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曉梅
【摘要】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老大難問題,從生活作文、隨文練筆、重視細節(jié)方面,闡述小學作文的構(gòu)想和實踐經(jīng)驗。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廣大語文教師正通過不懈努力突破作文教學這一難點和瓶頸,在實踐中不斷改進自己的作文教學,希望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靈性,張揚學生的個性,讓他們能我手寫我心,盡情揮灑。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 作文教學? 教學策略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蔽覈骷矣嗲镉晗壬J為:“作文訓(xùn)練,說到底,是生命與生命之間表達和溝通的訓(xùn)練?!笔前。钪械奈覀冊跄茈x開表達與溝能呢?
然而,現(xiàn)實生活中,學生語文學習最難的就是作文,難在什么地方呢?我隨機對一個班級54名學生進行的問卷調(diào)查結(jié)果是:“你寫作文時最為苦惱的是什么?”39人選擇了“沒什么事可寫”,12人選擇“不知道怎么寫生動”,3人選擇“沒興趣”。
在反思、改革、實踐過程中,我立足新課程,采用以下幾種策略,激發(fā)學生作文的主動性,提高作文教學有效性。
一、觀察感悟生活,引導(dǎo)學生在生活中作文
學生作文寫得好不好,關(guān)鍵不在于他的文筆行不行,而在于他會不會細致地觀察生活,品味生活。通常作文寫得好的學生,總是善于把自己的豐富情感融進生活中的小事,并把它生動且極具個性地描述出來。相反的,有一部分學生對生活的觀察與感受是走馬觀花的。由于不重視細節(jié)的觀察,描寫就難給人以細膩之感。
因此,教師要重視引導(dǎo)學生去觀察、感受生活,生活也將給予他們寫作靈感:運動會上,我是如何揮動手臂,邁開雙腿,沖向終點的;郊游中,賞花,戲蝶,小朋友們是怎么愉快玩耍的;課堂上,挑戰(zhàn)自己,積極發(fā)言,老師是如何鼓勵我的……想想看五彩繽紛的生活在孩子們的內(nèi)心世界中掀起了多大的波瀾。下面是我的一個較為成功的教學實例。
在我們學校圍墻外的小路兩旁,聳立著一排大葉榕樹,每到春、秋換季之時,它就會在一星期之內(nèi)落葉、發(fā)芽、長葉。每到落葉紛飛的時候,孩子們只顧伴著落葉嬉戲,卻沒想著去寫一寫此情此景。于是,我試著每天一寫自己看的、想的、玩樂的。一星期后,我看到孩子們的隨筆,出乎我意料之外的精彩。有的孩子樂于觀察想象,“那裹成一團的葉子舒展開來,就像剛睡醒的孩子一樣在那兒伸懶腰,一剎那間,它變得那般的翠綠誘人……”;有的孩子融情于景,“在一陣苦苦掙扎后,樹葉還是無力改變命運的安排,悻悻地落到地上。我腳踩在一層金黃的落葉上,‘唰唰作響,可怎么也感覺不到文人墨客的憂愁、哀怨、惆悵。恰恰相反,我覺得踏在一段音符上,發(fā)出了美妙的音樂,真是一種美的享受?!庇械膶W生則聯(lián)想到名人詩文“是啊,心境改變環(huán)境。我覺得,人們應(yīng)該樂觀些,開朗些,我忽然想起了汪國真的一段詩情妙語:當烏云布滿天空時,悲觀的人看到的是‘黑云壓城城欲摧,樂觀的人看到的是‘甲光向日金鱗開。”這次成功的隨筆訓(xùn)練,使學生恍然大悟:原來作文就是寫自己生活中的事情,寫作文其實并不痛苦。
二、隨文練筆,將寫作訓(xùn)練擠進日常閱讀教學
在平常的語文教學中,老師們往往受教學任務(wù)和課時的限制,把大量的時間花在理清課文條理,理解字詞句等方面,這樣的語文課局限性強,我嘗試把寫作訓(xùn)練揉進課文教學,隨文練筆。
平時如果受課時的限制,我們可以采用小型的訓(xùn)練方式。如在教完《一夜的工作》之后,周總理為國為人勤勤懇懇的工作態(tài)度,深深感動了學生。鑒此,我抓住這即將燃起的激情,利用課堂上的最后10分鐘,讓學生靜靜地看著文中的插圖,想著周總理為人民奉獻的一生,在插圖旁對周總理說些心里話,吐露你的心聲。于是,有的孩子傾吐了對總理的敬佩之情,有的孩子說,從總理身上學到了什么叫為人民服務(wù),還有的孩子聯(lián)系實際,對自己平日的馬虎了事,感到慚愧……又如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后,可以讓孩子聯(lián)系文中內(nèi)容,寫一寫路人發(fā)現(xiàn)小女孩的尸體后的一兩個片段,這樣,既進一步體會了課文所描繪的黑暗社會,又加強了作文中想象力的訓(xùn)練。
