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駿 范文琦 康 鸞 游江波
女大學生身體素養(yǎng)現(xiàn)狀和影響因素的研究——以天津外國語大學女生為例*
李 駿1范文琦1康 鸞1游江波2
(1.天津外國語大學體育部,天津 300204;2.南開大學體育部,天津 300071)
身體素養(yǎng)是通過體育教育過程以及不斷自我修養(yǎng)和鍛煉而養(yǎng)成的。根據(jù)身體素養(yǎng)的4個要素確定編制問卷的體育動機、興趣和習慣維度、體質狀況維度、體育知識和運動技能掌握與運用維度、體育鍛煉的參與和行為維度等4個維度以及影響因素,通過問卷對天津外國語大學學生的身體素養(yǎng)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進行調查與分析。結果顯示,近1/3的女生對體型、體重“不滿意”和“很不滿意。58.34%的女生能夠掌握2項及以上運動技能,多數(shù)女生“完全可以”和“可以”完成體育課、院系的體育比賽或展示活動。14.44%的女生沒能掌握1項運動技能,“不能”參加展示或比賽的女生占38.88%,提示對“體育差生”、“困難戶”女生應“精準施策”。多數(shù)女生對運動的興趣及參與鍛煉的態(tài)度一般,鍛煉時長不足,運動強度不夠?;窘∩碇R的掌握和運用能力較缺乏。影響體育鍛煉行為的主要因素是興趣、對體型或健康的關注度、時間、場地等。
身體素養(yǎng);女大學生;影響因素;體育課程;體育鍛煉
2019年9月國務院印發(fā)的《體育強國建設綱要》提出:“將促進青少年提高身體素養(yǎng)和養(yǎng)成健康生活方式作為學校體育教育的重要內容。”這是在國家層面的文件中,首次明確提出提高青少年身體素養(yǎng)的問題。身體素養(yǎng)的理念正被越來越多的國際組織和國家所接納。2010年,國際體育科學和教育理事會(ICSSPE)明確提出身體素養(yǎng)是體育教育的結果,2015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把“身體素養(yǎng)”作為體育的目的之一寫進新的《國際體育教育、體育活動和體育運動憲章》。
身體素養(yǎng)著眼于身體活動與積極生活方式的契合關系,立足于人的整體 ,在情感、認知和身體等相互關聯(lián)的多種維度上激發(fā)動機,培養(yǎng)能力,促成終身參與身體活動的行為習慣。身體素養(yǎng)包含4個相互關聯(lián)的要素,動機和信心 (情感 )、身體能力 (身體 )、知識與理解 (認知 )、為生活而參與身體活動 (行為 )。身體素養(yǎng)體現(xiàn)出的相應水平是通過體育教育過程以及不斷自我修養(yǎng)和鍛煉而養(yǎng)成的,因此具有動態(tài)性和階段性,但身體素養(yǎng)是伴隨整個生命歷程的,由此也與終身體育的理念相契合。高校的體育教育對培育大學生身體素養(yǎng)的顯得尤為重要,是大學生形成良好的健身習慣,終身體育意識的關鍵期。
女大學生受傳統(tǒng)觀念、學習和就業(yè)壓力等影響,會體現(xiàn)出體育興趣、習慣缺乏,運動技能掌握欠缺,主動參與運動的行為不足等,提高身體素養(yǎng)尤為重要,因此,有必要通過對女大學生的身體素養(yǎng)現(xiàn)狀和影響因素的問卷調研,發(fā)現(xiàn)問題并提出對策。
搜集相關文獻資料進行歸納、整理與分析。
圍繞身體素養(yǎng)的4個要素:動機和信心 (情感 )、身體能力 (身體 )、知識與理解 (認知 )、為生活而參與身體活動 (行為 )等確定體育動機、興趣和習慣維度、體質狀況維度、體育知識和運動技能掌握與運用、體育鍛煉的參與和行為維度等4個維度以及影響因素編制問卷,問卷包括3個部分:第一、基本信息5題。第二、身體素養(yǎng)的4個維度、體質狀況維度4題、體育知識和運動技能掌握與運用維度等11題;體育動機、興趣和習慣維度等8題;體育鍛煉的參與和行為維度等7題。第三、身體素養(yǎng)的影響因素等13題。采用問卷星形式對天津外國語大學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為便于比較分析,問卷同時發(fā)放給男生和女生。問卷的效度檢驗采用專家評定打分,問卷的信度檢驗采用了再測法進行檢驗。共發(fā)放并回收問卷2053份,有效率100%。其中女生1690人,占82.32%,男生363人,占17.68%。
對問卷調查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處理。
