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克
摘要:當今社會經(jīng)濟水平逐步提高,科學信息技術(shù)發(fā)展迅猛,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滿足不了現(xiàn)代社會高等教育的發(fā)展需求。伴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蓬勃發(fā)展,智能手機的普及,該怎樣將微信等新型軟件平臺與大學計算機基礎與應用的課程教學有機地融合起來,進而提高大學生的學習效率,以信息時代為大背景,進行課程改革,成為當前教師研究的重點課題。在新時代的高校大學生所處的大環(huán)境下,生活及學習方式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將普及度高、交流性強的微信平臺與高等院校的計算機基礎與應用課程的課堂教學連接起來,可以有效地解決當前高校課堂所面臨的問題。
關(guān)鍵詞:微信平臺;大學計算機;計算機基礎與應用;計算機課程;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20)03-0124-02
在大數(shù)據(jù)時代背景下,《大學計算機基礎與應用》作為高等院校計算機專業(yè)學生的必修課程,有助于大學生掌握并應用計算機基礎這一門重要的課程。但是,在當前高等院?!洞髮W計算機基礎與應用》這門課程教學的實施中遇到了許多問題,導致該門課程的教學成效不顯著,以至于學生沒有真正的掌握這一項重要技能。以提高大學生的計算機水平為目標,就要注重實踐應用,在基于微信平臺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與應用的課程教學實施中進行研究與探索,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并實現(xiàn)教學目標。
1 當前大學計算機基礎與應用課程的教學現(xiàn)狀
當前,在大學計算機基礎與應用這一門課程的教學實施中遇到了以下問題:
1.1 學生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的情況不同
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等綜合素質(zhì)水平不盡相同,有一部分學生在中小學以及高中的學習階段就接觸了計算機基礎與應用相關(guān)的知識并且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使用熟練地掌握了這門課程的部分知識與技能[1]。然而,還有一部分學生在上大學之前完全沒有接觸過計算機基礎知識與應用這門課程[2]。所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專業(yè)知識的掌握程度存在差異,以至于學生在計算機基礎知識的運用與實際操作的能力存在著較大差距[3]。但是在實際大學計算機知識基礎與應用課堂教學當中,教師都是一視同仁,教授學生的內(nèi)容以及要求標準都是一樣的,怎樣才能解決學生學習能力的差異,是教師們需要正確面對并解決的一大問題[4]。
1.2 高校對于大學計算機知識基礎與應用這門課程不夠重視
各大高校對于大學計算機知識基礎與應用這門課程不夠重視[5]。最近幾年,很多高校逐漸開始減少大學計算機基礎知識與應用這門課程的授課時間,有些高校甚至兩周只有一次課堂面授的機會,實際上機操作的機會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指導學生實操的時間受到限制,嚴重影響教學質(zhì)量[6]。
2 基于微信平臺的計算機課程教學研究內(nèi)容
2.1 微信公眾平臺在計算機課程教學的實施中運用的可行性辦法
首先,需要對學生學習微信平臺的需求進行調(diào)查,并能夠了解當代大學生微信平臺的使用狀況,進而,對基于微信平臺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與應用課程的教學進行深入研究[7]。對此,院校方做了以下問卷調(diào)查:第一步,調(diào)查對象確定為某高校電子信息專業(yè)2019級的135名新生;第二步,建立一個微信公眾平臺;第三步,讓這135名新生關(guān)注先行創(chuàng)建好的微信公眾平臺,以便于完成調(diào)查問卷。135份調(diào)查問卷中存在6份無效問卷,以下針對129份有效調(diào)查問卷分析得到了如下論點:
1)接受調(diào)查的這135名學生,微信這款APP的安裝率達到了100%。
2)這129份有效調(diào)查問卷中,得知有78%的同學有發(fā)朋友圈的習慣。
3)通過問卷調(diào)查結(jié)果得知,有92%的同學每天通過微信與家人聯(lián)系
4)有81%的同學有查看閱讀公眾號推送的習慣
5)有68%的同學希望通過微信公眾號來得知授課內(nèi)容。
6)有98%的學生愿意通過微信公眾平臺來進行大學計算機基礎與應用這門課程的學習。
7)在這129分調(diào)查問卷中,得知25.90%的學生愿意接受2-6分鐘的授課時間;12.87%的學生可以接受6分鐘以上的授課時間;20.70%的學生愿意接受10-15分鐘的授課時間;40.53%的學生愿意接受15分鐘以上的授課時間。
8)針對推送課程的時間,15.90%的學生選擇7:00-10: 30;55.99%的學生選擇10: 30-13:30;18.11%的學生選擇14:00-17:30;10.00%的學生選擇19:00-24:00;
9)這129份有效調(diào)查問卷中,得知有12%的同學每天更新朋友圈。
10)這129份有效調(diào)查問卷中,得知有10%的同學沒有發(fā)過朋友圈。
2.2 基于微信平臺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與應用教學模式實施的方法
2.2.1 教學目標
由于學生計算機基礎知識應用掌握水平參差不齊,所以要有層次地設計教學目標,針對不同學生學習需求與標準制定出合理的教學計劃。例如,計算機基礎扎實的學生就要相應的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探索能力,那么對于基礎相對較差的學生就要重點培養(yǎng)他們的基礎理論知識,激發(fā)他們對計算機這門課程的學習興趣[10]。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正確的引導并充分挖掘?qū)W生所反饋的信息,有效地提高教學質(zhì)量[8]。
