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璐
摘要:《美國往事》與《陽光燦爛的日子》都是一場關于青春的夢,人生的夢。在情節(jié)內(nèi)容和敘事手法上,不論是時代背景還是人物構成,不論是情親、友情、愛情的刻畫還是經(jīng)典場景的呈現(xiàn),《美國往事》與《陽光燦爛的日子》在飽含個性的同時都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關鍵詞:青春;錯亂;夢;愛
一、時代背景
《美國往事》與《陽光燦爛的日子》中展現(xiàn)的都是物與質精神匱乏,人們迷茫、頹廢,無法生存的時代。不同的是,瑟吉歐·萊昂的《美國往事》上映于1984年,展現(xiàn)了美國20-60年代的黑幫史,在禁酒令前后,以沉重的回憶描述血腥、暴力、黑暗的社會現(xiàn)狀。1994年上映的《陽光燦爛的日子》則以青少年視角描繪了文革期間部隊大院的生活,到處充滿了刺眼的陽光,較為輕松詼諧。
其實無論是在《美國往事》所講述的黑幫故事中,還是在《陽光燦爛的日子》里所表現(xiàn)的文革歲月,都離不開政治的影子。萊昂自稱:“我的電影中到處都是政治?!睆摹睹绹隆芬婚_始,在舒緩的節(jié)奏背后是充斥著暴力和血腥的鏡頭。透過這些鏡頭,萊昂為我們揭示了在禁酒令和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等重要歷史事件的背景下,表面上看似自由平等的美國,其實隱藏著各種不堪。而影片《陽光燦爛的日子》雖然沒有直接表現(xiàn)文革這段特殊時期,卻在其中引入不少文化符號(鋪天蓋地的標語,花團錦簇的迎賓隊伍,老電影《紅色娘子軍》),為我們還原了七十年代的歷史畫面。和《美國往事》不同的是,姜文在表現(xiàn)文革這段時期時,始終保持著一種“疏離”狀態(tài)。這里沒有紅衛(wèi)兵,沒有大字報,更沒有批斗會,只有夏日里一群成長中的孩子們肆意綻放的青春記憶。
二、人物構成
每個壞男孩組成的小團體都不可缺少一位領軍式人物,《陽光燦爛的日子》里的劉憶苦與《美國往事》里的麥克斯:看上去成熟穩(wěn)重的劉憶苦家中有錢有勢,愛與漂亮姑娘交往;年長的麥克斯城府頗深,專注于事業(yè)與陰謀。不變的少男女神米蘭與黛博拉:米蘭是年長的豐滿大姐,率真開朗;黛博拉是清純固執(zhí)的鄰家妹妹,現(xiàn)實而有著自己的藝術追求。同樣開放的女孩余北蓓和佩姬:佩姬豐滿而廉價,以奶油蛋糕為性交的條件,是眾多男生的性啟蒙和嘗試對象;余北蓓熱情奔放,抽煙打架,強吻男孩,甚至闖進男生浴室。而主人公則是從少年到青年的馬小軍、從少年青年到老年的面條。馬小軍癡情而頑皮,面條誠懇講義氣。他們的成長史充斥著友誼與背叛,情感糾葛與人世滄桑。
三、敘事手法
《美國往事》和《陽光燦爛的日子》在敘事視角上,都以第一人稱主人公的回憶來解構全片。但《美國往事》以不斷的閃回和倒敘手法,用一個個記憶片段和場景建構少年時空、青年時空和老年時空?!蛾柟鉅N爛的日子》則是通過畫外音的方式,以時間順序展開對于這段故事的講述。另外,影片采用了超現(xiàn)實主義的敘述手法,故意讓主人公的記憶發(fā)生紊亂,給觀眾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間。