10.65%的女生認為“很好”,但明顯低于男生,38.82%的女生認為“較好”,41.24%的女生認為“一般”,比例顯著高于男生,8.46%和0.83%的分別認為“較差”和“差”(圖1),與男生相當。不同地區(qū)的女生,認為體質“很好”、“較好”的比例較高的地區(qū)依次為華南、西北和華東地區(qū)。
圖1 學生對體質狀況的滿意度
圖2 學生最近一次參加體質測試的情況
因學生測試后可以查到成績故采信學生的回答,對學生最近一次參加學校組織的體質健康測試的調查,女生體質健康測試優(yōu)秀的占4.79%,良好50.53%,及格39.47%,女生“及格”和“良好”的比例約為90%,女生明顯高于男生(圖2)。與調查自我感覺體質狀況“很好”“較好”“一般”的比例合計90.71%,非常接近。說明女生在對待體質測試的態(tài)度和準備都更為認真。
圖3 學生對體型、體重的滿意度
女生對體型、體重感覺“很滿意”的僅占5.15%,“較滿意”的為27.16%,“不滿意”為26.33%,認為“不滿意”和“很不滿意”的占30.18%%(圖3),表現(xiàn)出女生對體型、體重的關注度和自我要求較高。
2.2.1女生能夠掌握2項及以上運動技能的女生比例為58.34%。
女生選擇體育課人數(shù)比例依序為:輪滑13.48%,棒壘球12.66%,形體9.41%,羽毛球9.23%,太極拳8.88%,網球8.76%,排球7.99%。女生偏好比較時尚的、新鮮接觸的、形體健身等運動項目課。從結果看,體育教學發(fā)揮了較好的作用。但仍有14.44%的女生沒能掌握1項運動技能,高于男生的9.09%,未能達到教育部規(guī)定的大學期間學生要掌握1-2項運動技能的要求(圖4)。體育教學應該“精準施策”,解決“體育差生”“困難戶”的問題。
圖4 學生掌握運動技能的情況
來自不同地區(qū)的女生中掌握2項及以上的運動技能的比例,較高的地區(qū)依次是華南64.15%,華東61.77%,華北59.23%。這可能和學生來自地區(qū)的中小學教育資源、對體育的重視程度有關。
2.2.2 女生“完全可以”和“可以”完成體育課、院系的體育比賽或展示活動的占61.12%。
“不能”完成的女生比例為38.88%,“完全可以”的7.1%(圖5),說明女生掌握體育技能的情況和自信心不如男生。
圖5 學生能夠參與體育比賽或展示的情況
2.2.3 女生對于體育運動基本知識、常識的掌握和運用不如男生。
對體育運動作用的認識,女生排序為“增強體質”、“減肥塑身”、“緩解心理緊張和壓力”、“培養(yǎng)意志品質”、“滿足個人愛好”列為前5項選擇。
“完全可以”為自己制定鍛煉計劃的女生的人數(shù)比例僅為7.46%,顯著低于男生,“可以” 制定鍛煉計劃的66.45%,“不能”的26.09%?!巴耆梢浴焙汀翱梢浴睋闻笥选⑼瑢W、家長親友的體育運動技能指導的女生占40.95%,遠低于男生,女生這兩方面的能力均不足。
對于運動前進行熱身練習的作用,女生“很清楚”的比例僅占了15.5%,明顯低于男生。對基本熱身方法的掌握,女生“很清楚”和“清楚”的比例為57.4%,“一般” 的38.58%。
運用測試脈搏的方法了解和控制自己的運動量和強度,女生“很清楚”的比例為5.33%,“清楚”的22.19%,“一般”的40.65%,“不清楚”的32.01%。約1/3的男生和女生都不清楚,說明體育教學中需要加強這方面的指導。
對于運動中出現(xiàn)的常見運動損傷(如擦傷、扭傷等)的處理方法,女生“很清楚”和“清楚”的比例分別為3.91%、22.19%,“一般”了解和“不清楚”的比例顯著高于男生。說明體育教學中書本知識和實踐結合不夠,這也是體育教學需要補上的“短板”。
對健康合理的飲食的知識掌握“一般”的 35.98%,“不清楚”的 6.33%,也需要在教學中加強。
2.3.1 大多數(shù)女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及參與鍛煉的態(tài)度一般
30.65%的回答“很喜歡”,62.31%的女生回答“一般”,與男生相比都有著顯著性差異。“無所謂”和“不喜歡”的占7.04%(圖6)。說明還未能真正讓女生從心底里喜歡體育運動并主動參與其中。不同地區(qū)的女生“很喜歡”體育鍛煉的比例,較高的依次為東北42.86%、西南36.23%、西北34.4%。
圖6 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及參與
2.3.2 女生對體育新聞、賽事、體育明星、運動場地等關注度不高。
對近期重要賽事,女生選擇了解“一般”47.57%,“不了解”的占24.38%,平時“不看”電視或網絡直播的體育比賽的占27.51%,對體育新聞、賽事直播的關注度不高,49.53% 的女生“沒有”喜歡的體育明星,女生對體育賽事、明星不感興趣。
學?;驅W院舉辦有自己的院隊、班隊參加的比賽,女生“經常去”觀戰(zhàn)加油的僅占16.86%,“有時去”71.6%,“不去”11.54%,對于自己熟悉的同學的比賽關注度不高。
