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倩
近幾年間學生學習化學的感受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學習興趣減退。經(jīng)過分析,我覺得以下幾點是導致學生學習化學興趣銳減的原因。
一是缺乏學習動力。有壓力才會有動力,學生正因為有了拼搏的目標,才有學習的動力,才能盡全力學習。在近年實行的新高考模式下,化學已淪為非必選學科,化學的地位明顯呈直線下降的趨勢。特別是對于我們這種區(qū)縣級的學生在比拼等級的過程中顯得實力不濟,所以學生對化學望而卻步,投機取巧,放棄選修化學。因為高考不考化學,只需要通過學業(yè)水平測試,所以學生對待化學時就不再重視,而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也就不會付出全力去學習。
二是初中化學學習過程中靠死記硬背取分,邏輯思維欠缺。為了提高中考分數(shù),提高上線率。很多學生初中學習化學時靠背題記死知識得分,對化學學習方法,邏輯思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欠缺。部分學生進入高中的化學學習就顯得一時無法適應,無法轉換學習方法,學習明顯吃力。學習一吃力學習興趣就會降低,形成惡性循環(huán),學習過程就很痛苦。
三是以分數(shù)為評價學生學習效果的唯一標準?,F(xiàn)行教育體制以分數(shù)來衡量一個學生是否優(yōu)秀。為了能在高考這場戰(zhàn)爭中勝利而歸,學生承受的壓力是無法想象的。眾大的壓力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不到學習的樂趣。
對于以上現(xiàn)象,作為教師的我們如何減輕學生學習的痛苦,使學生在學習中得到快樂呢?通過吸取前輩的經(jīng)驗,我采取了以下措施,來盡可能使學生重拾學習的快樂。
第一.盡可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常言道,興趣是學習的原動力,對于任何學科的學習而言,只有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課堂上我盡可能的采取多種手段來吸引學生,使學生樂于融于學習之中?;瘜W中化學實驗就是一種很好的可利用工具。對于書本上的學生實驗及演示實驗,我盡可能地開足開全,盡可能讓學生親自動手實驗。這樣學生在自己動手的過程中,不僅實驗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且在動手觀察的過程中體會到了快樂,提高了學習的興趣。
第二.盡可能宣揚化學給社會帶來的正面作業(yè)?,F(xiàn)在信息的多種傳播媒介日益發(fā)達,在各種信息傳播媒介中經(jīng)常報道各種化學物質所產(chǎn)生的危害,使得學生對于化學物質談之色變,產(chǎn)生一種恐懼抵觸心理。對化學產(chǎn)生一種敬而遠之的想法。所以我經(jīng)常會宣傳各種化學物質給人們帶來的福音。比如同樣是二氧化硫會造成酸雨但是書本報紙的漂白就離不開它。這樣可使學生認識到各類化學物質只要合理利用就能給人類帶來利益,逐漸消融學生內心的恐懼,抵觸的心理,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接觸認識各類化學物質才能更靠近真正的化學,才能更好地學習化學,更樂于學習化學。
第三.盡可能使每一個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的滋味。如果一個人始終與失敗為伴,那他的自信心難免會受到打擊,產(chǎn)生失落感,甚至產(chǎn)生痛苦感。同樣的道理,如果一個學生經(jīng)常體會不到成功的滋味,那他對學習就會失望,并感到自卑和痛苦。教師在設計題目時不能盲目簡單地隨意而為,必須精挑細選各類題目,使各種檔次的題目都能有所體現(xiàn),這樣才能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收獲。只有使學生感受到收獲的喜悅,才能在學習之中找尋到快樂。
教育是一份良心活,為了學生的未來,每一位老師都會竭盡所能提高自身的能力滿足學生的需求。我們應該關心學生的內心感受,要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到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