2.2.2 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教學內(nèi)容設計
1)用戶界面設計要簡潔大方
微信公眾平臺可以進行自定義關(guān)鍵詞回復導航和目錄菜單導航,在設計使用界面的使用要秉著簡約大方,主題清晰的原則。以課程教學為主題,脈絡清晰,注重以學生為主體的用戶體驗[9]。
2)濃縮授課內(nèi)容
根據(jù)當代大學生的特點來看,學生們對于冗長的授課內(nèi)容不感興趣,相反,將小規(guī)模地知識點制作成小視頻更加容易被學生接受。
3)重視用戶體驗充分利用微信平臺的交互功能
公眾號推送的知識點的頻率不宜過高,易使學生產(chǎn)生抵觸心理,合理地推送頻率有助于學生學習,另外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后臺關(guān)鍵詞的設置,開設互動窗口。充分地利用微信平臺的人人交互功能與人機交互功能。實現(xiàn)微信終端互動交流。
4)設計學生作品展示欄目
大學計算機基礎與應用課程教學最終的目標還是知識的實際應用,在微信公眾平臺的設計上可以加入學生作品展示欄目[10]。例如,微信公眾平臺進行課后推送,在課程結(jié)束之后,21: 30教師將提前制作完成的時長為13分58秒的授課小視頻上傳至微信平臺,講解利用FLASH軟件制作一對能夠按照預選路徑行動的卡通頭像的小人物為實例。通過事先制作的演示視頻使學生深刻理解并且學會運用FLASH軟件制作視頻,對視頻進行剪輯,制作基本的元件圖形,傳統(tǒng)動畫補間。在視頻結(jié)尾畫面插入問題:“怎樣將課堂學習的數(shù)字變形形狀補間動畫與正在跑動的卡通人物結(jié)合起來,這需要同學們制作一個生動有趣的FLASH.制作好的FLASH請同學們上傳到微信公眾平臺進行交流展示?!币浴癋LASH軟件的應用一動畫制作”這一課題實踐應用作為案例,教師布置作業(yè)“FLASH軟件的應用一動畫制作”獨立完成一部小動畫的制作并將作品上傳至微信公眾平臺進行展示。
3 結(jié)束語
總之,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教學模式目前還處于初期探索階段,還需要相關(guān)教育工作者與專業(yè)性科研人員共同努力來進行不斷地創(chuàng)新與完善。微信公眾平臺的教學應用,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使課堂學習不受時間、空間等多方面的限制,為學生創(chuàng)建了一個良好的學習平臺,相信大學計算機基礎與應用這門課程終有一天會如微信這一軟件一樣,扎根在學生的腦海中。
參考文獻:
[1]王海燕,趙瑞,李淑梅.基于Moodle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網(wǎng)絡教學平臺的設計與應用研究[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19,40(8):102-105.
[2]沈榮.混合式教學模式在大學計算機課程中的應用——以寧夏大學大學計算機文化技術(shù)基礎課程為例[J].電腦知識與技術(shù),2019,15(16):85-86.
[3]吳君勝.微信公眾平臺和QQ群在計算機類課程教學中的綜合應用與分析——以開放大學計算機網(wǎng)絡技術(shù)專業(yè)為例[J]-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9,19(2):8-12,21,106.
[4]王星,吳姜,張勤茹.基于微信平臺的泛在分享式教學設計與實踐——以《大學生計算機基礎》實驗課為例[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8(20):54-58.
[5]高迪,印桂生,孫建國.大學計算機課程教學實踐與改革研究——評《大學計算機課程改革研究與實踐》[J].高教探索,2018(9):131.
[6]暴田葉,賈文鋼,石麗梅.基于任務驅(qū)動+慕課模式下的高校大學計算機課程實驗教學研究[J].中國新通信,2018,20(14):181-182.
[7]劉海英,盧江,宋煥生,等.人工智能時代翻轉(zhuǎn)課堂混合教學改革與實踐——以《大學計算機》課程為例[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8,15(18):200-204.
[8]李賢善,趙逢達,穆運峰.程序設計課程}昆合式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以燕山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與程序設計》課程為例[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8(12):36-39.
[9]何嘯峰,鹿江春,李華新,等,獨立學院大學計算機課程翻轉(zhuǎn)課堂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J]高教學刊,2017(20):116-118.
[10]王曉潔.融合計算思維與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能力培養(yǎng)的《大學計算機》課程改革實踐與探索[A]. Singapore Management andSports Science Institute, Singapore、Intemational Commumca-tion Sciences Association, Hong Kong. Proceedings of 20172nd EBME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EBMEI-EIM 2017)[C].Singapore Man-agement and Sports Science Institute, Singapore、InternationalCommunication Sciences Association,Hong Kong:智能信息技術(shù)應用學會,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