當然,僅靠課內(nèi)的閱讀量,那是遠遠不夠的,人們不是常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嗎?我利用每星期的一節(jié)閱讀課,讓學生交流讀書體會,寫作素材在輕松的交流中得到積累。如《血色母親》是刊登在《讀者》中的一篇贊頌?zāi)笎鄣奈恼拢瑢W生讀后覺得很感人,便在閱讀課中讀給大家聽,并組織了一場母愛交流會。很多同學聯(lián)系實際,對母愛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有位同學寫道,“我們家并不像別人家那么富有,但是在我回家的時候,媽媽總會問我學習怎么樣?在學??鞓穯??我總是覺得媽媽真煩,老愛在我耳邊嘮叨。有一次,媽媽出差了。我回到家,就沒有聽到媽媽的嘮叨聲了,卻覺得很寂寞,一點兒也不快樂……”我們常常舉辦這類交流會,如“談我最喜歡的‘水滸中的人物”“四季散文朗讀會”“談愛國精神”等。
在日常教學中,正確地處理閱讀與寫作的關(guān)系,讓兩者互為依托,就可取得相輔相成的效果。因為閱讀可為寫作提供作文材料和表達技巧的范例;反之,隨文練筆也可促進和提高閱讀能力。
三、重視細節(jié),提高寫作能力
作文要豐滿,細節(jié)描寫是不可缺少的。寫人,要寫清楚人物的外表、動作、心理等,方能突顯人物的個性特點;寫物,要寫清楚事物的形狀、特點、功能等,方能讓人對所描述之物了然于心……如何將細節(jié)描寫的訓(xùn)練落到實處,我認為情境教學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情境教學是把引發(fā)兒童的學習興趣,作為促使兒童發(fā)展的第一要素?!扒榫场辈⒎鞘菓{空創(chuàng)設(shè),它植根于教材及生活中。綜合采用圖畫、攝影、音樂、動作和文學語言描繪等多種手段,創(chuàng)設(shè)生動形象的特定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藉以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思維及求知欲望,從而達到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想象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試舉一例加以闡釋。寫人敘事是小學階段作文訓(xùn)練的重點,那么在這類作文中,如何刻畫人物的表情是一個難點,也是很容易被同學忽視。為此,我專門設(shè)計了一堂“人物表情描寫”的作文課,通過創(chuàng)設(shè)吃糖的情境,訓(xùn)練學生描寫人物的表情這一細節(jié)的能力。一開始當我宣布這節(jié)作文課的課題時,有的孩子就覺得沒勁,認為沒什么可寫的。但當我接下來說要請同學吃糖時(請學生吃的“秀逗”糖剛一入口酸得似乎能軟化牙齒,可過不了一分鐘就酸盡甜來),班級的氣氛便活躍起來,孩子們爭相上臺吃糖,充當大家的寫作模特。臺上的同學吃得津津有味,臺下的同學笑得前俯后仰,但吃糖同學那有趣而多變的表情,已是深深地印在了大家的腦海里。同學們交流時,發(fā)言異常踴躍,邊說邊笑,意猶未盡。他們把平時所不屑一顧的吃糖的表情描述得很詳細,很生動。有的同學說:“第一秒還沒啥變化,等到第三秒,他的表情開始變了,他好像在憋氣,臉通紅,手好像也舉著什么重物,想把它舉起來,瞧,他要流淚了,但他使勁地憋住,這使得整個臉部肌肉全部繃緊,像抽筋了似的。眼睛瞇成了一條縫。過了幾十秒,臉部肌肉逐漸放松,眼睛也慢慢張開,臉上的‘火也退了。”這節(jié)有趣的作文課不僅讓學生重視人物的表情描寫,也讓我初嘗了情境教學的甜頭。
情境教學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而且有助于寫作的重點難點教學的分解練習,有益于學生日后提高作文綜合能力。寫作能力的提高使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增添寫作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