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新健 葉超
本文系福建省寧德市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高考生物試題特點及教學對策的研究》科研成果(立項編號為:FJNDKY-M04)
摘要:遺傳學類是生物高考的必考內(nèi)容之一,本文從高考生物遺傳類試題的特點及相關教學策略進行了探討。通過對高考試題的研究,優(yōu)化教師的教學策略,從而有效提升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
關鍵詞:高考生物;遺傳學;試題研究;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9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09-0170
遺傳學是高中生物必修內(nèi)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高中教學的重難點,無論是選擇題還是非選擇題,高考生物試題中遺傳學一定是必考內(nèi)容。但由于遺傳學知識抽象、知識點多,學生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難,在解答遺傳學有關試題時不能充分理解,導致學生無法對試題進行正確解答。對此,教師需要結合高考試題對相關教學策略進行深入研究。
一、高考中遺傳學試題的特點
結合近幾年的高考試題來看,較為常見的遺傳學試題類型主要有以下幾種。
1.遺傳學基礎。主要包括細胞基礎和分子基礎,考查內(nèi)容有基因位于染色體上、配子的形成、人類對基因的認識過程等。其中減數(shù)分裂過程及染色體數(shù)目變化為主要考點。
2.遺傳基本規(guī)律。是遺傳與變異中的重要考點,也是學生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對學生能力要求較高。這部分內(nèi)容每年都會涉及,其分值在10分左右。主要包括孟德爾遺傳實驗的科學方法、遺傳兩定律、基因與性狀的關系和伴性遺傳幾個方面。試題不僅涉及到科學知識的考查,還可能涉及到科學方法的考查。
3.生物變異??键c主要是生物變異的類型、變異在誘變育種中的應用及安全性問題。屬于理解層次,應契合《新課程標準》對于了解生物科學知識在生產(chǎn)生活、科學技術發(fā)展和環(huán)境保護等方面的應用要求。
4.人類遺傳病。常作為遺傳學知識考查的素材,或以遺傳系譜圖的形式出現(xiàn),考查遺傳病類型的判定、基因型和表現(xiàn)型的推斷、遺傳概率的計算、優(yōu)生優(yōu)育的措施等。
對比近幾年高考遺傳學類試題,總體情況有以下兩點。(1)不同點。試題在內(nèi)容、知識覆蓋面、實驗題型的考查和要求等方面有差異。在題目問題的設置方式上有明顯的區(qū)別,且難度也不同,如2017年全國卷Ⅰ第32題,不僅考查面廣,難度也大,許多考生無從下手,得分率極低。不同年份遺傳題題號也不同,如2017年為第29題,其他年為第32題,這也使學生的作答效果受到影響。(2)相同點。表現(xiàn)為都能很好地體現(xiàn)高考對考生的考核目標與要求。具體而言,就是都考查了生物學科對考生的理解能力、實驗與探究能力、獲取信息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都能充分體現(xiàn)“以學科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的命題思想,特別考查了“科學思維與科學探究”方面的能力。
二、基于遺傳類試題的教學策略
1.強化基礎知識的教學
(1)重視遺傳學實驗教學。遺傳學涉及的實驗比較多,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求學生重視課本實驗。要熟練應用遺傳基本規(guī)律,通過孟德爾的實驗探究方法為切入點,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對實驗現(xiàn)象解釋存在困難,教師應將配子的形成與基因型、受精卵的形成與基因型、性狀與基因的關系等分析清楚以幫助學生理解。分離定律是遺傳學實驗的基礎,自由組合定律是遺傳學實驗的根本,伴性遺傳等是遺傳學知識的綜合應用。對于課本提及的每一個實驗,教師都要指導學生認真弄懂實驗目的和原理,掌握實驗方法和步驟,分析、解釋實驗現(xiàn)象和結論,處理實驗中出現(xiàn)的非預期現(xiàn)象等??荚囍械暮芏鄬嶒烆}都是在課本實驗基礎上演變和拓展而來的,因此在教學中要高度重視課本中的實驗。
(2)重視解題思路和方法規(guī)律的教學。遺傳學知識有很強的邏輯性和規(guī)律性,無論是遺傳的物質基礎還是遺傳的基本定律,都有很強的規(guī)律性。因此,教師的教或是學生的學,在解決遺傳類問題時都要注重方法規(guī)律,不斷總結歸納解題的思路并熟練運用。
2.激發(fā)學習興趣,營造遺傳學課堂氛圍
遺傳類知識點多,難度大且抽象,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方設法增加學習的趣味性,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對遺傳學產(chǎn)生興趣,并進行認真思考。教師可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精心設計,讓學生動手參與主動學習,如制作物理模型等,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加深其對所學知識的印象。教師可就所講知識點做適當?shù)娜の缎酝卣梗占吧飳W知識,還可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實驗帶到課堂,將課本抽象的語言敘述轉換為形象的動態(tài)過程,使學生更直觀地理解遺傳學現(xiàn)象。
3.突出核心概念的理解
生物學核心概念是在錯綜復雜的生物學現(xiàn)象、生物學事件和生物學過程的基礎上歸納和推理出來的結論,是對同類生物學問題本質特征的抽象和概括。高考以考查學生最基本的生物學知識為基礎,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為根本。所以,在遺傳學部分的備考過程中,要以課標為基礎,深入理解遺傳學核心概念,并運用核心概念理解生物學的原理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如DNA、基因等概念,可通過多種方法對概念進行處理,以形象化方法進行教學。學生可根據(jù)學習規(guī)律,總結概念模型、推理概念屬性并從中理解概念內(nèi)涵,認識概念所蘊含的生物學現(xiàn)象,做到真正理解概念。
總之,遺傳學是高中生物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高考的必考內(nèi)容,學生應加強對高考遺傳類試題的分析與研究,體會和思考高考試題的設計意圖、考查的深度和廣度、對知識要求的全面性、綜合性、靈活性及獲取信息的技巧性、感悟高考試題與教材的聯(lián)系等,在學習過程中不斷超越自我,戰(zhàn)勝自我。教師一定要對遺傳學知識保持高度重視,在日常教學中對高考中的遺傳類試題進行歸類和研究,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知識,從而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
參考文獻:
[1]胡玉華.中學生物教師學科知識結構及評價試題研究[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9).
[2]徐文垚.近三年浙江高考生物試題研究及應考策略[J].中學教學參考,2018(2).
[3]趙文琪.簡論高中生物教學的遺傳學教學及其策略[J].教育學,2018(12).
(作者單位:福建省寧德市壽寧縣壽寧一中35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