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釗 谷 雨 孫紀亮
追蹤犬在追捕在逃嫌疑人的刑偵現(xiàn)場中, 會經常受到氣候、地形等多重因素的干擾。在實戰(zhàn)中,警犬在夜晚的廢墟或較茂密的植被區(qū)追蹤時,往往會因為夜晚視線不佳、地形地貌復雜,使警犬的使用效能受到制約,容易導致錯過最佳抓捕時機,延長抓捕時間,浪費警力資源。而且,在復雜環(huán)境中追捕一些極度危險的嫌疑人的情況下,會使警犬訓導員與警犬陷入未知的危險之中,甚至在有些情況下還可能會打草驚蛇,造成嫌疑人的逃脫。
生命探測儀是重大災害事故之后生命搜救工作的重要裝備?!熬贸瑢拵綔y儀樣機研制”項目早在2011 年就已通過公安部消防局驗收,具備實際應用價值。由于該設備可以在一定范圍內準確探測生命體位置,因此成為當前世界各國救援工作領域中最為專業(yè)與先進的搜救檢測工具,在定位探索與搜尋生命體方面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們根據(jù)雷達生命探測儀的偵測原理制定模擬使用方案,對配合追蹤犬突破追蹤條件的限制,提高追蹤犬使用效能等方面進行可行性分析。
雷達生命探測儀的核心科技是超寬帶技術。它通過人體生命活動(呼吸、心跳、腸蠕動等)對電磁波產生多普勒效應,從而判斷有無生命特征。根據(jù)人體的呼吸、心跳頻率大約每秒1~2 次這個原理,可以區(qū)分人的呼吸和其他較高頻率的生命活動。當探測器發(fā)射電磁波后,如果遇到非存活人體物體,例如墻壁、碎石塊、植物叢等電磁波返回的信號沒有變化,如果遇到呼吸或心跳等人體生命活動后,電磁波返回的頻率會發(fā)生變化,接受器在接受到反饋信號后,可在3 分鐘內對信號進行積累、微分放大、過濾等技術處理,然后在接收器上顯示出異常點,代表探測區(qū)內是否有“活人”存在,還可以顯示其與探測器的距離,從而達到探測人員位置的目的。
2019 年10 月11 日17 時 許,長春市公安局警犬隊接到上級指示,稱有一名在押人員逃逸。據(jù)情報顯示,此人于11日下午5 時曾出現(xiàn)在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qū)某村一帶。警犬隊接到上級指示后,由中隊長帶領兩名警犬訓導員趕赴現(xiàn)場,在當晚線索有限、視線黑暗的情況下,長春市公安局與九臺區(qū)及德惠市公安局警犬訓導員協(xié)同作戰(zhàn),指揮追蹤犬以一枚嫌疑人的足跡為嗅源,向東追蹤300 余米至一塊玉米地斷蹤。由于晚間視線不佳,無法判斷玉米地范圍,而且玉米栽種的較為稠密,難以行走。如果嫌疑人藏匿其中,危險性極大,所以無法開展搜捕行動,于是指揮部決定對此區(qū)域進行封鎖警戒,于次日凌晨破曉時對此區(qū)域展開搜捕。次日凌晨5 點,指揮部將警犬訓導員及警犬與九臺市公安局民警分為3個搜捕組,通過協(xié)同作戰(zhàn),在玉米地內將嫌疑人抓獲。
現(xiàn)場環(huán)境
此案件具有明顯不利于警犬作業(yè)的條件,即時間、地形因素。首先,案發(fā)時間已接近傍晚,犬類對于夜間非活動性目標的察覺能力較弱,不利于追蹤和搜捕結合使用。對于警犬訓導員來說夜間視線黑暗,無法辨清方向,從而影響民警引導警犬開展搜捕。其次,追蹤終點為一片面積較大且非常茂密的玉米地,如果掛繩進行搜索必然會出現(xiàn)纏絆問題,如果放開警犬進行搜索勢必難以控制節(jié)奏,同時警犬訓導員視野也會受到植被阻礙,如遇突發(fā)情況無法第一時間及時作出反應,而且在搜索的過程中,還有被玉米莖葉割傷、扎傷的可能,嚴重干擾搜捕效率。據(jù)悉,本案中在逃嫌疑人具有豐富的野外求生經驗,具備一定的反偵查能力,如果不考慮上述客觀條件,貿然帶犬進入現(xiàn)場搜捕,如遇嫌疑人拼死反抗,對于警犬訓導員和警犬來說,都會有一種致命的危險。
