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旺吉
摘要:閱讀是語文學習的主要方式。通過閱讀,學生能夠了解到豐富的語文知識,形成開闊的認知視野;能夠感受到優(yōu)美的意境,增強自身的審美能力;能夠感悟深刻的哲理,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能夠?qū)W習先進的寫作技巧,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同時,還可以進行多文本閱讀,強化自己的深度思維能力。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科學閱讀,掌握良好的閱讀方法,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本文主要從知識拓展、情境體驗、哲理感悟、藝術(shù)鑒賞、文本互涉等方面來論述高中學生科學閱讀的方法。
關(guān)鍵詞:高中語文;科學閱讀;文學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3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11-0137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語文教學越來越注重對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學生需要在語言建構(gòu)與運用、思維發(fā)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文化傳承與理解等方面進行全面的學習與提升。這些方面都離不開閱讀的作用。因此,教師要改變固有的灌輸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從文本知識點的記憶者轉(zhuǎn)變成文本內(nèi)容的探究者和文本藝術(shù)的感受者。在課堂中通過知識拓展、情境體驗、哲理感悟、藝術(shù)鑒賞、文本互涉等方法的實施,讓學生在知識積累、審美能力、思想深度、寫作能力以及思維能力等方面獲得綜合的提升。下面,筆者就具體談一談高中語文教學中進行科學閱讀的方法。
一、知識拓展,開拓認知視野
高中階段的語文文本在內(nèi)容上更加豐富,學生需要具備完善的知識面才能夠調(diào)動自己的思維尋找對應(yīng)的突破口,并進行細致的理解和深刻的體會。同時,高中語文文本的寫作背景很多都是十分復(fù)雜的,包含了作者個人獨特的生平經(jīng)歷和具體的時代背景。學生需要對這一方面具有深刻的認識,才能準確理解文本的內(nèi)涵。因此,教師首先要具備拓展的意識,在課堂中將各個方面的知識呈現(xiàn)給學生,為學生理解文本內(nèi)容奠定堅實的基礎(chǔ)。
例如,在學習《燭之武退秦師》時,教師可以對文本進行廣泛的拓展,幫助學生進行全面理解。課文主要講述的是春秋時期鄭國的燭之武經(jīng)過一番辯論消除了晉國和秦國的威脅的故事。在閱讀后,學生對于“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一句在理解上會產(chǎn)生困難。教師可以在多媒體上放映春秋時期的形勢圖,學生能夠知道鄭國與晉國臨近,而與秦國相距較遠,從而理解句子的含義。又比如,教師可以提問學生:“晉國和秦國為什么要攻打鄭國?”當學生用“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來回答時,教師可以借助《史記》等史料讓學生知道晉文公在流亡期間遭受鄭國的不尊敬待遇的故事,幫助學生具體理解晉文公要滅亡鄭國的原因。同時,教師還可以講解春秋時期的城墻建筑特點,讓學生對文中燭之武“夜縋而出”的過程有具體的理解,幫助學生體會燭之武的英勇無畏精神。在這樣的知識拓展中,學生能夠形成開闊的認知視野,從多角度理解文本,提高理解的透徹性。
二、情境體驗,提升審美能力
審美能力雖然在高中語文考試中沒有直接以題目進行考查,但它是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重要體現(xiàn)。學生通過對文本中具有美感的內(nèi)容進行體會,能夠獲得愉悅的閱讀感受,激發(fā)自己的閱讀興趣,提高語文學習的動力。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重在讓學生將文字語言轉(zhuǎn)化成圖像與聲音。在這種轉(zhuǎn)化中,教師一方面可以讓學生以自主想象的形式來進行自由感受,另一方面還可以借助多媒體將文中的場景生動地展現(xiàn)出來,讓學生獲得豐富的閱讀體驗,提高學生對美好事物的深刻感受能力。
例如,在學習《荷塘月色》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情境體驗的方式對文本進行生動理解。課文描述了夜晚優(yōu)美的荷塘景色。教師首先可以提問學生:“荷塘的景色特點是什么呢?”當學生準備用文字回答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對荷塘景色進行自主感受。對于“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哪些要素可以讓大家充滿想象呢?”學生可以抓住“曲曲折折、亭亭、層層、裊娜”等詞語感受荷花錯落有致、朦朧淡雅的盛開場景。在學生想象完之后,教師可以在多媒體上放映與荷花風景有關(guān)的圖片和視頻。學生在觀看中能夠從“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等場景中深刻感受文本的語言之美。從而有意識地以想象代替單純的文字閱讀,對文本進行生動的理解,提升自己對美好事物的感受能力。
三、哲理感悟,提升思想道德
思想道德教育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wù)。在語文文本中有很多發(fā)人深省的故事情節(jié),學生通過閱讀能夠產(chǎn)生深刻的感觸。同時,學生在閱讀中能夠?qū)芏嗑哂袃?yōu)秀品格的人物產(chǎn)生崇敬的心理,從而以人物為榜樣,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文本中的哲理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借助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對文中的哲理進行深刻感悟。另外,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樹立實踐的意識,以文本中的哲理為指導,在生活中通過一點一滴的實踐來切實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
