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精松
摘要:余華的作品《兄弟》是以文化大革命和改革開放為背景,講訴了江南小鎮(zhèn)重組家庭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和改革開放初期中經(jīng)歷的種種磨難與故事。小說中的主角是李光頭和宋鋼這兩位男性,可其中對李光頭的母親李蘭的“自卑”與“自信”的描寫又把作品引入了另一個主題。
關鍵詞:李蘭;自卑;自信
余華創(chuàng)作了許多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但他的作品大多是以男性為敘事主角,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往往被人們忽視。當然,《兄弟》這部作品也不例外,單從小說的題目就可以看出來其是以男性為主要人物,其中男主角的母親李蘭更是跳不出男性中心的敘事視角。
《兄弟》一書分上下兩部,其中描寫李蘭的筆墨并不算太多,尤其是在她沒有開始第二段婚姻的時候。李蘭這個人物角色只存在于上部,恰好上部是以李蘭的過世為結(jié)局的。李蘭是一個不幸的女人,她一生中結(jié)了兩次婚,兩次都是以悲劇結(jié)尾的,但兩次婚姻帶給李蘭的影響卻是天差地別。
一、自卑
李蘭的第一任丈夫就是小說主人公李光頭的親生父親在李光頭還沒有出生就去世了,而且他的去世很不光彩,因為他是在公共廁所偷看女人屁股而掉進糞坑被淹死的?!白詮恼煞騺G人地死去以后,李蘭再也沒有抬起頭來看過別人?!?雖然李蘭并不是無恥行為的施暴者,但她仍然在劉鎮(zhèn)人面前抬不起頭來,整天活在深深的自卑當中,一個人承受著倫理道德的審判。這也導致了她在三個月產(chǎn)假里沒有邁出過家門,甚至是不愿站到窗前去,她害怕別人看見自己。李蘭的“抬不起頭來”不僅僅是因為丈夫戲劇性的死亡,更是劉鎮(zhèn)人歧視的結(jié)果。李光頭還在嬰兒時就遭受歧視,只要他出現(xiàn)在劉鎮(zhèn)人的眼前,就會有人對他指指點點,說些難聽話的話,甚至說李光頭和他父親一模一樣,就好像李光頭才是在廁所偷窺別人的人一樣,筆者認為這也是李光頭長大后和他父親一樣偷看別人的一個重要原因。由于劉鎮(zhèn)人對李蘭一家的區(qū)別對待,李蘭不敢在白天帶著兒子上街去,只能等晚上別人都睡覺之后才帶著兒子去“見識外面的世界”。
李蘭以前總喜歡對李光頭說:有其父必有其子。但她這句話說的是宋鋼,她說宋鋼和她父親一樣忠誠善良,就像一根藤上接出來的兩個瓜。她一直堅信自己的兒子和他父親不一樣,完全是兩個不同的人,是兩條道上的人??衫钐m在小說中的出場卻與李光頭在廁所偷看女人屁股而被趙詩人逮住密切聯(lián)系的,兒子李光頭的偷窺事件讓李蘭這個老實的人更無地自容了,她不敢再白天去派出所,等到天全黑了她才裹上頭巾戴上口罩去派出所領兒子回家。直到這時,李蘭才徹底改變了她對李光頭的看法,她終于知道了李光頭和他父親其實也是一根藤上結(jié)出來的兩個瓜。
