子,我們家長要言而有信,誠實無詐。家長在日長生活中不要輕易承諾,一旦承諾就要“一諾千金”,讓學生知道許下的諾言都應該盡力實現(xiàn),身教重于言教。同時不要隨意哄騙學生,不負責任的哄騙也許起初還奏效,但久而久之,學生便會識破這一伎倆,隨著被大人欺騙次數(shù)的增多,家長的信任度也越來越低。學生心里也會產(chǎn)生不講信用也沒什么關系的思想,學生的誠信品質(zhì)會受到極大地傷害。
2.教師要以身作則、身正為范
古人云:“言行可模可范者,人師也?!币粋€家長不講誠信,影響的只是自己的學生,而一個老師不講誠信,影響的卻是一大群學生。因此我們的教師在各個方面都應該為學生作出表率,一個教師只有具備了“躬自厚而薄于人”的品格,學生才會自覺自愿地接受其“傳道、授業(yè)、解惑”。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睂τ趯W生來說,教師的一言一行有很強的示范作用,一個講誠信的優(yōu)秀老師,其本身就是活的教材。在工作和生活中,教師要注意不輕易承諾,一旦承諾一定要說到做到,“言必行,行必果”。教師任何時候都在接受學生的監(jiān)督,理當以身作則,堅持做任何事情都要考慮到行為過程和行為結果是否正當合理,以良好的誠信形象取信于學生,帶動學生說真話,做一個誠信之人。
3.學校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誠信氛圍
毋庸諱言,我們今天學校存在著一些不誠信的現(xiàn)象,學校為了評優(yōu),弄虛作假;為了收費巧立名目,總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教師為了評優(yōu)請客送禮,評優(yōu)成了一種形式……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首先學校改變現(xiàn)在的一些為了名利而存在的一些弄虛作假的作法,讓學校成為誠信者的樂土,讓誠信者受益。學校要使全校師生都認識到樹立誠信道德的重要性,形成“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道德氛圍。
4.課堂教學中注重滲透誠信教育
首先從教材事例入手,現(xiàn)行的中學各科教材中都有很多講誠信的故事,都接近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為他們所喜聞樂見。教師在教學時應盡量發(fā)掘其中的誠信教育因素,利用好這些材料進行教育。
總之,家長、教師、學校、社會一定要通力協(xié)作,營造良好的家庭、學校、社會環(huán)境,讓學生生活在誠信的世界中。同時家長、教師應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不誠信的行為,并運用正確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正面引導,在學生心中種下一顆誠實的種子,促使學生逐步養(yǎng)成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良好品質(zhì),使每個學生擁有一張人生道路上必須具有的“誠實通行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