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降斌 崔 敏
(哈爾濱商業(yè)大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8)
在我國,國民經濟主要是由一個個家庭構成的,同時,每一個家庭又會在金融市場進行一系列的投資活動,他們對金融資產的選擇對金融市場產生重要影響。自我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居民的年收入和整體資產量與日俱增。隨著居民財富值的增加,投資理財知識也日益普及,居民不再拘泥于把錢放在銀行,也漸漸投向資本市場,購買股票、基金、期貨等收益較高的金融產品,獲取客觀的收益,以此構成家庭收入的重要來源,這些資產在家庭財產增值、提高家庭生活質量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金融問題的研究也受到廣泛關注。從微觀角度來說,對于家庭金融資產選擇問題的研究,可以合理規(guī)劃居民家庭的金融資產選擇方案,同時為金融機構設計更具有針對性的金融產品提供重要依據;從宏觀角度來說,能夠透過微觀的家庭金融資產選擇問題去進一步理解宏觀的經濟穩(wěn)定方面的問題。黑龍江省作為中國的農業(yè)大省之一,位于中國的東北部,屬于傳統(tǒng)的二元經濟類型,農村和城市金融資源配置差距較大,結構不合理、不均衡,為了快速提高黑龍江省的居民收入水平,更大力度發(fā)展金融經濟,更好地研究該省的金融問題,幫助該省人民真正富裕起來,選擇研究影響黑龍江省居民家庭的金融資產選擇的因素,為管理者提供政策建議,就顯得意義重大。
(一)國外研究現(xiàn)狀
Heaton(2001)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年齡越低相對來說越愿意參與股票市場,一個人的教育和收入越高那么他也愿意參與股票市場。[1]Guiso,Sapienza和Zingales(2004)從信任的角度考慮家庭股票投資的行為,研究表明如果一個家庭對金融機構和外部社會信任越高,則它就越有可能投資高風險資產。[2]Puri和Robinson(2005)發(fā)現(xiàn),對未來預期越樂觀的投資者投資風險高的股票越多。[3]Campbell(2006)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投資者對金融資產的選擇很大程度會依賴于家庭財產和決策的比例,在一般情況下,較少的家庭財富很少選擇較高風險的金融資產,經常會選擇比較穩(wěn)健型的金融資產,而家庭財富多的往往會選擇風險較高的金融資產進行投資,比例較高。[4]Clark(2012)認為家庭收入水平越高越有可能持有家庭金融資產。一個家庭可以多增加勞動力來增加投資的回報,通過增加工作年限來調整人力資本,盡可能提高家庭承擔投資風險的意愿。[5]Guven(2013)認為,由于房地產投資和消費的雙重影響使得家庭金融投資呈現(xiàn)生命周期變化,人們過度投資房地產會降低對其他風險性金融資產的投資。[6]Adnan Balloch,Anamaria Nicolae and Dennis Philip(2014)研究發(fā)現(xiàn),投資者參與股票市場的關鍵因素,重要的是文化程度,而不是社交能力。[7]
(二)國內研究現(xiàn)狀