從本案結果來看,其實嫌疑人在11日晚已經被控制在目標區(qū)域內,只是由于存在各種不利因素導致難以進行抓捕,以致推遲了抓捕時間,終于在第二天凌晨天微亮時在玉米地內距離邊緣30 余米處將其抓獲。
如果在11日當晚就能鎖定目標藏匿的確切位置,現(xiàn)場干警便能充分掌握其位置信息并做好充足準備,那么無論遇到怎樣不利的時間、環(huán)境和地形等因素,現(xiàn)場指揮都能制定安全、合理、高效的抓捕方案,將嫌疑人迅速抓捕歸案,能降低社會影響和危害性,提高抓捕效率和安全性,能節(jié)省大量的警力資源,縮短破案時間。
因此,在類似這種現(xiàn)場情境下,首先警犬訓導員指揮警犬追蹤,指明犯罪嫌疑人逃跑方向,確定其可能藏匿的區(qū)域,然后應用雷達生命探測儀對此區(qū)域進行探測,迅速精確定位嫌疑人位置后,制定抓捕方案。
根據(jù)雷達生命探測儀的探測原理,以本案為例,模擬制定了簡單的使用方案。
夜晚視線黑暗、地形平坦、嫌疑人危險程度較高且未知是否攜帶兇器,但已被鎖定在面積約為1000m×1000m 的茂密玉米地中。
1.感應方式:偵測人體心臟所發(fā)射超低頻電波產生的電場,此極低頻電波為30HZ 或以下,可穿透建筑物鋼筋混凝土墻、鋼門、樹木等,在有茂密植被的開放空間偵測距離可達500 米。除人體以外的任何動物皆不被偵測。
2.偵測頻率:超低頻30HZ 或以下。
3.垂直偵測角度:開放空間120 度(上下各60 度),建筑物內80 度(上下各40 度)。
4.水平偵測角度:±2 度(左右各2 度)。
5.手握式操作:重量1千克或以下。
6.偵測距離:使用伸縮式長距離型偵測桿:0~500 米。
7.目標鎖定功能:當偵測到人體心臟所發(fā)出超低頻電波產生的電場后,偵測桿會自動鎖定此電場,人體移動時,偵桿也會跟著移動。配備雷射光點后可提供操作者尋找偵測桿的方向。
8.電源:9 伏特可充電式電瓶,充電時間14~16 小時;操作時間:正常情況下12 小時,若連續(xù)使用雷射光點輔助操作為2 小時。
根據(jù)該儀器技術參數(shù),假設同時使用兩臺儀器, 按照1m/s 的步行速度推進,對面積為1000m×1000m 區(qū)域進行地毯式搜索,最慢需要約17 分鐘即可發(fā)現(xiàn)目標,然后在3 分鐘內鎖定目標準確位置,共計約20 分鐘即可成功定位嫌疑人位置,極大地縮短了搜索耗時。下圖簡單闡述了儀器工作的模式圖與模擬搜索的場景。可根據(jù)不同的場景尺寸臨時設計靈活的搜索方案,確保不漏搜。
探測范圍模式圖
模擬搜索模式圖
我國很早就將雷達生命探測儀應用到實際救災工作當中。國內的生命探測儀共分三大類: 熱紅外生命探測儀、視頻生命探測儀和雷達生命探測儀,特別是雷達生命探測儀,以其自身的科技優(yōu)勢,在生命搜救工作中發(fā)揮了突出作用。2009年,公安部消防局正式下達了“警用超寬帶生命探測儀樣機”重點攻關科研項目,樣機在2011 年正式驗收。
雷達生命探測儀作為現(xiàn)代偵搜工作的重要技術手段和組成部分,在公安刑偵方向上的應用目前正處于起步發(fā)展階段,而應用雷達生命探測儀配合追蹤犬在刑偵現(xiàn)場中的應用幾乎處于空白階段。因此本文從一例刑偵現(xiàn)場的特點入手,聯(lián)系雷達生命探測儀的性能模擬了應用的場景,分析推演了實際應用的可行性,得出了重要的結論。應用雷達生命探測儀結合追蹤犬在某些條件惡劣的刑偵現(xiàn)場中將為現(xiàn)場指揮提供重要情報參考,極大地縮短了搜索作業(yè)耗時提高了偵搜效率,并且為警犬訓導員及警犬提供了安全保障。綜上所述,在需要用到警犬的刑偵現(xiàn)場中應用雷達生命探測儀結合追蹤犬在未來將是個嶄新的發(fā)展方向。只有不斷探索,嘗試新思路、新科技、新辦法,向科技要警力,才能不斷實現(xiàn)科技強警,提高公安隊伍的實戰(zhàn)能力,為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