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麗珍
摘要: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正積極倡導實施教學改革,小學閱讀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性語文能力的客觀要求和重要途徑。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設計不同的閱讀教學方法,通過促進學生有效學習教師的教學行為,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潛能,使課堂教學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和創(chuàng)造力,從而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10-0095
閱讀教學的目的,是要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最終使學生形成語文素養(yǎng)。教學中,我們應深刻地認識到:閱讀教學的設計是否有效,直接決定著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語文教師要設計有效的閱讀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盡可能利用最少的時間捕捉到最多的信息,使教師、文本、學生三者之間是一個互動、不斷生成、拓展、螺旋上升的過程,從而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下面就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談幾點做法。
一、抓住生動鮮明的細節(jié)描寫
課文情節(jié)中的細節(jié)描寫往往是事情發(fā)展的高潮,與文章中心有著密切的關系,對深化文章的主題有推波助瀾的作用。例如《草船借箭》一課,課文把第二天四更時候的天氣寫得很詳細:“這時候大霧漫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薄疤鞚u漸亮,霧還沒有散?!薄斑@邊的船順風順水?!币驗闁|南風、大霧與“借箭”密切相關,曹操之所以會上當,是因為霧大,看不清虛實,不敢輕易出兵,只叫弓弩手放箭。當曹操知道上當后,可是諸葛亮的船順風順水,想追已經來不及了,因此諸葛亮順利借到了十萬支箭。這里的細節(jié)描寫是作者精心設計的關鍵之處。在教學中,應緊緊抓住這處生動鮮明的細節(jié)描寫,引導學生反復研讀,學生體會到了諸葛亮知識淵博、通天文曉地理、考慮周到,進一步突出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深化了課文的主題。
二、挖掘富有特點的語言現象
在新課改的小學教材中,形象生動、耐人尋味的文學作品有很多。為了讓學生體會到課文富有特點的語言現象,使學生可以更好地領悟道理和掌握作品,在課堂教學中,當學到文章最動容、最感人、最吸引人的情節(jié)之后,要讓學生真切體驗與感悟,倡導個性化體驗,“潛心會文本”。通過反復地讀,使學生走進文本、理解文本,走進作者的心靈,觸摸情感的脈搏。例如,在教學《地震中的父與子》一文中的“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止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边@句話,是為了讓學生體會到父親挖掘的時間長、挖掘的艱辛和永不放棄的信念以及對兒子深深的愛等情感。通過一次又一次的領讀、引讀、學生有感情的個別讀,把學生的感悟、體驗不斷推向文本,并且適時地設計了一個補充句子的練習: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在這36個小時里,他顧不上( ),顧不上( ),顧不上( ),甚至連( )都顧不上。他心中只有一個念頭( ),他心里反復念叨著的一句話是( )。學生的感悟是建立在對文本理解的基礎上,又是對文本的再創(chuàng)造和深加工,其既把書本上的語言內化為學生心靈深處的話語,又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個性體驗。這樣的言語實踐活動有力地促進了學生語言、思維和精神的同步發(fā)展,達到了“訓練”和“感悟”比翼齊飛的境界。
三、應用調換詞語的比較方法
比較教學為學生展開個性化的閱讀活動創(chuàng)造了有效空間,可以引導學生從不同的層面、不同的角度理解文本。應用近義詞調換課文中的詞語,兩相比較,以顯示課文用詞之妙,不失為一種簡便易行的比較法。如《老師領進門》,“我聽得入了迷,恍如身臨其境。田老師戛然而止,我卻仍在發(fā)呆。直到三年級大學兄捅了我一下,我才驚醒。”文中的“捅”是什么意思?“碰、撞”?!巴薄蹦懿荒軗Q成這些字?為什么?學生比較后:“不能?!薄巴薄钡某潭壬?,“碰、撞”等詞都不能代替?!巴薄弊帜荏w現“我”深深地被故事吸引住了,要用很大的力氣捅一下才能讓“我”回過神來。通過比較,學生明白了田老師的故事確實講得娓娓動聽,“我”深深地入迷了。
四、發(fā)現富有特色的表達方法
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走進文本,去感受語言文字的美,體驗文本富有特色的表達方法。如《花鐘》,“凌晨四點,牽?;ù灯鹆俗仙男±龋晃妩c左右,艷麗的薔薇綻開了笑臉;七點,睡蓮從夢中醒來;中午十二點左右,午時花開花了;下午三點,萬壽菊欣然怒放;傍晚六點,煙草花在暮色中蘇醒;月光花在七點左右舒展開自己的花瓣;夜來香在晚上八點開花;曇花卻在九點左右含笑一現……”課堂上采用多媒體課件,能夠把美麗的畫面展示在學生面前,帶給學生真切、直觀的感受,激發(fā)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時,引導學生理解作者對各種花兒開放所采用的不同的表達方式,使學生感受到祖國豐富的語言文字。同樣是寫“開花”,課文中應用了豐富多彩的語言表達方式:“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綻開了笑臉”“從夢中醒來”“欣然怒放”“在暮色中蘇醒”“舒展開自己的花瓣”“含笑一現”等。在品讀這些重點句子時,讓學生帶上不同的動作朗讀句子,想象花開的樣子,激發(fā)學生的情感,讓學生走進文本,與作者的情感融為一體,從而更好地理解課文,真切地體會到作者語言的豐富和精妙。教師要及時加以拓展練習,讓學生運用文中的描寫方法寫自己喜歡的花,把讀寫有機結合起來,以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
總之,課堂教學是教師與學生的雙邊活動,實施有效的閱讀教學,可以催生出有效的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教師要設計有效的閱讀教學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恰到好處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搭建平臺,做好鋪墊,樹立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的辯證觀點,以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為根本,使教學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個體差異,給予學生有效的教學指導,以實現閱讀教學的高質量和高效率。
(作者單位:浙江省樂清市柳市鎮(zhèn)第三小學32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