李建軍、田廣寧(2001)研究了收入增長對家庭資產組合的影響,發(fā)現(xiàn)收入增長較快的家庭更傾向于低風險資產,較慢的增長傾向于流動性強收益較高證券資產和保險資產。[8]馮濤、劉湘勤(2006)在標準預防性消費——資產組合模型中引入了失業(yè)風險和收入風險兩個變量,討論了制度的變化是否會對家庭金融資產的選擇產生影響。[9]陳彥斌(2008)運用2007年度奧爾多投資研究中心的數(shù)據分析了城鄉(xiāng)家庭資產的分布,發(fā)現(xiàn)教育水平和婚姻狀況的改善對提高家庭財富水平有顯著的正向影響,更多財富通常資產結構更加多元化。[10]根據對CHARLS數(shù)據的研究,雷曉燕和周月剛(2010)發(fā)現(xiàn),健康狀況在城鎮(zhèn)居民金融資產的選擇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健康狀況的惡化會降低金融資產,特別是風險資產的持有,同時資產轉移到更安全的生產資產和房地產。[11]王剛貞、左騰飛(2015)分析了對家庭資產選擇產生影響的因素,發(fā)現(xiàn)投資經驗、人物性格、財富值與居民對風險的敏感程度存在較強的正相關關系。文化程度越高,越容易偏好投資金融資產;年齡越大越不愿意投資風險性金融資產。[12]段軍山(2016)使用我國家庭金融調查數(shù)據(CHFS)研究發(fā)現(xiàn),家庭信貸約束越強往往會規(guī)避風險性資產。受信貸限制的家庭持有房產和股票的概率大大降低。家庭對風險的態(tài)度對股票資產的持有可能性和持有量產生抑制效果,對商業(yè)保險資產持有產生積極效果,對家庭房地產的選擇沒有顯著效果。[13]
本研究結合中國家庭金融調查(CHFS)的調查內容,設計出本項目的調查問卷,向黑龍江省哈爾濱、牡丹江、大慶、齊齊哈爾、綏化等地區(qū)的居民發(fā)放問卷,收集相關數(shù)據。
(一)問卷的設計與處理
調查問卷分為4個部分,包括17個相關問題。第一部分是家庭決策者的基本信息,共包括6個問題,如年齡、受教育程度、婚姻狀況、工作狀態(tài)等;第二部分關于家庭成員的家庭資產選擇行為認知因素共有6個問題,包括對金融知識的了解程度、對風險的偏好程度、對經濟的預期、購買金融資產關注的因素等;第三部分關于家庭收入及消費情況共有3個問題;第四部分調查家庭金融資產的構成,含有2個問題,主要是存款、股票、期貨等金融資產的持有情況。本次調研一共發(fā)放調查問卷一千份,共回收八百八十八份,回收率約百分之八十八,經篩選,去掉無效問卷,最后獲取有效樣本五百七十二個,約占回收份數(shù)的百分之七十。
(二)調查的效度和信度分析
效度,也就是有效性,它是指對所需測量的事物使用的工具或手段的準確程度,即指測量結果對調查內容反映的程度,調查內容與測量結果符合程度越高,則效度越高;相反,效度就越低。在本研究中,問卷的測度題目來自于CHFS成熟的量表,CHFS的問卷經過項目組長時間的精心設計,其科學性和全面性得到了國內外專家的肯定,調查問卷的效度可以得到保證。
信度分析選用克朗巴哈(Cronbach)α系數(shù)通過判斷內部一致性來評判數(shù)據是否可信, 其計算公式為:
上述計算公式字母具體表示含義如下:i表示第i道題,第i道題得分的方差就表示為,n表示共有n道題,n道題目總體得分的方差為。本文利用克朗巴哈(Cronbach)α系數(shù)來判斷參加調查的家庭資產決策者的年齡、性別、婚姻狀況、受教育程度、收入、風險態(tài)度等調查結果是否可靠,通過SPSS24.0分析得出信度系數(shù)(克朗巴哈α系數(shù))為 0.627,大于0.5,說明調查問卷具有很高的信度,變量的測量結果滿足信度要求,能夠進行后續(xù)研究。
(一)因子分析。進行KMO檢驗和巴特萊特球形檢驗。KMO測度是對變量之間的相關性進行判定。通常情況下,當KMO統(tǒng)計量值小于0.5時,則認為該組變量不適宜進行因子分析。巴特萊特球形檢驗的主要目的是檢驗變量之間的相關系數(shù)矩陣是否為單位陣,當相關系數(shù)矩陣為單位陣時,變量之間不存在相關性,則因子分析不能進行。對家庭金融資產選擇影響因素進行的KMO測度值和巴特萊特球形檢驗的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KMO和Bartlett檢定
從表1可以看出,顯示解釋變量之間的KMO檢驗值0.723大于0.5,巴特萊特球形檢驗的P值為0.000,說明本文選取的家庭金融資產影響因素適合進行因子分析。
