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松平
2019 年12 月19 日,在北京召開的慶祝黃埔軍校同學會成立35 周年座談會上,看到了黃埔軍校同學會會長、95 歲高齡的林上元會長,十分激動,腦海中不斷浮現(xiàn)出父親侯炳垚的身影。父親是黃埔軍校18 期畢業(yè)生,生前是黃埔軍校同學會理事、河南省黃埔軍校同學會會長?;叵肫鸶赣H的一生,特別是離休后定居鄭州的28 年中,努力踐行黃埔精神、弘揚傳統(tǒng)文化,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1994 年,黃埔軍校同學會舉行慶祝黃埔軍校成立70 周年活動,父親應(yīng)邀作為黃埔軍校同學會理事出席。同時,他創(chuàng)作的國畫《迎春》在軍事博物館展出。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洪學智參觀畫展時,看到畫上“黃埔墨叟”的印章便問:“作者是黃埔?guī)灼??”陪同參觀的工作人員介紹:“侯老是黃埔18 期的?!焙橹飨f:“這幅畫畫得好,畫出了軍人的風骨。”隨后,洪學智副主席、中央統(tǒng)戰(zhàn)部副部長萬紹芬和黃埔軍校同學會理事翁業(yè)宏與父親在畫前合影留念,記錄下了這彌足珍貴的時刻。
“黃埔墨叟”是父親侯炳垚的號,這枚圖章是他老人家寫字作畫時最喜歡用的引首章。1991 年3 月,《鄭州晚報》刊登了一篇標題為《黃埔墨叟》的文章,講述了1987 年仲夏,父親在鄭州市人民公園內(nèi)自費舉辦家庭書畫展的過程,表現(xiàn)父親和母親相濡以沫、書畫延年的幸福生活。展覽期間,父親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老首長、黃埔軍校同學會會長侯鏡如先生從北京寄來親筆題字“一門風雅——炳垚同志家庭書畫展”。黃埔軍人,書畫文人
/ 侯炳垚(右一)與洪學智、萬紹芬、翁業(yè)宏(從右二至左一)在國畫《迎春》前合影。
1921年3月,父親出生于河南尉氏洧川一個商賈望族,4歲即誦讀“四書五經(jīng)”,6歲開始學畫,先后師從楊蕃周、鐘質(zhì)夫等大家。1937年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19歲的他瞞著長輩毅然決然投筆從戎,考入了黃埔軍校,從此與黃埔結(jié)下不解之緣。
想當年,父親在開封讀高中,氣質(zhì)儒雅,風華正茂,怎么會當兵呢?我不解,曾問他:“爸,常言道‘好鐵不打釘,好漢不當兵’,您怎么當兵去了?”老人家嚴肅地說:“此言謬矣!當時日本侵略中國,燒殺掠搶,無惡不作。民族興亡,匹夫有責!稍有血性的中國人都不能容忍。我們年輕人血氣方剛,哪里還能坐著讀書,抗日去!那時認為最能報效國家的方式,就是當兵,直接上戰(zhàn)場,殺日寇!” 愛國,是父親生命的主題,不僅貫穿他求學從軍、工作生活的全過程,更是他書畫創(chuàng)作的主題。在鄭州慶祝抗日戰(zhàn)爭勝利50周年書畫展上,他創(chuàng)作的書法作品《驅(qū)逐倭寇 收復(fù)失地》、國畫作品《血碑》將愛國激情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感動了很多人?!