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麗
摘要:近年來“賞識教育”“激勵教育”“尊重教育”等一些教育理念在教育界備受熱捧,尊奉這種觀念的人推崇好孩子、成功的孩子都是是“夸”出來的。由是不少人”談罰色變”,對一切懲罰手段橫加指責,缺少必要的懲戒這一教育手段,縱容了違紀學生的不良行為,影響了教育效果。另一方面,學校中教師不當懲戒行為導致的侵權現象時有發(fā)生。怎樣做到既能實現懲戒的教育目的,又能明確師生的責權義務,維護師生的合法權利,?隨著科教興國戰(zhàn)略的實施和依法治國方略的確立,依法治教已成為黨和政府管理教育的基本方針,建立健全依法懲戒的教育制度對加強學校管理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教育懲戒??立法保障??可操作性
今年熱播的《老師,好》這部電影喚醒了許多人的記憶,同時再次引發(fā)了對“教育懲戒”的熱議。影中的老師對學生有管,敢管,不怕管,甚至當眾抹去學生嘴上的口紅,這是傳統(tǒng)教育土壤中嚴厲、古板、專制的老師形象。再觀當下,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的權利意識不斷增強,家長乃至社會對教師懲戒行為容忍度越來越低,中小學和老師管教頑劣學生的功能弱化,校園欺凌和暴力事件頻頻發(fā)生,懲戒學生成了棘手而敏感的問題。筆者認為,走出教育懲戒的困境,中國應該通過國家的行動,通過法律的手段加強對青少年的教育與監(jiān)管。
一、現今學校對中小學生校園管理的尷尬現狀及成因
現在學校教育從教育主管部門到學生家長都極力提倡愛的教育、賞識教育,總希望通過教師對學生傾注真誠的愛,來培養(yǎng)具有充滿愛心、品格好的、有知識、有文化的下一代。社會輿論都在大聲疾呼“尊重學生,善待學生”,似乎一批評就傷害了學生,一懲罰就違背了教育規(guī)律,以至于一些教師在教育工作中左右為難,如履薄冰,惟恐背上“缺乏職業(yè)道德”的罪名,為了“遠離訴訟”,很多當初滿懷熱誠與理想的教師,早已在教育部門的再三告誡,學校領導的一再警示,家長的埋怨聲中褪去了熱情,他們不再敢冒著職業(yè)風險管學生。知道班級里學生曠課打游戲機、上黃色網站,卻不以為然,放任自流;知道班級里學生談戀愛、穿出格的時裝,也視而不見;知道學生中有敲詐、斗毆、抽煙、賭博時,也是“穩(wěn)坐釣魚臺”,不憂不驚。然而好的教育必然是寬嚴相濟,獎懲分明的;好的老師必定是管教同步,嚴慈同體的。處罰是獎勵的有效補充,適當的懲戒能夠喚醒學生的自覺意識,有利于學生適應未來的挑戰(zhàn),可以彌補“賞識”“表揚”的先天不足,過分的賞識,表揚和鼓勵實際是一種變相的溺愛。沒有處罰的教育是虛弱的,是不負責任的,適當的懲戒是矯正學生不良行為的有效舉措?!皭翰环e不足以滅身”,學生的違紀行為沒得到及時有效地懲戒,就會蔓延,影響班風校風,將來也會危害社會。于此并行的另一種情況是《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教育法》等法律雖然規(guī)定學校和教師擁有對違紀違規(guī)學生進行教育管理的權力,但是其規(guī)定過于概括、模糊,并沒有對其教育管理權的行使作出具體論述和規(guī)范說明。一部分教師,或者為了維護學校最基本的教育秩序,或者是自身修養(yǎng)較差,控制不住情緒,更有少數教師是品格惡劣低下,在學校里違規(guī)采取懲罰措施,隨意辱罵、毆打學生,對學生的身心造成極大的傷害,引來無數的社會圍觀和輿論的鞭撻,產生極為惡劣的社會影響。
二、依法懲戒是良性教育的有效保障
(1)適當的教育懲戒在學校管理中是必要的。所謂教育懲戒,是教師為了維護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正常秩序,保障教育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針對違反學生行為規(guī)范、破壞學校校紀規(guī)章的學生進行否定性的制裁。通常是通過對違紀學生身心施以某種影響而不至于嚴重傷害,從而使其感到痛苦和羞恥,以改變不良行為的一種手段。它既是基于教師職業(yè)地位而擁有的一種強制性權力,也是教師職務權利之一?,F在的學校,社會普遍提倡“賞識教育”、“激勵教育”,少用懲罰性處罰手段,即使是違規(guī)違紀也只能說服教育,認為處罰只能打擊學生的自尊心,使學生喪失上進和改正缺點的動力。實踐證明,懲戒方面的無力和無能,已經造成嚴重后果。越來越多的學生在學校里無法無天,越來越多的家長在學校無理取鬧,由于學校和教師沒有適用的法律法規(guī)作依據,對這些反秩序的行為只能耐心說服和忍氣吞聲,甚至為了平息所謂社會輿論而做出出格的讓步,教育亂象橫生,學校教育如履薄冰。著名教育專家瑪莉琳?古特曼說過:“那些小時候過多的受到師長表揚的孩子,在他們步人生活后很可以會遭到更多的失望。”
(2)適度懲戒需要法律的支撐。改革開放以來,全國人大、最高法院和教育部,在依法辦教育方面做出了積極的努力,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等一系列近二十項法律、法規(guī)和條例,這些法律、法規(guī)、條例對依法治教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對于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糾正幾千年片面的師道尊嚴的傳統(tǒng),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也完全符合黨的十八大提出的民主和法治的精神。
三、依法懲戒的靈魂在于要使其具有操作性
理論上說清教師依法懲戒權并不難,但在實踐中懲戒尺度的把握則不易。尤其是當學生嚴重違反校紀校規(guī)或嚴重干擾學校正常教育教學活動時,教師對學生的某些基本權利作出必要限制時,難免超越懲戒的合法尺度,加之教師管理風格各異,學生個性差異很大,學生違紀犯規(guī)形式多樣,況且我國目前對學生行為的管理和教育采取何種方式,法律上并無明確具體的規(guī)定,使教師在對學生的管理上無所適從,學生及家長對教師不理解,社會上對學校的做法不滿。因此,建議國家立法機關從維護學校利益、保障教師權益、保護學生權利各方面考慮,制定教師依法管理學生的具體辦法,從實體和程序兩方面明確、具體規(guī)定對學校違紀犯規(guī)學生的懲戒,使教師對學生的懲戒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教育依法懲戒要具有強有力的操作性。
我們希望,在十八大確立的法治中國的大背景下,盡快糾正各級各類學校中因為沒有建立教育懲戒的法律和制度而導致的教師違法懲戒學生、學生隨意挑戰(zhàn)秩序的亂象。樹立基于民主、自由、平等和法治平衡發(fā)展的教育管理思想,建立系統(tǒng)、完善的教育懲戒制度體系,包括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條例和法令指導下的契約等等,建立詳明的、可操作性強的教育懲戒制度。保證學校、教師依法管理和懲戒學生,更好地行使教育職能;同時也保證學生在校有規(guī)范系統(tǒng)的法令和制度可遵守,并且在違反法令和制度的情況下得到規(guī)范的和符合法治精神的處罰與矯正,從而培養(yǎng)大批遵紀守法的合格公民。
參考文獻:
(1)王鑫《關于教師懲戒與人性的思考》克山師范??茖W校學報2001
(2)李靜《教師懲戒權的概念》教師教育研究2015
(3)譚曉玉《要依法懲戒學生》中國教育報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