本文通過特征值準則和累積方差貢獻率來確定公共因子個數(shù),提取的3個公共因子累積方差貢獻率達到79.898%,解釋了大部分的數(shù)值變動,說明對數(shù)據結構的探索是有效的。
對于家庭金融資產影響因素,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如表2所示。
表2 旋轉因子載荷矩陣
從上表可以看出不同公共因子在不同變量指標上的因子載荷。第一個公共因子在Age、Education、Marriage有較大的載荷,反映的是家庭投資決策者的人口統(tǒng)計特征,可以被認為是家庭結構因子(Factor 1);第二個公共因子在Gender、Risk attitude有較高的載荷,反映了家庭投資者的行為特征,可以被認為是行為特征因子(Factor 2);第三個公共因子在Income有較大的載荷,家庭收入反映了家庭的財富狀況,因此第三個公共因子可以被認為是家庭的經濟狀態(tài),命名為經濟特征因子 (Factor 3)。
根據上述三個公因子,通過SPSS24.0計算出各公共因子的得分。再利用公共因子的得分,進一步進行 Logit 回歸分析,模型此時變?yōu)椋?/p>
其中,P1指家庭選擇貨幣類資產的概率,P2指家庭選擇證券類資產的概率。
(二)Logit回歸分析。根據以上因子分析的結果,選取的自變量為三個公共因子,因變量為選擇貨幣類資產和證券類資產的概率,進行Logit回歸,可以看出,模型1和模型2的χ2統(tǒng)計值都在0.05的水平下顯著,兩個模型能很好地擬合總體樣本數(shù)據,自變量對因變量能夠進行較好的解釋,回歸結果整理如表3。
表3 Logit回歸結果
(三) Logit回歸結果的說明。在模型1中看到,在0.05的顯著性水平下,對于貨幣類金融資產來說,經濟特征因子(Factor3),即家庭收入有明顯影響,而其他兩個因子影響不夠顯著,這說明家庭是否選擇貨幣類金融資產(銀行存款、債券)進行投資,主要受家庭的經濟狀況影響,與家庭結構關系很小。從上表中看出,回歸系數(shù)為0.525,為正數(shù),也就是說,居民家庭的經濟狀況越好,貨幣類金融資產在家庭總資產的比例就越高。
在模型2看到,在0.05的顯著性水平下,對于證券類金融資產來說,家庭結構因子、行為特征因子和經濟特征因子都有顯著影響。首先,從上表中看出,家庭結構因子(Factor1)的回歸系數(shù)為-0.346,為負數(shù),家庭金融資產決策者的年齡越大、受教育程度越高,家庭的證券類金融資產在家庭總資產的比例反而下降,理財規(guī)劃師也曾對年齡這一因素給出相類似的建議:年齡增大后,居民家庭應相應減少風險資產(即股票、期貨等證券類資產)的投資比例。同樣,關于教育程度這一因素,由于中國股市尚且不夠完善,家庭金融資產決策者受教育程度越高,就更有可能判斷股票市場相關信息的虛假程度,更加了解股票市場的系統(tǒng)性風險,自然會減少對證券類金融資產的持有比例。其次,行為特征因子(Factor2)和經濟特征因子(Factor3)的回歸系數(shù)分別為0.675、0.528,均為正數(shù),說明居民家庭的經濟狀況越好,證券類金融資產在家庭總資產的比例就越高。另外,證券類金融資產(如股票、期貨等)的投資風險較大,對此類金融資產的持有比例受到家庭金融資產決策者風險態(tài)度的顯著影響:家庭金融資產決策者越偏好于風險,證券類金融資產在家庭總資產的比例就越高;反之,家庭金融資產決策者越厭惡風險,證券類金融資產在家庭總資產的比例就越低。
綜合分析上述兩個模型,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在影響居民家庭金融資產構成的眾多因素里面,直接影響因素是家庭結構特征因素(投資決策者年齡、婚姻狀況、受教育程度),它直接影響居民家庭是否選擇證券類金融資產,影響家庭的金融資產選擇的基礎因素是家庭收入狀況,不管是貨幣類金融資產還是證券類金融資產都是以家庭經濟狀況決定的,家庭財富值越高,投資各類金融資產的概率就越大,另外,家庭金融資產決策者的風險態(tài)度也是不容忽略的因素,它對居民家庭的金融資產構成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拓展家庭投資渠道,分流儲蓄存款
