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磊,康亞寧,馬靜,楊媛媛,趙俊,王榮榮
西安市中醫(yī)醫(yī)院功能科,陜西西安710021
乳腺腫瘤是女性最常見的腫瘤之一,流行病學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全球每年約有120 萬女性罹患乳腺癌,其中每年50 萬人死于乳腺癌[1]。對于早期乳腺癌患者,其臨床療效及治療預后較為滿意,而對于中晚期患者臨床預后極差[2]。因此臨床人員一直關注如何有效提高乳腺癌早期診斷率。目前在我國乃至全世界范圍內,超聲成像以其廉價、簡便、高效、無輻射、可重復性高以及適用群體廣泛等優(yōu)點,成為乳腺體檢以及疾病篩查最常規(guī)的檢查方式[3-4]。近年來隨著超聲診斷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壓迫式彈性成像(CE)與聲脈沖輻射力成像(ARFⅠ)技術成為學者關注的熱點[5]。本研究探討分析CE 與ARFⅠ技術在乳腺腫瘤良惡性鑒別中的價值。
選擇2016年4月~2018年7月西安市中醫(yī)醫(yī)院門診或住院行超聲檢查發(fā)現(xiàn)的有乳腺腫塊患者71例共89 個病灶。排除:腫塊直徑<5 mm 或>5 cm 患者;囊性病變或實質很少的混合性病變?;颊呔鶠榕?,腫塊最大直徑5.0~47.0 mm,平均直徑(19.37±7.49)mm,年齡18~71 歲,平均年齡(41.27±11.38)歲。病灶均獲得手術或穿刺活檢病理診斷,其中良性病灶57個,惡性病灶32 個?;颊呔栽负炇鹬橥鈺?,研究獲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采用ACUSON S2000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德國西門子),探頭頻率4~9 MHz,配有CE 及ARFⅠ技術軟件?;颊呷⊙雠P位或側臥位,首先對患者進行超聲常規(guī)掃描,注意對比兩側乳腺,常規(guī)掃描發(fā)現(xiàn)病灶后,即進行CE 及ARFⅠ檢查。ARFⅠ采用聲觸診組織定量(VTQ),檢查時讓患者屏住呼吸,測量病灶組織VTQ值進行腫塊硬度定量分析,每個病灶測量3次,取其平均值,VTQ 值越大則表示病灶組織硬度越高,反之則表示病灶組織硬度越低。采用CE 模式檢查時,將專用高頻探頭輕微放置于病灶區(qū)域,采用雙幅圖像實時稀釋,并觀察二維圖與彈性圖。分別于病灶內以及周圍同水平正常乳腺組織內進行取點,自動測算兩點間組織的相對硬度,作為彈性應變率比值(SR),分別獲取5 個SR 值,取其平均值。SR 值越大則表示病灶組織硬度越高,反之則表示病灶組織硬度越低。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22.0,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采用受試者工作曲線分析VTQ、SR 值對乳腺惡性腫瘤診斷價值,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本研究89 個病灶中,良性病灶57 個,惡性病灶32 個。良性病灶包括纖維腺瘤38 個、增生結節(jié)8 個、導管內乳頭狀瘤5 個、硬化性腺病3 個、良性分葉狀腫瘤3 個;惡性病灶包括浸潤性導管癌22 個、DCⅠS 5個、浸潤性小葉癌3個、導管內乳頭狀癌2個。
惡性組病灶VTQ 值與SR 值均顯著高于良性組(P<0.05),見表1。
表1 良性病灶與惡性病灶VTQ、SR值比較Tab.1 Comparison of elastic strain rate ratio(SR)and virtual touch tissues quantification(VTQ)in malignant and benign groups
