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美福
縉云縣簡稱縉,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山區(qū),北緯28°25′-28°57′,東經(jīng)119°52′-120°25′之間,全年日照充足、溫度適宜、雨量充足,年降雨量1700~1900mm,土壤呈微酸性,土層深厚肥沃,通氣性好,適宜楊梅生長。縉云縣的“仙仁牌”東魁楊梅在浙江省農(nóng)業(yè)吉尼斯楊梅擂臺賽中多次奪魁,并榮獲全省最甜楊梅稱號。東魁楊梅是縉云縣農(nóng)業(yè)增效、農(nóng)民增收的重要載體,通過農(nóng)業(yè)栽培技術(shù)措施,改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環(huán)境,培育健壯樹體,增強樹體抵抗病蟲害能力,從而減少化學防治次數(shù)和農(nóng)藥使用量,達到保障東魁楊梅果實質(zhì)量安全目的。
一、品種特性
東魁楊梅屬于楊梅目楊梅科的常綠果樹,產(chǎn)量高、樹勢強健,適應能力強,耐瘠薄、耐干旱。樹冠為圓頭形,整體高大,枝葉繁茂,果實較大,如乒乓球般,縱向長度平均為3.76cm,橫向長度平均為3.93cm,單果重平均25g左右,最大達到52g左右。果蒂黃綠色,果肉多汁呈深紫紅色、果味濃厚、果肉較厚,可口、飽滿。果實的可食率高達94.8%,總酸1.1%、總糖 10.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4%。六月下旬到七月上旬成熟,采收期為10-15天,不易落果,耐儲運??鼓嫘詮姡m應能力強,栽培管理方便簡單,效益高,適宜推廣種植。
二、園地選擇
東魁楊梅喜濕、耐旱,海拔高度不超過600m,年降雨量在1000mm以上,相對濕度較高,不低于80%的 山區(qū)或半山區(qū),適宜種植東魁楊梅。由于東魁楊梅為菌根,疏松、通風透氣性好、不易積水的土壤,有利于東魁楊梅的根系生長,有利于樹體早開花、早結(jié)果。另外,東魁楊梅喜酸性土壤,PH值在4到5之間為最佳,坡地以北坡陰山為佳。可以根據(jù)杉樹、松樹、杜鵑、狼蕨等植物的生長情況,來判斷土壤是否適宜種植東魁楊梅,只要這些植物的生長狀況良好,東魁楊梅便也能獲得較好的生長。
三、肥水管理
1、定植
選擇根系健壯、須根多、主干粗壯、嫁接口愈合好、長勢良好的苗木,苗木分枝達到3個、基部直徑不小于0.6cm,整體高度不能低于30cm。東魁楊梅為雌雄異株植物,每畝宜栽33株,配置1%的雄樹,以保證雌樹授粉。定植穴深度要達到0.8m,長度和寬度要各達到1m,定植穴應施0.5kg到0.75kg過磷酸鈣、1.5 kg餅肥、50 kg土雜肥,以及50kg雜草,表土不能一次性全部回填,應當分2-3層回填,每年2月下旬到3月上旬定植,應當深栽,培土要達到苗木基部。
2、幼年樹施肥
1年至3年生的幼樹,對氮肥的需求量較高,施肥應當以速效氮肥為主,在每次抽梢前10-15天,各施肥一次。每株幼年樹可施0.1-0.2kg三元復合肥或0.05-0.1kg尿素。隨著幼樹樹冠的擴大,應逐步提高施肥量,促進春梢、夏梢以及早秋梢的抽發(fā),促使樹冠擴大、早結(jié)果。從第4年開始,要增加鉀肥施用量,每株樹應當施0.2-0.25kg硫酸鉀或2-5kg焦泥灰或草木灰,目的是促進花芽分化、緩和樹勢,為提早結(jié)果奠定基礎(chǔ)。