15.03%的女生認為本?;虮臼信e辦高水平體育比賽“不會”有助于自己體育興趣的培養(yǎng),23.96%的女生“不確定”。
60.89%的女生“不會”到現(xiàn)場觀看體育比賽,“有時去”的35.98%,只有3.14%的女生經常去。說明了女生對觀看體育比賽的興趣一般。
對學校體育場館如數(shù)量、分布、位置、開放時間等,女生“非常清楚”的10.77%,“較清楚”35.86%,“有所了解”36.09%,“不清楚”的17.28%(圖7),說明女生到體育場館活動的次數(shù)少,對學校體育場館的熟悉程度一般。
圖7 學生對學校體育場館的熟悉程度
2.4.1 女生平均每周鍛煉1次的人數(shù)比例54.38%,顯著高于男生,每次鍛煉時間在30min以下的人數(shù)比例22.82%,顯著高于男生,鍛煉時的運動強度顯著低于男生。
能夠堅持3次及以上鍛煉的女生僅有15.44%,遠低于男生的39.11%(圖8)。來自不同地區(qū)的女生,每周3次及以上鍛煉的比例較高的是東北20.65%、華東18.63%、西南17.75%的女生。
圖8 學生平均每周參加體育鍛煉的次數(shù)
女生平均每次體育鍛煉時長不足30min的占28.22%,顯著高于男生;60-90min的24.02%,顯著低于男生(圖9)。
圖9 學生每次鍛煉的平均時長
51.07%的女生選擇“微微出汗”的中等或中等偏小的運動強度,10.18%的選擇“無明顯感覺”的運動強度,兩個比例均顯著高于男生。選擇大運動強度的女生占5.03%,遠遠低于男生(20.39%)(圖10)。性別在體育鍛煉的運動負荷上呈現(xiàn)出顯著性差異()。說明女生更傾向于鍛煉時采用有氧運動的強度。
圖10 學生體育鍛煉時的運動強度
2.4.2 多數(shù)女生平時體育鍛煉“無規(guī)律,根據(jù)自己的空閑時間練”
僅有23.79%的女生“每周有固定幾天的鍛煉”,“ 周末或節(jié)假日”鍛煉的有12.25%。選擇“無規(guī)律,抽空去鍛煉”的63.85%,“視心情想去就去練”的女生占48.28%,顯示出鍛煉的隨意性。不參加鍛煉的女生比例為8.82%,顯示大多數(shù)女生沒有形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圖11)?!皩W校的運動場館”和“校內的空地”是學生課外體育鍛煉選擇的主要場所。除此之外,女生選擇較多的是“在家里鍛煉”( 占30.41%)。
圖11 學生平時體育鍛煉的規(guī)律和習慣
2.4.3 女生采用較多的鍛煉方式為“快步走或慢走”、“跑步”、“騎自行車”和“打羽毛球”,選擇“單獨鍛煉”的比例最高。
女生選擇“快步走或慢走”(62.01%),“跑步”(61.07%)的鍛煉方式,其它依次為“羽毛球”(24.91%)、“騎自行車”(21.3%)、其他(22.54%)。選擇“跑步”的方式女生高于男生(圖12)。
圖12 學生選擇較多的鍛煉方式
女生首選單獨鍛煉(62.54%),其次是和宿舍同學一起鍛煉(42.84%)、和體育課(或體育社團)同學一起(36.98%)、和朋友一起(31.66%)。單獨鍛煉成為大多數(shù)女生的首選,其實體育鍛煉時如果能夠發(fā)揮“友伴效應”,和舍友、同學、男朋友一起效果會更好。
2.5.1學校體育規(guī)章制度、體育課程有客觀促進作用。14.02%%的女生認為學校關于體育的規(guī)章制度對自己的影響“很大”,38.17%認為“較大”(圖13)。 由此看來,學校體育的規(guī)章制度對女生的體育鍛煉能夠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圖13 學生認為學校的制度規(guī)定對參與體育活動的影響
2.5.2體育教師對學生身體素養(yǎng)影響較大
圖14 學生對體育課的滿意度
對體育課的滿意程度,對于大學期間開設的體育課程其內容、教法,女生認為“非常滿意”的占31.07%,“滿意”的占66.33%(圖14)。學生對體育課程總體評價是比較滿意的。
由于電子運動速度快,很快在端部集聚,與中部行成電位差,出現(xiàn)超熱電子泄漏,使溫度,密度降低,約束時間變短。達不到勞森條件,Q<1。
圖15 體育教師對學生體育鍛煉的影響
女生認為體育老師對參加體育鍛煉的影響“很大”的18.82%,“較大”的43.67%(圖15)。從各高校體育教師對學生體育鍛煉的影響來看,該比例有一點差異,應重視提高教學質量,充分發(fā)揮體育教師的積極作用。
2.5.3女生認為體育行為主要影響因素是體育興趣、對體型或健康的關注度、時間、場地等
女生認為參與體育鍛煉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是“自己的興趣有無”,占88.34%,其它依次為“對自己體型或健康狀況的關注程度”、“鍛煉時間有無保證”、“周邊運動場所保證”及“同學的體育愛好帶動”(圖16)。