采用ROC 曲線分析VTQ、SR 對乳腺良惡性腫瘤診斷效能。VTQ 診斷曲線下面積(AUC)為0.918,95%CⅠ為0.871~0.980(P<0.05),最佳截斷值為3.97,在此最佳截斷值下,VTQ診斷敏感性94.64%、診斷特異性90.63%;SR 診斷AUC 為0.899,95%CⅠ為0.854~0.956(P<0.05),最佳截斷值為4.12,在此最佳截斷值下,SR 診斷敏感性92.86%、診斷特異性84.38%,VTQ、SR診斷敏感性、特異性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圖1。
超聲檢查由于其具有操作簡便、無輻射、無創(chuàng)傷、檢查費用低等優(yōu)點已得到廣大醫(yī)生和患者的接受,可廣泛運用于乳腺癌普查工作中[6]。對于乳腺腫瘤良惡性的鑒別診斷一直是臨床研究的重點。臨床工作中對乳腺良惡性腫瘤的鑒別診斷仍以常規(guī)超聲為首選方式,但是由于良惡性病變在常規(guī)超聲上的表現(xiàn)有較大交叉重疊,其臨床鑒別診斷價值并不理想[7-8]。
圖1 ROC曲線分析VTQ、SR對乳腺良惡性腫瘤診斷效能Fig.1 Diagnostic efficacy of SR and VTQ in benign and malignant breast tumors analyzed by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彈性成像的概念源于臨床觸診,評價病變區(qū)域與周圍正常組織相對硬度,包括彈性評分法以及SR兩種評價方式,其中彈性評分由診斷醫(yī)師根據(jù)彈性圖像進行評價,醫(yī)師主觀性因素的影響較強,因此評價結果有一定偏差,因此有學者認為應使用SR 作為病灶組織硬度和彈性的評價指標,其診斷更具客觀性和可靠性[9-10]。雖然應用SR 對乳腺良惡性腫瘤鑒別診斷具有較好的臨床價值,但仍存在一定的假陰性和假陽性病例,其可能原因為:良性腫瘤主要以纖維腺瘤為主,而纖維腺瘤病灶內常有纖維組織增生以及肉芽組織,從而導致部分病灶內部有鈣化灶的形成而增加了病灶硬度[11-12];同時對于惡性腫瘤組織中浸潤性導管癌,由于病灶內常合并組織液化壞死,可導致組織硬度降低,另粘液腺癌的病理構成較為特殊,病灶內部纖維成分較少而粘液腺細胞較多,因此組織硬度低容易被誤診為良性[13-14]。
ARFⅠ技術作為一種新型的彈性成像技術,通過超聲探頭發(fā)射脈沖信號達到指定位置,從而引起組織微小形變,進而對組織或器官的硬度及彈性進行量化分析[15-16]。本研究分析了VTQ 對乳腺良惡性腫瘤的鑒別診斷效能,結果顯示ARFⅠ對良惡性乳腺腫瘤具有著良好的鑒別診斷價值。但在本研究中ARFⅠ技術檢查仍存在一定的假陰性及假陽性病灶。
本研究對比分析ARFⅠ及CE 對乳腺腫瘤良惡性的鑒別診斷價值,結果顯示兩種診斷方式敏感性及特異性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可能考慮與本研究納入樣本量較小有關。結合學者相關報道及筆者臨床經(jīng)驗,二者相較而言,ARFⅠ不需要操作者進行手動加壓,因此受人為因素的影響較小,更適用于無自主運動的器官或組織[17];ARFⅠ運用聲脈沖輻射力,穩(wěn)定可控,符合病灶整體性質的判斷[18];ARFⅠ可獲得組織彈性的絕對值。但是由于VTQ 值容易受患者呼吸運動及心臟運動的干擾,容易出現(xiàn)一定偏差。因此兩種超聲技術可聯(lián)合運用,綜合判斷腫瘤性質,以提高診斷準確率,而減少誤診、漏診的發(fā)生[19]。
綜上所述,兩種超聲診斷技術對乳腺良惡性腫瘤均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其診斷效能相似,臨床上可聯(lián)合使用,以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提高對乳腺癌的早期檢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