3、成年樹施肥
成年樹應當在7月上旬前施采后肥,最遲不超過7月15日,這對采果后的樹勢生長起到恢復作用,促進花芽分化和夏梢的抽生,肥料應當以鉀肥和有機肥為主。施肥量的控制,應當以每棵樹5O個果實為量進行計算,每棵可施2-3kg腐熟豆餅與15 kg焦泥灰,或施用25-30kg焦泥灰,若樹勢較弱,可以酌情加入0.2-0.3kg尿素。成年樹春肥在1月下旬到2月上旬完成,若樹勢偏弱或中等但花量較多,每棵樹施用15-20kg草木灰或0.5-1kg硫酸鉀,促進春梢生長,滿足開花和坐果養(yǎng)分需求,如果樹勢良好同時花量又較少,則可以少施或不施。在4月底到5月初施壯果肥,若座果率高,在果實蠶豆大小時,每棵施0.25-1kg硫酸鉀,促進果實膨大,強化樹勢;若座果少,可以考慮少施或不施。
四、整形修剪
東魁楊梅應當采用低主干自然開心形的樹形,幼年樹要求主枝在主干上分布的角度均勻,間距適當,主枝基角為45°~50°,每主枝上選留3~4個副主枝,樹高控制在3 m以下。第四年去掉中心直立枝,選留3~4個長勢強健、分布均勻、向上斜立的大枝作為主枝,在主枝上選留副主枝,可通過撐枝 、拉枝 、吊枝等措施調(diào)整,使主枝與主干基角為45°~50°,促進樹冠開張,緩和樹勢,為進入初果期奠定基礎(chǔ)。第五年開始內(nèi)膛及下部適量掛果,主枝、副主枝繼續(xù)延長,進一步擴大樹冠完善樹形。成年樹整形修剪分次進行,第一次在7月上中旬,刪除頂部直立枝、交叉枝、密生枝;第二次修剪強勢樹11月、弱勢樹2-3月上旬進行,以疏小枝為主,剪去無花枝和晚秋梢及枯枝、衰弱枝。
五、 病蟲害防治
1、褐斑病
加強果園管理,適當增施鉀肥和有機肥;藥劑可選用 1:2 :200 的波爾多液或65%代森鋅600倍液。
2、卷葉蛾
果園每隔50-60 m設立1盞佳多頻振式殺蟲燈,開燈時間掌握在東魁楊梅壯果期和采果期的晴天晚上,其他時間可以少開。
3、介殼蟲
結(jié)合冬季清園用石灰對樹主干涂白,同時全樹噴施3波美度的石硫合劑,有防蟲治病效果。
4、果蠅
(1)保證果園清潔
隨時清潔果園,沒有腐熟的欄肥及豬牛糞不得進入果園。
(2)及時清理落果
楊梅成熟前期果蠅發(fā)生量少,隨著果實成熟期的到來,落地果增多,雌果蠅大量在落地果上產(chǎn)卵、繁殖。因此,要及時徹底地清理落地果。
(3)藥液誘殺果蠅
果蠅是楊梅成熟采摘期的主要害蟲。在楊梅果實膨大期,用頻振式殺蟲燈誘殺成蟲果蠅,或用黃板糖醋誘殺果蠅,或用敵百蟲、香蕉、蜂蜜、食醋按10:10:6:3的比例,配制成混合誘殺漿液,每畝投放10~15份藥液誘殺蟲,防治效果較為理想。
(4)楊梅樹掛羅帳
在楊梅果實進入轉(zhuǎn)色前,即采收前30d。不使用任何化學農(nóng)藥和生長激素,用尼龍網(wǎng)帳將整株楊梅樹罩住,保持相對穩(wěn)定的羅帳內(nèi)濕度,防止果蠅對其危害,提高品質(zhì)和耐貯性,改善風味,保證東魁楊梅的市場經(jīng)濟效益。
(作者單位:321400浙江省麗水市縉云縣七里鄉(xiāng)農(nóng)業(yè)技術(shù)綜合服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