堆窋?shù)易其稿,最后定格在滄桑遒勁的樹干上,紅梅盛開,樹干后矗立著鮮血淋漓的豐碑?!堆飞蠈懼骸鞍四甑目谷諔?zhàn)爭,我國軍民奮起反抗,向日本帝國主義展開了鮮血與烈火、熱淚與仇恨、屈辱與生存、邪惡與正義的殊死決戰(zhàn)。犧牲了千百萬同胞寶貴生命,毀壞了無以數(shù)計的珍貴財產(chǎn)。古老偉大的祖國召喚我們,破釜沉舟,義無反顧!鼓勵我們前仆后繼,氣壯山河!終于贏得了正義,取得了勝利。迫使倭寇屈膝投降。撫今追昔,應(yīng)念我中華勝利來之不易,居安思危,愛我中華!更應(yīng)早日促進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弊肿盅?、筆筆淚,刻畫出中華民族的紅梅品質(zhì),描摹出華夏兒女的磐石斗志。當時,一位白發(fā)蒼蒼年近90的老人站在畫前,用顫抖的手緊緊拉著我父親,相擁而泣。原來他也是一位抗戰(zhàn)老兵。共同的出生入死的抗戰(zhàn)經(jīng)歷,使得他們與作品產(chǎn)生了強烈的共鳴!在北京出版的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50周年《百名反法西斯老戰(zhàn)士書畫集》里,父親還寫道:“驅(qū)除倭寇,抗戰(zhàn)到底!此乃抗日戰(zhàn)爭中最常見之標語。今倭奴投降已經(jīng)50 年矣,現(xiàn)書之仍不禁心潮澎湃,感慨系之也。”是啊,當時家境優(yōu)渥且新婚燕爾的父親,如果不是那滿腔的愛國熱血,怎能如此大義凜然地走上生死未卜的從軍之路。
/ 侯炳垚參加慶??谷諔?zhàn)爭勝利50周年鄭州書畫展的作品。
/ 慶??谷諔?zhàn)爭勝利50 周年鄭州書畫展中,侯炳垚夫婦在其作品“血碑”前留念。
父親這一代人的愛國情愫,是我在生活中慢慢體會到的。記得1997 年7 月1 日凌 晨 兩點 多鐘,電話鈴?fù)蝗豁懫穑盐覐乃瘔糁畜@醒,接起電話,只聽見父親滄桑的聲音哽咽道:“香港回歸了!雪洗了中華民族百年恥辱!……”原來,我的父母還在看電視中香港回歸儀式的直播,正激動無比呢!給我打電話是要和我一起分享這巨大的幸福和驕傲。其實,我也是剛看了電視,一點半鐘才躺下休息。聽完電話,我頓時睡意全無,重新打開電視,遙遙地和百里之外的父母一起,深深體會領(lǐng)土回歸的自豪和興奮。
/ 1997 年,侯炳垚為慶祝香港回歸籌備畫展。
/ 侯炳垚為河南嵩陽書院書寫的大門楹聯(lián)。
每逢重大紀念活動,父親總是起早貪黑地精心籌備展覽。1997 年香港回歸,他老人家在鄭州舉辦書畫展,著名書畫家、河南省炎黃書畫院常務(wù)副院長王留民先生給予高度評價。1999 年澳門回歸,正值父母結(jié)婚60 周年,10 至12 月在鄭州、新鄭分別舉辦了《迎澳門回歸——侯炳垚和楊秀華夫婦鉆石婚書畫展》。10 月在鄭州展出時,河南電視臺、鄭州電視臺等媒體都作了報道。12月,應(yīng)母親家鄉(xiāng)新鄭市文聯(lián)邀請,在新鄭市博物館展出了父親近十幾年創(chuàng)作的精品126 幅。其中紀念辛亥革命88 周年的大幅畫作《紅梅迎春》和隸書《天下為公》好評如潮。新鄭市政協(xié)原副主席張豪先生(著名畫家、國家一級畫師)看了展覽說:“梅枝有傲骨,隸書像鋼筋。整個畫展,軍人氣魄,神采飛揚!”
