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桂香,王玉洪
學生只有擁有健康的體魄長大以后才能更好的報答社會和國家,中學生是祖國的未來,中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關系到社會進步、國家的未來發(fā)展,加強青少年體育教育、增強青少年體質健康是國家和政府一直以來的一個重要工作。身體素質作為衡量人體健康的重要指標,是掌握運動技能、提高運動水平的基礎。中學時期是身體素質發(fā)展的敏感期,在這個年齡階段學生的身體素質發(fā)展是一個連續(xù)的、增長速度較快的時期,呈現(xiàn)出發(fā)展的最佳狀態(tài)。中學生身體素質的發(fā)展不僅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必要條件和最積極、最有效的方式,而且能促進學生的健康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并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和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云南位于中國的西南邊陲,獨特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使云南成為我國諸多少數(shù)民族的聚居地。傣族是云南省特有少數(shù)民族,主要聚居在亞熱帶氣候的西雙版納、德宏、耿馬、紅河等地區(qū)。傣族青少年的體質健康是我國國民體質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傣族與漢族中學生身體素質的研究有利于了解和掌握我國少數(shù)民族青少年身體素質現(xiàn)狀以及與漢族青少年的差異,為學校體育教學改革,實施有效的體質健康促進干預提供指導。
云南傣族、漢族中學生(13~15歲)為研究對象,數(shù)據(jù)來源于《2014年中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報告》,具體樣本量見表1。
1.2.1 文獻資料法
采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手段收集、查閱有關的文獻資料及數(shù)據(jù),為本研究提供理論依據(jù)。
表1 研究對象樣本量 (人)
1.2.2 專家訪談法
設計訪談提綱對相關專家、學者等進行訪談交流。
1.2.3 對比分析法
對云南省傣族、漢族中學生的速度、耐力、力量、柔韌素質指標(見表2)進行比較分析。
表2 各年齡段測試指標及內容
1.2.4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運用EXCEL、SPSS統(tǒng)計軟件對指標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處理。
速度素質是指人體快速運動的能力,反映機體運動的加速度和做大速度的能力,是人們在生活和參加體育運動中一項不可缺少的身體素質。速度素質包含反應速度、動作速度和位移速度三種。50m跑具有強度大、距離短的特點,能較好的反應學生的反應速度、動作速度、位移速度。對云南傣族中學男女生與漢族中學男女生50m跑的成績對比分析,由表3可知,13歲傣族男生的速度素質優(yōu)于漢族男生,而14和15歲兩個年齡漢族男生的速度素質則要優(yōu)于傣族男生,且15歲時差異顯著,13-15歲各年齡段男生速度素質隨著年齡增長而提高明顯。對13-15歲漢族中學女生與傣族中學女生50m跑成績對比分析,由表4可知,漢族女生各個年齡段速度素質與傣族女生相比差異不大,各年齡段的差異沒有男生的明顯,13-14歲這兩個年齡段中傣族女生的速度素質優(yōu)于漢族女生,而到了15歲,則漢族女生的速度素質優(yōu)于傣族女生??傮w來說,在低年齡中傣族中學生的速度素質要優(yōu)于漢族中學生的速度素質,而隨著年齡增長,漢族中學生的速度素質提高明顯,且優(yōu)于傣族中學生。
表3 傣族與漢族中學生(13-15歲)
注:*為P<0.05,* * 為P<0.01。
表4 傣族與漢族中學生(13-15歲)
注:*為P<0.05,* * 為P<0.01。