通過調查研究表明家庭還是將儲蓄存款作為他們投資的第一途徑,另外是股票,很少選擇其他的金融產品。因為市場上的金融產品不但大同小異,同時沒有合理的風險劃分,居民很難尋找到適合自身情況的金融產品。世界經濟快速發(fā)展,我國進一步放寬對了金融市場的管制。最近幾年,市場出現(xiàn)了很多金融產品,例如多樣的結構化產品和基金期貨等。以避免利率風險和投機資本對宏觀經濟的影響。但金融創(chuàng)新工具的發(fā)展速度遠遠跟不上家庭金融資產總額的發(fā)展。很難去實現(xiàn)居民自身的投資意愿。原因是金融產品的宣傳力度不夠,很少被需求者了解熟知,那么更難去被采用接受了。很不利于金融產品未來的發(fā)展進步,還要去尋找更加匹配適合各個投資者的金融產品,除此之外,進一步了解家庭投資的影響因素,給我國金融市場創(chuàng)造更好的投資氛圍。
(二)加強資本市場監(jiān)管,改善金融市場的投資環(huán)境
上市公司誠信缺失的現(xiàn)象給資本市場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同時也使投資者虧損巨大。對于居民來說如此大的風險很難去控制,更多的是觀望,投資過程中考慮的因素也很多,十分謹慎。這會影響我國證券市場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必須將質量管理放在發(fā)展證券市場的重要地位,更加嚴格化的管理。中國證券市場應該更加重視信息的公開透明,在監(jiān)管過程中,引導資本、市場、誠信的約束作用。與此同時,也要調節(jié)證券市場的投融資平衡。長久的過程中,融資就頗受關注。
我國IPO規(guī)模一直處于世界領先的位置,然而市場收益率卻一直沒有突出的成績。有關部門應該更加重視投資方面。可以幫助投資者實現(xiàn)資產的創(chuàng)收。投資者們會通過上市公司的良好業(yè)績而獲利。證券市場監(jiān)管更加合理化,保證信息真實誠信,會帶給投資者投資證券市場的信心,使他們更加熱情飽滿地參與到證券市場的投資浪潮之中。
(三)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促進金融資產投資
通過實證分析的結果可以看出,經濟狀況在家庭金融資產配置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時自身帶有的財富效應對投資貨幣性證券產品支持和鼓勵。政府要進一步推進收入分配格局優(yōu)化,縮小城鄉(xiāng)收入差距,通過稅收和轉移支付等再分配方式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最近國家準備啟動按家庭征收個人所得稅,改變以單個勞動者的收入劃入征收個人所得稅的傳統(tǒng)途徑。原因是在我們的群體中,不同工人面對的財務問題具有差異性,那么按照過去的方式計入稅款,影響工人正常的生活水平,增加每個家庭的生存壓力,就會出現(xiàn)分配不均的現(xiàn)象,影響社會的公平,然而以家庭為單位計入稅款,這樣對于工人來說所繳納的個人所得稅減少,可以幫助經濟困難家庭減輕負擔。從側面可以襯托出我國稅收征收方法的以人為本理念。通過這個途徑增長了家庭可以支配的收入,促進了家庭金融資產的合理保障。改善居民收入分配的合理性,實現(xiàn)居民的共同富裕,更加關心居民金融資產的保本創(chuàng)收,可以推動更多勞動者進入金融市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