父親在抗戰(zhàn)年代戎馬生涯,顧不上舞文弄墨。“文革”十年,父親在牛棚馬圈喂牲口時,心中想的是唐代韓滉的“五牛圖”和徐悲鴻的“奔馬圖”,時不時撿根樹枝在地上劃劃;在山坡果園鋤草剪枝時,心中揣摩著芥子園畫譜“石分三面,樹分四枝……”就這樣,父親只要有時間就拿起毛筆寫寫毛主席語錄,畫畫邊塞美景。在這一寫一畫中,他度過了那個漫長的非常時期。1981 年離休,特別是1983 年定居鄭州后,父親真正開始以書畫怡養(yǎng)天年。父親說,在鄭州的28 年,是他一生最幸福的時光。
這期間,他曾任鄭州市中原區(qū)政協(xié)常委,鄭州市第九屆人大代表,鄭州中山書畫社社長,鄭州中山書畫研究會、河南省軍區(qū)老戰(zhàn)士書畫研究會、中國嵩山書畫院顧問,黃埔軍校同學會理事,河南省黃埔軍校同學會會長等職。在任鄭州美術(shù)輔導(dǎo)中心學校名譽校長十余年中,他的學生有中小學生,有鄭州縣鄉(xiāng)成年美術(shù)愛好者,還有慕名而來的親戚朋友。至今,他當年的學生見到我,都會表達對父親的感恩之情。
這期間,父親的創(chuàng)作漸漸自成一格。其繪畫作品曾被政府機關(guān)及有關(guān)單位作為禮品贈送給韓國、泰國、新加坡等國家。書法作品在西安碑林、河南孟津市王鐸書法陳列館、湖南汨羅屈原碑林及河南新鄭黃帝故里等地勒石。1990年,為河南登封嵩陽書院書寫大門楹聯(lián)。 2002年,在紀念《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講話》發(fā)表60周年全國書畫展中獲書法一等獎。2005年5月,作品收錄《夕陽紅中國老年書法作品集》并榮獲金獎。另外,其書畫與詩作在《中國書法選集》《黃埔老人詩書畫集》《黃埔軍校同學詩詞》中也有收錄。在《中原文史》第10期、《河南省書畫名家志》《政協(xié)委員風采(河南卷)》均刊登過其小傳。2006年4月21日《文化時報》的“百藝大展廳”欄目,用整版篇幅刊登了我父母的金婚照片及父親的十余幅作品和簡介。1997年7月,父親收到黑龍江省委、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頒發(fā)的,刻有“共和國奠基人 北大荒開拓者 龍江人民永遠感謝您”字樣的獎牌,和黑龍江省農(nóng)墾總局頒發(fā)的“北大荒功勛獎?wù)隆薄?/p>
上世紀80年代,父親平反。1981年,我弟弟侯松茂考上了哈爾濱建筑工程學院。1983年,我被評為黑龍江省優(yōu)秀教師,也考上了黑龍江農(nóng)墾教育學院。這年暑假,弟弟回到鄭州探親,父親格外高興。父子倆徹夜長談。弟弟說:“爸,您記不記得?當年造反派抄咱家時特掃興,背后說‘真沒想到侯炳垚這么窮,蓋的是舊棉花套,一件像樣的衣服都沒有,凈是破書爛畫!’”父親說:“記得。他們真不識貨?!钡艿苡终f:“現(xiàn)在國家有政策,‘文革’中被抄家沒收的東西要退賠。齊白石86歲時給您老畫的那幅蝦(1957年的照片上父親辦公室墻上鏡框中)以及徐悲鴻院長給您寫的親筆信,還有道光年間的線裝四大名著……”父親說:“當時那是‘破四舊’里的‘舊文化’,抄走該燒了吧?!薄叭绻麤]燒呢?咱寫信要回來!”父親默默無語,點上一支煙。沉思了好久,說:“算了吧,這些都算身外之物。國家現(xiàn)在百廢待興,各級政府有很多大事要做,咱們這點小事就別添麻煩了。”弟弟是極孝順的人,也就順著父親的意,索賠之事,從此不提。
近年來,電視“鑒寶”節(jié)目火爆。我跟父親說:“齊白石老先生給您畫的蝦、徐悲鴻院長那親筆信和道光年間的四大名著要留到現(xiàn)在至少值幾百萬了!” 父親坦蕩地說:“命里有自然有,命里沒有莫強求。我缺吃還是缺穿啊?積攢家財?shù)故且蘖俗訉O的。兒女比我強,留錢做什么!”我對父親又一次肅然起敬:戰(zhàn)爭年代,為了民族抗擊日寇,武不惜命;和平時期,為了國家克己奉公,文不愛財。
父親自19 歲考入黃埔軍校,之后的43 年一直沒有回過家鄉(xiāng)。正是:弱冠離家白首歸,鄉(xiāng)音無改鬢毛灰。赤子之心家國情,耄耋翰墨老有為。父親安居鄭州后,不斷結(jié)識書畫界的朋友。1988 年,父親和著名畫家潘進武先生、劉玉衡先生創(chuàng)立了鄭州中山書畫社,民革中央主席、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屈武先生親筆題寫社名。大家推舉父親當社長,一當就是12 年。其間,書畫社不斷發(fā)展新社員,大家切磋畫藝開講座、展示風采辦畫展,天天忙得不亦樂乎。
有鄰居問:“侯老離休月月有工資,還天天忙著上班,一大早出去,天黑了還沒回來。一個月又掙好多錢吧?”母親說:“掙錢的事別找他,花錢找他。還是自己掏腰包!”每逢元旦、春節(jié)等節(jié)日前夕,父親經(jīng)常組織書畫家為百姓寫春聯(lián)。記得1996 年元旦,我去鄭州看望父母。一進門,看見父親正用中藥泡腳。在給父親洗腳時,我發(fā)現(xiàn)他小腿浮腫,忙問怎么回事。母親說:“75 歲的人了,不知道心疼自己,這么冷的天,帶著十幾個書畫家去義寫春聯(lián),站著一寫幾個小時。我知道你爸缺個心眼,臨出門還交待:‘你累了喝杯水、解個手、抽根煙,坐那兒歇會兒?!备赣H笑著說:“忘了?!蹦赣H很欣賞地說:“缺心眼的大好人吶,教也教不會!”
