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婷
摘 要:英語課堂中,學生基礎各不相同,加上沒有日常的使用環(huán)境,相當一部分基礎比較差的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比較低,英語學習效果不好。筆者在課堂教學中采用的“互教互學”模式,讓小老師和小學生的英語學習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關鍵詞:英語課堂;互教互學;課堂成效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21-112-1
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更多的只是被動的接受者,老師在課堂上掌握著主動權,安排著課堂的節(jié)奏。因此,很多課都會變成老師講、演,學生聽、記,課堂變得冷清甚至死寂。尤其是英語課,筆者所在的中學,因為人口流動等原因,學生的英語水平普遍不高,有的孩子還很差,對學習英語的興趣也是低得可憐。改變這種現(xiàn)狀的有效方法就是實行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導過“互教互學制”。陶行知先生說:“教學生學,即要把教與學聯(lián)系起來,先生教給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改造社會的能力,學生能運用這種方法和能力,去適應新環(huán)境,解決新問題,離開先生也能單獨做事?!毙膭硬蝗缧袆?。我開始在教學實踐中嘗試“小先生式互教互學”的教學方式,并當做我的課題進行研究。
查找文獻,發(fā)現(xiàn)更多是提到了小組合作學習和陶行知先生的“小先生制”授課模式。小組合作可以是不同層次水平學生之間的幫教,也可以是同等水平學生之間的互助學習。
一、“互教互學式”的運用
我要推行的學生幫教學生的互教互學是讓小老師擔任部分教學任務。筆者主要以自己任教的兩個教學班級為例。
首先,我分析班級英語教學中兩極分化的現(xiàn)象,查找相關資料,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通過查閱文獻和初步嘗試,決定在英語學科教學中開展“互教互學”制活動,通過實驗班和常規(guī)班的對比展開課題研究。
我將自己任教的兩個班進行對比教學實驗。首先確立兩個班級中英語成績較差的8班作為實驗班級,嘗試推行“互教互學制”。首先,在班級中選拔成績優(yōu)秀的,性格開朗的學生,對這部分學生進行培訓,指導他們如何開展幫教活動。接著,我在班級講互教互學的實施方案,由英語水平相對比較落后的學生自行選擇自己喜歡的相關同學互教互學?;ソ袒W在大家都接受的情況下,組成階段性相對固定的“師生組合”。課堂上老師注重發(fā)揮互教互學的幫教作用。老師在互教互學幫教活動的時候,注意巡視,查看,留意組合中比較好的幫教行為和不合適的幫教行為,課后專門抽時間給互教互學們講解。所以我每一天的放學時間都會把那些互教互學的同學留下來,給每一個互教互學點評英語課堂上各自的成功之處和有待提高的地方,親自給學生示范。
每周兩次分別召開互教互學和小徒弟座談會,聽取大家的實施感受、想法和意見。再把兩個座談會的意見互換給互教互學和小徒弟們學習。然后在調查分析的基礎上進行相關探索,不斷調整互教互學制實施的方法和措施。借用陶行知大力推行的“小先生制”在班上開展“一幫一”活動,要求一個能干的孩子幫助一個能力較差的孩子,并列出“結對子”的名單,還要求孩子開展比賽看誰的“對子”進步更快。
通過這一活動,能力差點孩子由于經(jīng)常得到能力強的孩子的幫助,克服了學習上的困難,進步很大。能干的學生向自己徒弟講解的同時,自己也得到了提高,達到了互教互學、轉化差生、培養(yǎng)優(yōu)生、共同進步的目的。不僅如此還解決了我們教師因所教孩子多而難以因材施教的困難。
課題研究開展一年來,選取每學期期中、期末考試共四次成績,綜合統(tǒng)計:從班級活動開展的效果來看,學生個人不管是互教互學還是小徒弟進步的人數(shù)都超過了60%。從實驗班級和常規(guī)班級的比較來看,學生英語成績的優(yōu)分人數(shù)超過了常規(guī)班級,班級均分由原來的低7.8分到低1.47分,進步也是很明顯的。
班級中英語課堂的氛圍也有了很大改觀。課堂上參與的同學多了,生生互動,師生互動有了可喜的轉變。
二、“互教互學式”的好處
1.提高了課堂成效
課堂上老師只要對本節(jié)課的重點和難點問題細致講解,然后將看課堂時間教給學生學生,讓他們自主學習。由掌握較快又熱情的學生作為“小老師”,擔當教師,減輕了教師課后輔導的壓力。據(jù)對所教班級的調查,有些基礎知識薄弱的同學就是因為有問題沒法得到解決,得不到老師的及時輔導,問題越多,學習難度越大,學習興趣越少。課堂上有了眾多的“互教互學”,就能及時解決這一問題,提高他們的學習的信心,教師課后輔導的壓力明顯減小了。
2.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新課標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習的重要方式。每個學生的家庭背景、知識基礎和自身的思維方式不同,因此開展小組間的合作學習,能夠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促進知識的建構,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給每一個學生創(chuàng)造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的機會,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葉圣陶先生指出:“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說是要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币氚l(fā)揮小組學習的優(yōu)勢,就必須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3.培養(yǎng)了競爭意識
互教互學和小徒弟的組合之間,互教互學之間,小徒弟之間不可避免地形成了對比,這種良好的勢頭明顯地使同學之間競爭的意識增強了,形成了良性的循環(huán)。學生們爭當“小老師”,他們具有很大的心理優(yōu)勢,不但要再次接受教師的個別化培訓,還要準備如何教其他同學,并且在教的過程中,不斷檢驗自己。這樣一次次的檢視,一次次地提高,必然對他們的學習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作者單位:南京市百家湖中學,江蘇 南京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