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在校學習的時間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限的,一個人一生中所獲得的知識大部分是依靠自主學習,因而在教學過程中應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性學習,培養(yǎng)其獨立思考的能力。五環(huán)教學法鎖定了學習目標,明確了核心內容,從而使學有目標、學有方向,有的放矢,增強了學習的針對性、目的性,進而促使學生產生學習的需要。本文分析了五環(huán)教學法的內容,總結了“五環(huán)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措施。
所謂五環(huán)教學模式就是課堂上教師采用“定標明法、個體自學、交流切磋、匯報評價、總結歸納”這五個環(huán)節(jié),通過這一五環(huán)教學模式的應用可以提高英語課教學的實效性,增強了學習的針對性、目的性,促使學生產生學習的需要,這種教學方法的展開需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引導目標是關鍵。
五環(huán)教學模式運用在課堂上時教師應先進行定標明法,即先對學生進行人物設置,并明確學習方法。英語閱讀的任務設置要從易到難,要鼓勵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例如,Unit 9 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 ?中的短文就要在閱讀過程中找出形容詞,這是比較簡單的任務。至于高年級,教師應該設計更多的閱讀任務,同時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布置相應的閱讀任務。例如,八年級上冊的Unit 2 What is the matter?中的短文“A Healthy Lifestyle,the Chinese Way”,教師要明確其學習目標要翻譯出短文的主要意思,并且能夠主動劃出其中與語法相關的句子,找出語法知識點等。
五環(huán)教學模式運用在課堂上時教師應進行個體自學的環(huán)節(jié)。在進行英文閱讀時的指導教學首先要指導學生自主完成閱讀。首先,要讓學生快速瀏覽課文,找出文章大意。例如,人教版七年級上冊中的Unit 9 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出現(xiàn)了短文內容“I often go to movies with my friend,Mike...”在進行個體自學時,即使是學生自學,教師也不應該完全放手。教師要重視對學生的情感指引,在初步自學時學生很容易出現(xiàn)“我不行”“英語不適合我”諸如此類的想法,要幫助學生排除心理障礙。閱讀文章中有較多的“攔路虎”,教師應引導學生,使學生不對之望而生畏,而應該樹立信心,大膽地說出自己的理解。
五環(huán)教學模式運用在課堂上時,教師應設計交流切磋的環(huán)節(jié)。在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之后,對英語文章有了自己的理解后,交流切磋就顯得必不可少。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同學交流、共同發(fā)展的互動過程。交流切磋是學生學習英語、理解英語的一種重要方式。學生通過這些英語交流活動、切磋活動了解英語與生活的廣泛聯(lián)系,學會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尤其是在教學中,交流切磋為學生提供合作操作、合作實踐的機會,會讓學生從中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和探究的本領。學生為發(fā)現(xiàn)問題而高興,為解決問題而激動,這種學習方式和教學方式使學生在相互學習的過程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使學生學起來有信心、有興趣,并使學生討論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在興趣中學習,用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成績。
五環(huán)教學模式運用在課堂上時教師應設計匯報評價的環(huán)節(jié)。教學活動是教師和學生之間進行各種信息傳遞的交互活動,這種信息交流進行得如何,要靠匯報評價來實現(xiàn)。在學生個體自學和交流切磋完成之后,匯報評價是尤為重要的一步,匯報評價是師生雙方圍繞課程和方法而表現(xiàn)出來的,如果教師能有意識地觀察掌握并記錄,見微而知著,就能及時做出反饋來影響教學進程,改善教學目標和學生自學方法?,F(xiàn)代教學理論認為,我們應把時間留給學生,加大上課練習的力度,縮短教師的講授活動時間,通過各種形式的練習,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通過及時反饋,加深印象,查漏補缺互補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代溝和雙方學習和教學的不足。所以,如何設計好課堂檢測及反饋,是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手段之一,也是當務之急,所以通過匯報評價這種教學方法,可以反映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加深理解、鞏固知識。對教師而言,能暴露教師傳授的不足,以便教師及時反思,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
五環(huán)教學模式運用在課堂上時教師最后應設計總結歸納的環(huán)節(jié)。學生在個體自學、交流切磋的基礎上,對所學內容有了一定的認識,但疑問是不可避免的,這時就應由教師進行歸納總結的過程。韓愈《師說》中提到“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惑之不解,其為惑也”,教師應及時解決學生學習中的疑難問題,進行學習方法的總結。在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引導學生總結本課所學的知識,使本節(jié)課知識條理化、系統(tǒng)化。以便在更廣泛的知識領域里促進知識的橫向遷移,并總結相關內容的學習方法。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幫助學生認識英語知識結構的有序化,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和內容特征靈活選用,不宜千篇一律地使用同一種教學形式。一般地說,實現(xiàn)總結歸納可以由學生個體單獨完成,也可以由學生間的交流合作或教師的點撥和調節(jié)來完成。根據(jù)教學內容的不同,其方法也要靈活多樣。板書、圖表或對比的方法都可讓學生直觀地對知識進行再認與重現(xiàn),能使學生保持較長時間的記憶,利于內化并形成自身認知結構。
綜上所述,五環(huán)教學法在遵循課堂教學規(guī)律的前提下,要先進行定標明法,進行個體自學的環(huán)節(jié),設計交流切磋的環(huán)節(jié),設計匯報評價的環(huán)節(jié),設計總結歸納的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學會正確的學習方法,有助于師生互交、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