因為李光頭的偷窺事件,多年前李光頭父親的丑事也被重新放在了劉鎮(zhèn)人面前?!袄罟忸^伸出一根手指說:丈夫是殺人犯,兒子也是殺人犯的女人,這世上可能還有幾個;丈夫再廁所偷看女人屁股被抓,兒子在廁所偷看屁股也被抓,這樣的女人世上可能只有他母親一個了?!?所以說李蘭的自卑不是因為她自身的某些行為或特征讓她感到自卑,她的自卑完全是丈夫和兒子帶給他的。其實那年月很多男人都在廁所里面偷看女人的屁股,而被抓住的卻只有李光頭和他父親李光頭被抓住后還被劉鎮(zhèn)人游街,所有人不僅唾棄他還連帶他的母親??尚Φ氖?,劉鎮(zhèn)上的男人們一邊嘲笑、譏諷李光頭,一邊又花錢請李光頭吃三鮮面以獲得劉鎮(zhèn)美女林紅的屁股的信息。作者描寫劉鎮(zhèn)人這些行為時運用反諷的手法,描繪出了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劉鎮(zhèn)群眾行為的荒誕性與無理性。
二、自信
如果說李光頭的父親帶給李蘭的只有自卑的話,那么宋凡平則是帶給李蘭自信的那個人。宋凡平是李蘭的第二任丈夫,是劉鎮(zhèn)中學的老師,一個普通知識分子形象。宋凡平大膽、正直、熱情,他用他那直接而大膽的愛感染了李蘭,使李蘭從自卑中一點一點地剝離。宋凡平會在扣籃之后興奮地將李蘭舉起來,會在劉鎮(zhèn)人譏諷李蘭時為李蘭大打出手,會在新婚地第二天在屋外大模大樣地給李蘭洗頭發(fā)……
與宋凡平相愛時地李蘭不再是因為前任丈夫和兒子偷窺而自卑的李蘭了,在宋凡平的感染下,她也慢慢地變得大膽起來,不再在意周圍人對她的看法,她會在宋凡平打籃球時大聲地為宋凡平加油吶喊,她再也不低著頭走路了,之前的偏頭痛竟然也自己好……
新婚讓李蘭的偏頭痛不治而愈,可隨這幸福生活趨于平穩(wěn),偏頭痛又開始復發(fā)了,且一發(fā)不可收拾。宋凡平聯(lián)系了他再上海的姐姐,把李蘭送去上海治偏頭痛,就在李蘭去上海后,文化大革命就來到劉鎮(zhèn)了,宋凡平因祖上有人是地主而被戴上了“地主”的帽子,開始接受各種批斗,后來甚至被關在倉庫里,在他逃跑買車票去上海接李蘭回家的時候被六個戴紅袖章的人亂棍打死在車站。宋凡平的死給了李蘭一個沉重的打擊,幸福生活還沒過幾天,愛人已經(jīng)不再。雖然宋凡平與李蘭的結(jié)合是短暫的,可他們之間的愛卻是永恒的。在劉鎮(zhèn)有一個習俗:死了丈夫的女人三個月不能洗頭發(fā)。而李蘭為了表示她對宋凡平真摯的愛,她硬是堅持了七年沒洗頭發(fā)。
三、結(jié)語
李蘭的自卑與自信均是別人帶給他的,且“別人”都是男性。在《兄弟》這部作品中李蘭的性格特征都是與她的兩任丈夫緊密結(jié)合的,可以說李蘭是作為男性的附庸而存在的。追究其原由,又與儒家思想密切相關。儒家思想確立了“三從四德”的思想觀念,女性在這種思想文化主導下被夫權所支配,丈夫?qū)λ麄兊挠绊懯巧钸h的。3而余華作為一位男性作家,他的作品通常是以男性視角來敘述的,而將男性作為故事的主角往往會使讀者忽視其中的女性形象。李蘭顯然是余華作品中的典型女性形象,她沒有自己的主張,面對前任丈夫帶給她的恥辱她只能默默承受;面對宋凡平真摯熱烈的愛,她才一步一步地放開自我,掙脫現(xiàn)實給她的不應當她承受的輿論壓力。
注釋:
[1]余華.兄弟[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32
[2]余華.兄弟[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45
[3]孫婷.淺析余華作品中的女性悲劇.[J]美與時代(下)2018.04.92
參考文獻:
[1] 余華.兄弟[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
[2] 孫婷.淺析余華作品中的女性悲劇.[J]美與時代(下)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