例如,在學習《游褒禪山記》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jié)合生活實際對文本中的哲理進行深刻感悟。教師可以先讓學生總結(jié)全文的主要內(nèi)容。學生能夠知道文本主要講述的是王安石在洞穴探險的過程。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王安石的探險過程對我們有哪些啟示?”學生首先可以對“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等段落進行閱讀,總結(jié)出要探究雄奇獨特的景觀需要達到有志、有力、有相、無悔等幾個境界。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生活中對這幾個境界進行實踐。比如,可以讓學生在這些思想的指導下閱讀《紅樓夢》。學生能夠發(fā)現(xiàn)《紅樓夢》是長篇巨著,在閱讀前要有很大的決心,因此是要有志。在閱讀中要有足夠的知識來理解,因此要有力。在遇到疑惑時要得到教師的指導,因此要有相。在閱讀時不能認為閱讀會浪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因此要無悔。在這樣的實踐與理論相結(jié)合中,學生能夠?qū)ξ谋局械恼芾慝@得深刻的感悟,真正借助文本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
四、藝術(shù)鑒賞,提高寫作能力
良好的寫作能力是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體現(xiàn)。在目前,學生在寫作中主要存在語言表達過于平淡、作品缺乏層次感、結(jié)構(gòu)不清晰等問題。而通過閱讀,學生能夠感受文本中多種寫作手法的寫作效果,掌握多種藝術(shù)手法的應(yīng)用技巧,以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還能夠?qū)W習作者謀篇布局的思路,讓作文結(jié)構(gòu)更加清晰。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形成讀寫共生的意識,從閱讀中學習寫作,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例如,在學習《小狗包弟》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文中學習先進的寫作方法。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總結(jié)全文內(nèi)容,學生能夠知道文章主要記敘了作者在文革中為了自保將小狗包弟送給紅衛(wèi)兵,之后對包弟充滿愧疚與懷念的故事。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作者在文章開頭為什么要寫一位藝術(shù)家和狗的故事?”學生能夠發(fā)現(xiàn)本文主要突出的是作者對包弟的深厚感情,開篇的小故事也是在突出小狗對人的深厚感情,作者運用這一故事能夠很好地渲染自己對包弟的情感。又比如,教師可以讓小學生體會:“我仍然住在這所樓房里,每天清早我在院子里散步,腳下是一片衰草……”這一段落中作者描寫自己住所的用意。學生能夠發(fā)現(xiàn)在前文中作者描寫了自己和包弟一起生活的歡快場面,在這一段中通過對自己孤寂生活的描寫來反襯與小狗包弟一起生活的美好,表達對包弟的懷念。在這樣的鑒賞過程中,學生能夠深入地體會各種藝術(shù)手法的獨特表達作用,在借鑒中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
五、文本互涉,進行綜合理解
語文文本的數(shù)量是非常豐富的,但很多的文本在主要內(nèi)容、寫作背景、思想主旨和寫作藝術(shù)上有很多的相似之處。學生將多篇文本放在一起閱讀,能夠以綜合的視角對所有文本進行深入的理解,從中歸納和總結(jié)出更加深刻的知識,提高自己的綜合思維能力。因此,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樹立文本互涉的意識,其次要引導學生積極調(diào)動所學知識,站在不同的角度對文本進行全面的認識和深刻的思考。
例如,在學習《滕王閣序》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jié)合《歸去來兮辭并序》進行綜合探究。比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總結(jié)兩篇文本在內(nèi)容上的異同之處。學生能夠發(fā)現(xiàn)《歸去來兮辭并序》描寫的是優(yōu)美寧靜的山野風光,而《滕王閣序》描寫的是滕王閣以及周圍壯闊華麗的景象。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兩篇文本在內(nèi)容上出現(xiàn)差異的原因。學生可以知道陶淵明追求隱逸的生活,因而文章內(nèi)容多淡雅寧靜,王勃具有積極向上的遠大理想,因而文章內(nèi)容盛大而華美。又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探究兩篇文本語言風格的差異。學生閱讀“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迷津,青雀黃龍之舳”和“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等句子能夠發(fā)現(xiàn)兩篇文本在語言上都注重對仗,用詞都十分典雅。單《滕王閣序》的句子更長,用詞更為華麗。通過這樣的分析,學生能夠以綜合的視角對文本進行深入的探究與深刻的理解,從而提升自己的綜合思維能力。
綜上所述,高中階段的語文閱讀承載著多方面的教學任務(wù)。教師要積極拓展教學形式,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在教學中,通過知識拓展、情境體驗、哲理感悟、藝術(shù)鑒賞、文本互涉等方法進行閱讀,能夠?qū)W生的認知視野、審美能力、思想道德、寫作能力、綜合思維能力進行有效的提升,促進學生更好地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蔣玲紅.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J].文學教育(下),2011(1).
[2]馬寧.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的有益嘗試[J].教育教學論壇,2010(6).
[3]王建英.語文閱讀教學中“期待視野”培養(yǎng)的策略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4).
[4]張穎華.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對話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14(7).
(作者單位:廣東省陸豐市林啟恩紀念中學51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