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丹
摘 要:巖石和礦物的鑒定與命名,對地質找礦工作起著重要作用。地質人員在野外實地考察研究地質現象,用肉眼或借助放大鏡觀察巖石、礦物,對巖石和礦物做出初步鑒定和命名,為了更準確地對巖石進行命名并得出權威性的成果,就要將巖石制成薄片,在鏡下觀察。這里我對巖石薄片的制作方法進行簡單介紹。
關鍵詞:巖石薄片;鑒定;礦物
巖石薄片主要由載玻片、巖石片、蓋玻片三部分組成,三者由樹膠膠結在一起。如圖所示:
1.把準備好的巖石標本按需要的方位用切片機切成薄板,如果巖石足夠堅硬致密,可切成長寬均3~5cm的巖石切片。
2.將切下的巖石切片經水沖洗干凈后,放在磨片機的鐵磨盤上經粗磨、中磨、細磨,達到0.1mm后,到璃板上用極細的金剛粉(800號)凈磨,達到約0.03mm后,進行拋光使磨光面非常光滑完整,再用清水沖洗,并把烘箱溫度調至47℃烘烤12小時。
3.將光面用加拿大樹膠粘貼在載玻片上,固結后繼續(xù)對試片的另一面進行研磨,將玻璃片磨制成半透明。最后將已磨制平整、光滑、半透明的放到玻璃板上,用最細的金剛砂(800號),用指肚按壓摩擦,至0.03mm厚左右,把適當厚的巖石薄片洗干凈、烘干。在蓋玻片上放少量樹膠,加熱,蓋在薄片上,注意要把里面的氣泡全部趕出,并放在干燥箱中烘干。
4.注意事項
(1)制作方向性很強的巖石薄片時要垂直其解理面而平行,線狀構造(延長方向)硬度大的巖石如花崗巖、石英巖等,可以比要求的切薄些;硬度小的、密度小的巖石可以比要求的切厚些;松脆的巖石,要先用加拿大樹膠煮一下,要更厚些,而且在磨制前要煮膠固結,再研磨;
(2)磨盤一定要干凈,不能混有不同粒級的金剛砂;
(3)粗、中、細磨過程中手不要壓磨盤太緊;
(4)精磨時手指肚要壓實薄片,不斷找平,不能偏,哪里厚在哪里要加大力度;
(5)在顯微鏡下觀看:看到石英或者長石礦物在正交偏光鏡下干涉色呈白色或淡黃色,說明該片厚度已經達到0. 03mm的標準;
(6)巖石薄片的質量要求:薄片干凈、無氣泡、裂痕等;
(7)巖石片在巖石薄片中的分布面積為80%左右,并且在玻璃片上標出巖石編號。
小結
用上述方法制備巖石薄片,方法簡單,容易操作,周期短,并可以避免因切片、硏磨、拋光工藝和膠固過程中導致的薄片結構破壞。同時薄片在顯微鏡單偏光、正交偏光和錐光下的各種光學性質清晰可見,為準確鑒定巖石和各項實驗分析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唐衡楚,朱海之.制作松散巖石及土樣薄片的新方法[J].科學通報,1963(8):65-66.
[2] 王克軍.巖石薄片在錄井現場的制作[J].大眾科技,200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