耐力素質是指人體在較長時間內保持特定強度負荷或動作質量的能力。按人體的生理系統(tǒng)分類可以將耐力素質分為肌肉耐力和心血管耐力。肌肉耐力又可分為動力性力量耐力和靜力性力量耐力;有氧耐力和無氧耐力屬于心血管耐力。中學生在進行耐力素質的測試時,女生采用800m跑,男生1000m跑,測試結果反映受試者心肺長時間的能力。男生方面由表5可知,漢族男生隨著年齡的增長耐力素質提高明顯,傣族男生在這三個年齡段中,14歲的年齡段耐力素質較好。此外,13、14歲傣族男生的耐力素質要優(yōu)于漢族男生,且差異顯著,而15歲時漢族男生的耐力素質要優(yōu)于傣族男生。女生方面由表6可知,13歲傣族女生的耐力素質優(yōu)于比漢族女生,而14、15歲時,漢族女生的耐力素質優(yōu)于傣族女生,14歲時差異不大,15歲時顯著差異。綜上所述,13-14歲年齡段中,傣族中學生的耐力素質要比漢族中學生的耐力素質要好,而到了15歲這個年齡段,漢族男女生要優(yōu)于傣族男女生。
表5 傣族與漢族中學生(13-15歲)
注:*為P<0.05,* * 為P<0.01。
表6 傣族與漢族中學生(13-15歲)
力量素質指的是人體或者是身體某部分的肌肉在工作時克服阻力的能力。力量素質不僅是保證人體完成各種簡單或復雜運動的前提,還對競技運動有促進和決定作用。立定跳遠主要是反映受試者向前跳躍時下肢肌肉力量收縮的指標,其測量出的成績能較好的反映出被測試者的腿部爆發(fā)力、協(xié)調能力和柔韌能力。對傣族、漢族男女中學生立定跳遠成績對比分析,由表7、表8可知,傣族男女生各年齡段的力量素質都優(yōu)于漢族男女生,男生間差異不顯著,而女生差異明顯。13歲年齡段傣族、漢族男女生之間力量素質差異明顯;14、15歲時傣族、漢族男生的差異不顯著,女生則差異顯著??傮w上,傣族中學生的力量素質要優(yōu)于漢族中學生且差異明顯,這與傣族的生活環(huán)境有直接的關系,熱帶地方的人群爆發(fā)力相對較好。
表7 傣族與漢族中學生(13-15歲)
注:*為P<0.05,* * 為P<0.01。
表8 傣族與漢族中學生(13-15歲)
注:*為P<0.05,* * 為P<0.01。
柔韌素質也叫柔韌性,是指人體關節(jié)在不同方向上的運動能力,以及肌肉、韌帶的伸展能力。對保證速度素質、力量素質的充分發(fā)揮,保證各個動作之間的協(xié)調性,對增加動作的幅度以及防止傷害事故都有重要意義。對傣族、漢族男女中學生坐位體前屈成績比較分析,男生方面由表9可知,13歲時傣族男生的柔韌素質要優(yōu)于漢族男生,而14、15歲時漢族男生的柔韌素質優(yōu)于傣族男生,但是差異并不顯著。女生方面,由表10可知,漢族女生的柔韌素質優(yōu)于傣族女生。綜上所述,傣族、漢族女生隨著年齡的增長,柔韌素質提高明顯,13-15歲各年齡段漢族中學生的柔韌性要優(yōu)于傣族中學生的柔韌性,但是差異不大。
表9 傣族與漢族中學生(13-15歲)
注:*為P<0.05,* * 為P<0.01。
表10 傣族與漢族中學生(13-15歲)
注:*為P<0.05,* * 為P<0.01。
3.1.1 漢族、傣族中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速度素質呈現(xiàn)逐年提高的趨勢,漢族中學生速度素質優(yōu)于傣族中學生。
3.1.2 13、14歲傣族男生的耐力素質優(yōu)于漢族男生,而15歲時漢族男生的耐力素質優(yōu)于傣族男生;女生方面,13歲時傣族女生的耐力素質優(yōu)于漢族女生,而14、15歲時漢族女生的耐力素質優(yōu)于傣族女生。
3.1.3 傣族中學生的力量素質總體比漢族中學生的力量素質要好。
3.1.4 漢族中學生的柔韌素質要優(yōu)于傣族中學生的柔韌素質。
3.2.1 國家應該加大對民族地區(qū)的資金投資力度,促使該地區(qū)經(jīng)濟和教育水平得到發(fā)展。加大體育設施的投入,加強體育運動促進健康的宣傳,改善體育環(huán)境。
3.2.2 學校要完善和落實“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做好服務工作。改變原有注重主課輕視副科的課程結構重視體育課程的實施,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體育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加,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
3.2.3 教師要不斷加強自己的理論和專業(yè)知識,提高教育教學能力。教學內容要新穎、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需求,多鼓勵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3.2.4 加強對體育認知的教育,學生要了解和關心體育時事,把體育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和學習中,并養(yǎng)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