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
【摘要】新課標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教學目標,要求小學生能夠喜歡閱讀,并在閱讀當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只有提升了學習興趣,才能夠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閱讀過程中,提升閱讀質(zhì)量和閱讀效率。分析了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重點探討了如何通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來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zhì)量。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閱讀興趣
在小學教育階段加強閱讀教學,能夠引導小學生深入理解文章內(nèi)容,并在閱讀中體會到作者的情感,領(lǐng)悟作品表達的思想內(nèi)涵。但是,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都忽視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導致學生閱讀興趣比較低,參與閱讀活動的積極性不高。如何才能夠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是很多語文教師都在思考的問題。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
目前,社會上能夠為小學生提供閱讀教學的文學作品數(shù)量比較少,再加上全國不同地區(qū)對于語文閱讀的教學理念不同,導致小學生們接受的語文閱讀教學普遍不夠全面。小學生的性格比較活潑好動,并不能長時間地保持精力集中,因此在閱讀教學中進行長時間的閱讀,對于小學生來說非常的單調(diào)和枯燥,再加上一部分語文作品都表現(xiàn)出了深刻的內(nèi)涵,超出了小學生的理解范圍,小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感覺文章晦澀難懂,本能地對閱讀教學產(chǎn)生了抵觸和排斥,導致小學生對于閱讀教學越來越提不起學習興趣。
小學生的學習任務(wù)比較重,再加上一部分家長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因此,從小開始就給孩子“開小灶”,給孩子請家教,上各種各樣的興趣班和補習班,導致學生們的課余時間完全被占用,自然也就影響了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如果連小學生的課外閱讀時間都無法保障,那么只是單純地依靠課堂教學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顯然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家長和教師都要認識到培養(yǎng)小學生閱讀興趣的重要性,通過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強化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從而有效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綜合學習水平。
二、培養(yǎng)小學生閱讀興趣的重要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讓小學生對于閱讀教學提升了學習興趣,才能夠促進小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閱讀活動中去。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們來說,培養(yǎng)閱讀興趣最好的方法就是幫助拓展小學生的閱讀量,不僅能夠開闊小學生的閱讀視野,還能夠提升小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能力和閱讀寫作能力。好的閱讀作品,能夠幫助小學生成功地塑造健康的人格和道德品質(zhì),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培養(yǎng)小學生的良好氣質(zhì)。形成了閱讀習慣之后,小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閱讀愛好來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閱讀作品,從而主動獲得知識和能力,提升獲取知識的愉悅感。
三、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策略
1.利用教學氣氛提升閱讀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如果是需要閱讀描寫景物的文章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小學生熱愛大自然的心理,引導學生通過親身體驗來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感受。例如,在學習《春天來到深山里》這一篇文章時,其中有關(guān)于描寫春天的景色,因此在上課之前,教師可以帶領(lǐng)小學生走出課堂,走進大自然,自己親身體驗春天到來以后大自然產(chǎn)生的變化,在游玩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們一起唱“春天在哪里”這首歌,大家一起通過歌聲來描繪自己對春天美麗景色的熱愛。通過自己親身體驗過之后,教師再引導學生們進行文章閱讀時,學生們就會感覺文章中的描寫格外的親切,提升了閱讀興趣。針對學生不方便進入的環(huán)境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shù),給學生們展現(xiàn)出環(huán)境或者是事物的視頻和圖片,如在學習《桂林山水》這篇文章時,由于去過桂林的學生數(shù)量較少,因此無法感知桂林山水的優(yōu)美景色,通過觀看教師給出的桂林風景視頻,學生們能夠真切的看到文章中描寫的石林特色,更加深入地分析文章的寫作方法,有效提升閱讀興趣。
