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語教學的過程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正在循序漸進、潤物無聲地滲透到當前的新目標當中,并一躍成為目前形勢下的探究方向。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主要可以分為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四個方面的主要內容。四個方面共同構建了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達到了“立德樹人”的新課程改革目標。從現(xiàn)代化的視角看,依然還有不少英語教師在授課內容上更加強調教學技能訓練,側重于詞匯和語法的講解,讓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之間出現(xiàn)了割裂,甚至還出現(xiàn)了教學碎片化的問題[1]。那么,高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教學目標如何?如何科學地解讀?就成為目前形勢下需要探究的問題。
1.掌握語言能力。從一定的程度上看,英語屬于一門語言類的學科,只有掌握基本的語言知識,才可以根據音標、單詞、詞組、句型等實施簡單的交流。另外,還需要使用流暢的語言文字,表達自己的想法。在閱讀中分析整篇的邏輯深層思維,了解作者深層的觀點,分析文章的整體風格與寫作手法,并給予基本的判斷與評價。那么,高中階段需要掌握的語言能力就是英語教學的基本目標,即夯實語言基礎,分析發(fā)展規(guī)律,形成特定的結構,提高實踐性。這需要根據不同的模塊,實施有效的細化,并在聽懂句子或者段落、篇章的基礎上設置細化目標[2]。2.塑造文化品格。通過語言的交際使用,加大對文化的理解,形成自己獨有的機制。比如學習文化知識,將知識融入實際的學習中,可以奠定良好的文學學習成長基礎。3.訓練思維品質。英語教師需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的思維方式思考,并不是尋找一個正確的答案,而是需要訓練學生的批判性思維。4.培養(yǎng)學習能力。通過英語的學習,了解更多的學習知識,掌握學習方法,提高自我發(fā)展的技能,學會學習并自主學習。
1.資源整合策略
(1)需要豐富學習資源。使用不同版本的教材,實施知識的補充。例如,在課堂中,教師可以以一本教材為主,使用其他的教材實施知識的補充和擴展,豐富學生的課外學習資源。(2)需要優(yōu)化教學資源。英語教師可以使用已有的教學資源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科合作性素養(yǎng),結合教學目標的優(yōu)化,整合教學資源,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滿足學生的自我認知,提升環(huán)境的進一步延伸,加大基礎交流建設。
2.教學過程調整策略
(1)可以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使用橫向的結構。也就是說,需要在橫向的結構當中,分組實施科學的學習,并對學生獨立的語言能力與文化品質進行橫向的整合。并且需要以學生為中心,先獨立學,再進行分析,之后進行統(tǒng)一的教學。(2)高中英語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給予學生更多的主動權。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并不是一味地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而是在積極思考的視角上訓練學生的思維,使其滿足現(xiàn)代化的思維延伸,加大目標教學的設定。
3.教學模式選擇策略
(1)需要圍繞教學的主題,構建對應的問題情境。也就是說,需要在積極思考的基礎上,從不一樣的視角上找到合適的解決措施,并建立獨立學習思考的能力。在核心素養(yǎng)教學的基礎上,創(chuàng)設合適的教學情境,啟發(fā)學生思考,創(chuàng)設對應的核心素養(yǎng)[3]。(2)科學地創(chuàng)設情境,實施小組之間的探究。也就是說,需要英語教師將學生組成異質小組,分工合作。引導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并提出問題,針對性地制定出科學的解決措施。
例如,在學習Unit3 Travel journal的時候,高中英語教師就是整合教學內容,以學生為主體,激發(fā)學生的能動性,體現(xiàn)學生本位。也就是說,需要在“六要素”整合的視角上,貫穿整合主題或者是語篇理解。
T:Why do you like travelling?
S:...
T:Where have you been to?And how did you get there?
S1,S2,S3:...
教師創(chuàng)設自己假期旅游的情景,縮小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之后,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明確學習的主題,讓學生也根據自己的體驗,分享自己的經歷。可見,設置情境,導入主題,能夠激發(fā)學生上課的主動性,為后續(xù)的活動奠定良好的基礎。之后,教師引導:“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 Journey down the Mekong part one:the dream and the plan.”創(chuàng)設語境,聯(lián)系實際,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經歷,主題緊扣“旅行”,并為下一步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隨著社會的進步,在素質教育的影響下,高中英語教學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轉變了原有的發(fā)展理念,向著核心素養(yǎng)教學的方向實施延伸。這就需要在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學習能力的基礎上,針對性地制定出合理的解決措施,提升操作性,聯(lián)系實際,不斷地鞏固知識,提升學習的效率與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