2004 年春,我在新鄭黃帝故里廣場旁,給父母租了一套門面房,簡單裝修了一下。父親高興地說:“賽過五星級(賓館)?!敝弦粡埉嫲?,父親便開始了每天的寫寫畫畫,墻四周掛滿了他的作品。親朋鄰里求字索畫,父親慷慨相贈:“只要喜歡,拿去?!弊鳛榛貓?,親朋們有的買刀宣紙,有的提兜水果,有的就說聲:“太謝謝侯老了!”當時,父親的工資每月一千多元,書畫支出又大,手頭經(jīng)常拮據(jù),生活比較清貧。但他清心寡欲、知足常樂,每天愉悅無比。
10 月的一天,新鄭旅游部門的負責人對我說:“一位日本朋友拜謁黃帝故里,看上了老先生的字畫,想買三張,一張1000 美元?!蔽腋赣H說:“爸,有位外賓想買您兩幅畫、一幅字,講好出價,三張3000 美元?!备赣H說:“好哇!這叫一年不開張,開張吃一年?!钡懒速I主是日本人,父親說:“不賣了。”我問:“為什么?”父親說:“不為什么?!蔽依斫飧赣H的民族恨、家國仇。父親一生從不用日本貨,也不喜歡讓我們用。我便笑著說:“我的老爹爹呀,他是日本友人,不是強盜,中日早就友好了。三張3000美元呀,字畫掛在墻上一文不值,您老還跟錢賭氣?”父親慢騰騰地說:“叫他到別處買吧。我這個籠屜不蒸饅頭,蒸(爭)的就是這口氣。別看一文不值,就是千金不賣!”我只好跟負責人說:“對不起,這三張字畫早有人預(yù)定了。”唉!這就是我那耿直倔強的老父親。
父親在汝河小區(qū)56 平方米的兩居室里,一住就是28 年。父親經(jīng)常樂呵呵地說:“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p>
如今,父親離開我們已經(jīng)10年了,我細細地翻看著父親的照片,河南黃埔軍校同學會從1990年成立至2010 年期間,父親擔任副會長和會長的20 年中,他積極參加各種活動和會議;與有關(guān)領(lǐng)導(dǎo)一起慰問黃埔同學、抗戰(zhàn)老兵;組織帶領(lǐng)鄭州中山書畫社的藝術(shù)家們文化下鄉(xiāng)、擁軍支教……我越看越覺得,父親是勤勉敬業(yè)的、是幸??鞓返?。
父親勤奮節(jié)儉一生,清貧快樂一世。父母牽手73 載,一共養(yǎng)育我們姐弟三人。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是父親留給我們姐弟最寶貴的財富。我們自幼耳濡目染,受書畫藝術(shù)浸潤,長大后工作之余,也愛寫寫畫畫,參加省市乃至全國書畫展覽。耕讀傳家久,翰墨繼世長。我們用一技之長服務(wù)社會的同時,也決心把老父親的一脈墨香傳承下去,發(fā)揚光大。同時,作為黃埔二代,我們也要向父輩那樣,把愛國作為生命的主題,把敬業(yè)作為快樂的源泉。自覺傳承黃埔精神,積極參加兩岸文化交流活動。我的家鄉(xiāng)河南新鄭黃帝故里,每年三月三拜軒轅,都要舉行盛大的拜祖大典和黃帝優(yōu)秀文化論壇及書畫展覽。作為新鄭市炎黃書畫院副院長,我有責任繼續(xù)帶動更多藝術(shù)家投身到兩岸的文化交流活動中去,為早日實現(xiàn)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fù)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