2.利用人物形象和故事情節(jié)提升閱讀興趣
針對小說類型以及故事類型的閱讀文章,其中都會包含一些典型、生動的人物形象以及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jié),一般小學生們都喜歡看這種類型的閱讀文章。但是,還有一部分內(nèi)容屬于名著的片段截取部分,這些部分相對來說難以理解,再加上學生們的知識面比較窄,因此容易對這一部分的文章失去學習興趣。在介紹些種類型的文章之前,教師可以先給學生們介紹一下整篇小說的具體內(nèi)容,讓學生能夠?qū)ζ渲谐鰣龅娜宋镄愿裼写蟾诺恼莆?,在了解了精彩的故事結(jié)構(gòu)之后,再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學習。例如,在學習《用奇謀孔明借箭》,在閱讀這篇文章之前,教師先給學生們講解一下《三國演義》的大概內(nèi)容,介紹一下其中出場人物的主要性格,足智多謀的諸葛亮,還有奸詐多疑的曹操等,教師可以給學生們提出閱讀問題:哪些地方表現(xiàn)出了諸葛亮的足智多謀,而哪些地方又表現(xiàn)出了曹操的奸詐多疑呢?通過這樣的教學引導,學生們被教師講解的人物性格和生動的故事所吸引,會更加積極地投入到文章閱讀當中。
3.通過富有感情的朗讀提升閱讀興趣
在小學語文教材當中包含有很多的古詩以及現(xiàn)代詩詞,這些詩的韻律非常強,朗讀起來朗朗上口,同時其中也表達出了深厚的思想感情。還有一部分古詩除了閱讀之外還要求學生背誦,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求學生們背誦,還需要在其中滲透自己的感情,有感情的背誦詩詞,如在講到毛澤東寫的《長征》詩篇時,教師先有感情的帶頭朗讀課文,把紅軍戰(zhàn)士面對困難毫不畏懼的精神讀出來,尤其是“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這一句,讓學生們通過教師的朗讀感受到當時悲壯、驚險的情景。有感情的朗讀能夠幫助學生了解課文中的思想內(nèi)容,理解作者的思想內(nèi)涵,有效提升了閱讀興趣。
4.利用問題和懸念提升閱讀興趣
在小學語文課本中包含有說明文類型,通過說明一定的道理來介紹知識。但是,這部分文章內(nèi)容相對來說比較枯燥,學生們在閱讀過程中容易失去學習興趣,教師在講解過程中,可以通過設(shè)置問題的方法來給學生提供懸念,讓學生能夠帶著問題去閱讀文章,幫助提升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例如,在學習《馬踏飛燕》這篇文章時,其中主要講解了銅馬的制作科學原理,贊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卓越的才能,教師在閱讀之前先引導學生一起來觀察課本中馬踏飛燕的圖畫,讓學生們通過閱讀文章來解答問題:“為什么馬可以踏在飛燕上而安然無恙?”學生們帶著問題去閱讀文章,更加能夠提升求知欲望,自然也就提升了閱讀興趣。
5.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及動筆習慣
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在課余時間,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多用心觀察自己身邊的人、事物,并不要求字數(shù)地寫出自己的感受和體會,這些都能夠成為以后寫作的重要參考資料。在閱讀到一篇好的文章時,也可以用手中的筆記錄下來,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以后的寫作過程中積極應(yīng)用自己認為寫得好的字、詞、句,能夠幫助提升小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結(jié)語
加強小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除了需要課堂教學之外,還需要課外閱讀的配合,學生們的閱讀量提升了,才能夠掌握更多的知識,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教學中教師要多給學生提供閱讀機會,帶動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王澤華.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興趣的激發(fā)與培養(yǎng)[J ].學周刊,2017,(23) :98.
[2 ]姜偉.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興趣的激發(fā)與培養(yǎng)[J ].讀與寫,2016,(08) :176.
[3 ]曹麗紅.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J ].學周刊,2016,(05) :170.
[4 ]娘加先.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和培養(yǎng)[J ].成功,2013,(22) :67.
[5 ]董排.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興趣的激發(fā)與培養(yǎng)[J ].學周刊,2013,(30)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