圖16 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主要影響因素
對于上大學前體育鍛煉缺乏的原因,女生第一位的選擇是“沒時間”77.04%,其次是“怕累,堅持不下來”、“周邊缺乏運動場所”、“沒興趣”。與之相比,上大學后“沒興趣”成為了第一位的原因。
2.5.4女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制約了體育習慣的養(yǎng)成
64.56%的女生晚上休息時間在23-24點之間,21.18%的在24-1點之間,5.38%的在凌晨1點以后,反映出晚睡的不良作息習慣。睡前大多有使用手機的習慣,使用1-2小時的女生占44.5%,2-3小時的17.51%,3小時以上的12.72%?!芭紶栍小笔?、乏力、食欲不振、頭疼、緊張等癥狀的學生達63.67%,“經常有”的占7.69%。
吾聞之,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謂命也。是以有動作禮義威儀之則,以定命也。能者養(yǎng)之以福,不能者敗以取禍。是故君子勤禮,小人盡力。勤禮莫如致敬,盡力莫如敦篤。敬在養(yǎng)神,篤在守業(yè)。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祀有執(zhí)脤,戎有受脤,神之大節(jié)也。
(4)重復性試驗:取同一木香藥材(S1)6份,按照“2.1.3”項方法制備,每次進樣10 μL,測定木香烴內酯、去氫木香內酯的質量分數(shù),結果木香烴內酯和去氫木香烴內酯的質量分數(shù)RSD分別為2.22%和1.87%,表明重復性良好。
2.5.5 女生家人在參加體育鍛煉方面持支持態(tài)度但作用發(fā)揮不夠
在自助服務方面,醫(yī)院運用互聯(lián)網技術,開通了自助機(銀行卡、現(xiàn)金、醫(yī)??ā叽a付)、微信、支付寶等多途徑掛號、繳費、查詢功能。自助服務成交筆數(shù)、建卡量及自助繳費金額與日俱增,自助成交量屢創(chuàng)新高。據(jù)統(tǒng)計,自助機掛號日均交易達10278筆以上,日均最高繳費達210萬元左右,自助服務成交量穩(wěn)步增長,而人工窗口的繳費筆數(shù)逐月下降。2018年4月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自助機掛號占掛號量的44.14%;自助機掛號量占自助掛號量的54.53%。
女生“家長不喜歡運動”和“不運動”的各占34.14%和16.69%,家人對學生“一起運動并支持鼓勵”的占34.08%,“鼓勵”的占52.9%,“無所謂”的13.02%,表明家人對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態(tài)度大多比較支持,但是家長在身體力行參加體育鍛煉并帶動孩子培養(yǎng)體育興趣、參加體育鍛煉方面的作用發(fā)揮不夠。
2.5.6 女生體育消費的意愿有但平時體育消費不多。
女生“愿意”投入體育消費的占61.18%,“非常愿意”的10.24%,“不太愿意”的22.72%,“不愿意”和“非常不愿意”的5.86%,說明大多數(shù)女生愿意在健康上投資。女生平均每月無體育消費的人數(shù)比例為27.51%,每月消費在20元以下的比例為36.86%,體育消費投入不足(圖17)。
圖17 學生平均每月的體育消費情況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女大學生的體質狀況顯示,體質健康測試優(yōu)秀率4.79%,良好50.53%,對體型、體重“不滿意”和“很不滿意”的占30.18%。
女生對體育知識和運動技能掌握與運用情況,58.34%的女生能夠掌握2項及以上運動技能的女生,女生“完全可以”和“可以”完成體育課、院系的體育比賽或展示活動的占61.12% ,說明體育教學發(fā)揮了較好的作用。14.44%的女生沒能掌握1項運動技能。 “不能”參加展示或比賽的女生占38.88%,對“體育差生”“困難戶”女生應“精準施策”。對于基本體育知識的掌握也有欠缺,26.06%的女生不會制定鍛煉計劃,掌握和運用所學體育知識指導鍛煉實踐的能力較缺乏。
大多數(shù)女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及參與鍛煉的態(tài)度一般,每周只參加1次體育鍛煉的女生占54.38%,遠高于男生。能夠堅持3次以上鍛煉人數(shù)僅有15.44%,鍛煉時長不足,鍛煉的運動強度不夠。多數(shù)女生鍛煉無規(guī)律,缺乏良好的鍛煉習慣。