影片《陽光燦爛的日子》全篇以主人公馬小軍的獨白貫穿始終,以主人公中年的視角詳細地向觀眾講述了這段故事。大量的獨白作為成長的線索,把故事完整串聯(lián)起來的同時,也使畫面更加豐富易懂?!澳鞘俏乙簧凶蠲篮玫囊惶欤疫€記得有股燒荒草的味道特別好聞,可是大夏天哪來的荒草呢,但無論怎樣,記憶中那年夏天發(fā)生的事,總是伴隨著那么一股燒荒草的味?!边@段獨白的場景是在清晨馬小軍送米蘭去農(nóng)場的路上?!跋奶觳豢赡苡袩牟荨?,預示著主人公馬小軍記憶的混亂,而燒荒草必定會有薄薄的煙霧,所以,那年夏天發(fā)生的事,在中年時的馬小軍回憶起來,可能總是帶有一種不確定,或者不真實的感覺。
四、關于親情、友情、愛情
父親通常扮演著少年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失的英雄角色,但在這兩部影片中,主人公在成長過程中都父愛缺失?!睹绹隆分?,當老年的面條回憶他的童年歲月時,我們沒有看到父親的身影,只有主人公的一句對白:父親沉迷于宗教,母親沉溺于個人情感。所以童年的 面條和伙伴們一起燒毀報亭、搶劫醉漢、闖蕩黑幫?!蛾柟鉅N爛的日子》中的馬小軍雖然有父親,但一列列卡車載走了他和朋友們的父親。外在的權威消解了,正如影片開始的畫外音“ 這座城市屬于我們”。在缺乏權威的青春叛逆期,這群身處部隊大院的孩子們完全釋放著自己的欲望,他們抽煙、打架、泡妞,做一切離經(jīng)叛道的事情來證明自身的價值。
小團體在一起通過抽煙打架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同時也面臨情感糾葛。無論是面條還是馬小軍,他們都是愛情上的失敗者。面條對佩姬的第一次性經(jīng)歷以“敗退”告終,而對于黛布拉,他深情卻絕望,“當我對世事厭倦的時候,我就會想到你……你的存在對我很重要?!北M管面條極為珍惜、努力,但仍舊阻擋不了愛人去好萊塢的腳步,所以對黛布拉那極盡殘酷的強暴行為恰恰展示了他心底最后的挽留。同樣,馬小軍面對心中的女神米蘭,他同樣輸給了自己的好兄弟劉憶苦。當劉憶苦公然以米蘭的男友自居時,馬小軍采取了“強暴”這種拙劣無能的滿足性欲的手段,然而在企圖強暴米蘭中反被米蘭壓服,當他提著褲子落慌而逃時,心里僅存的一點對愛情、對性的美麗幻想也蕩然無存了。
五、經(jīng)典片段
面條偷窺黛布拉跳舞及換衣服的場景可謂是《美國往事》中的經(jīng)典片段,而在《陽光燦爛的日子》里,小學馬小軍偷看少女跳舞及初中馬小軍躲在床底偷窺米蘭換衣服也是如出一轍。同樣的暖光和狹小的視角,馬小軍偷窺米蘭換衣服是局部視角,充斥著汗水、緊張、燥熱的青春荷爾蒙。面條偷窺黛博拉跳舞雖透過狹小的墻洞,展現(xiàn)的卻是黛博拉跳舞的全景,展現(xiàn)了青春的青澀、圣潔與美好。
同時,兩部電影都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強暴片段。無論是平日里善良浪漫的馬小軍還是面條,在情感受挫后都選擇消極暴力的方式強暴心中的女神。黛博拉痛苦的喊叫令人心疼,而米蘭則反被動為主動,以一句“你覺得有勁嗎”令馬小軍倉皇而逃。
《美國往事》與《陽光燦爛的日子》都是一場關于青春的夢,在這個夢里,每個人的青春都充滿甜蜜和苦澀。在那個昏黃的午后,每個人的記憶似乎都發(fā)生了錯亂,以至于他們回憶起來,終究分不清哪里是夢境,哪里是現(xiàn)實。
參考文獻:
[1]邢艷.淺談美國文學的美國夢[J].
[2]戴錦華.電影批評[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3]趙寧宇.姜文的電影世界[J].當代電影.2011(05)
[4]姜文.燃燒青春夢《陽光燦爛的日子》導演手記 [J].當代電影.199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