從體育鍛煉的影響因素來看,女生認為學校體育規(guī)章制度、體育課程有客觀促進作用,體育教師對身體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影響較大,家人在參加體育鍛煉方面持支持態(tài)度但作用發(fā)揮不夠,影響自己體育鍛煉行為的主要因素是興趣、體型或健康的關注度、時間、場地等。不良生活方式制約了體育習慣的養(yǎng)成,體育消費意愿雖有但是消費不多。
胡宏認為,盡管圣人在人格上呈現(xiàn)的完美無缺,但對其人格基礎進行探索和研究就會發(fā)現(xiàn):圣人完美人格的基礎是孝悌。胡宏認為,水有源,所以“其流不窮”;氣有性,所以“其運不息”;而德有本,所以“其行不窮”。因此,“德之本”即“孝悌也者”。由此可知,德性之本為孝悌,孝悌是最基本的道德規(guī)范和表現(xiàn)。
3.2 建議
加強學校體育的制度約束、考核規(guī)范等督促作用,調動家庭成員、同學舍友、社團友伴的鼓勵促進作用,增強體育課程、課余競賽、場館設施等保障措施,全力提高學生體育興趣。
發(fā)揮體育教師啟發(fā)引領作用,要重點關注掌握技能有困難的學生,幫助她們切實提高運動技能,積極參與體育活動。教師可以針對女生對體型體重、健康狀況的較高關注度,將健身方法手段、運動監(jiān)測、防止損傷等體育知識運用于體育鍛煉實踐,補上“短板”,提高體育鍛煉的主觀能動性和自主性,養(yǎng)成體育鍛煉習慣,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針對女生追求個性化和對體育培訓的消費需求,增加在線輔導和運動處方的制定,推薦指導學生使用健身軟件,提高個人鍛煉的針對性,拓寬體育知識和技能的培訓途徑和力度。
參考文獻
[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fā)體育強國建設綱要的通知[EB/OL].央廣網,發(fā)布時間:2019-09-02.
[2]“身體素養(yǎng)”將成為青少年體育關鍵詞[EB/OL].人民網,發(fā)布時間:2019-09-24.
[3]任海.身體素養(yǎng):一個統(tǒng)合當代體育改革與發(fā)展的理念[J].體育科學,2018,38(3):3-11.
[4]高海利,盧春天.身體素養(yǎng)的構成要素及其理論價值探微[J].體育科學,2019,39(7):92-97.
[5]施藝濤,崔華,解有毅.身體素養(yǎng)哲學基礎、概念界定和評測體系的系統(tǒng)評價[J].體育科學,2019,39(8):3-11.
[6]陳思同,劉陽,唐炎,等,對我國體育素養(yǎng)概念的理解:基于對Physical Literacy 的解讀[J].體育科學,2017,37(6):41-51.
[7]查茂勇.大學生體育素養(yǎng)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及自測量表編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4.
[8]余智.體育素養(yǎng)概念研究[J].浙江體育科學,2005(1):73-76.
[9]李永華,張波.學校體育的使命:論體育素養(yǎng)及其提升途徑[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11(4):99-101.
[10]陳琦.學生體育素養(yǎng)的評價[J].體育學刊,2002 (6):12-14.
Study on the Status Quo of Body Constitution among Female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It--A Case Study on Female Students in Tianjin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LI Jun,etal.
(Tianjin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 Tianjin 300204, China)
*基金項目:天津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項目,編號:TJTY15-017。
作者簡介:李駿(1967—),碩士,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運動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