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紅
(臨沂市人民醫(yī)院 山東 臨沂 276000)
心力衰竭是一種心內科常見疾病,患者由于心肌病、心肌炎癥以及心肌梗死等病因影響,引發(fā)心肌損傷,導致心肌結構發(fā)生改變,同時在心臟收縮或者舒張功能存在障礙的情況下,會導致心臟循環(huán)功能引發(fā)障礙,最終誘發(fā)心力衰竭[1]。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種持續(xù)存在的心力衰竭癥狀,早期診斷,明確病變情況,盡早治療,能夠延緩心肌重構現象,改善患者生存質量,降低致死率。此次試驗旨在分析心臟彩超診斷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應用效果,結果如下。
此次將我院在2018 年1 月—2019 年10 月收治的健康體檢健康者85 例納入研究,作為對照組,采集其基本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具體情況為:男性一共為46 例、女性一共為39 例;年齡跨度為48 ~72 歲,年齡均值為(60.25±3.10)歲。將同期我院收治的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5例納入研究,作為觀察組,其中男性一共為47例、女性一共為38 例,年齡跨度為46 ~72 歲,年齡均值為(59.81±3.36)歲;病程最短為10 個月,最長為6 年,平均病程為(3.71±1.16)年。觀察組按照NYHA 心功能分級,心力衰竭Ⅱ級34 例,男19 例,女15 例,平均年齡為(57.60±3.18)歲;心力衰竭Ⅲ級27 例,男20 例,女17 例,平均年齡為(60.13±2.95)歲;心力衰竭Ⅳ級24 例,男13 例,女11 例,年齡均值為(59.82±3.34)歲。兩組基本資料沒有明顯差異性(P>0.05),有可比的價值。
此次試驗選用美國GE 公司生產的LOGIQ E9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設置為2 至5Hz。檢查時,指導并協助受檢者行左側臥位,將探頭置于受檢者心尖搏動部位,以此使心尖四腔心切面清晰地展現出來,然后將受檢者的心臟各房室進行檢測,重點觀察心臟瓣膜結構、血流信息、心臟搏動情況及室間隔厚度,檢查時間不少于三個心動周期,凍結圖像,測量計算左心房內徑、左心射血分數及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
記錄兩組左心房內徑(LAD)、左心射血分數(LVDD)、及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LVEF),計算平均值,對比分析心臟彩超診斷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價值[2]。
此次用SPSS23.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涉及的計量數據用(±s)代表,然后采取t進行驗證;P<0.05,代表兩組之間的數據有明顯差異性,存在統計學研究的意義。
觀察組左心房內徑、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均高于對照組,左心射血分數則明顯要比對照組低,兩組之間的數據存在明顯差異性(P<0.05)。具體數據如下表1。
表1 兩組心臟彩超診斷結果對比(±s)
表1 兩組心臟彩超診斷結果對比(±s)
組別 LAD(mm) LVDD(%) LVEF(mm)觀察組(n=85) 47.25±5.31 36.48±4.25 54.29±6.32對照組(n=85) 20.45±3.57 64.40±7.32 42.76±5.18 t 9.812 9.116 7.230 P<0.05 <0.05 <0.05
在現代化社會,人們雖然生活水平提升,但是生活壓力大,作息飲食不規(guī)律,這導致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發(fā)病率呈現逐年上升趨勢。慢性心力衰竭病因復雜,與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心臟病、冠脈硬化等多種因素相關,病因交織,診斷難度大[3]。以往會以心臟收縮功能評價指標作為疾病判定的依據,主要依靠臨床癥狀診斷,檢出率相對較低,導致患者延誤最佳治療時機。隨著醫(yī)學診斷技術的發(fā)展,心臟彩超拼接其操作簡單、安全無創(chuàng)、可重復性的優(yōu)勢,在臨床上推廣普及。在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診斷中,心臟彩超能夠將患者心臟結構、搏動、血流等信息以圖像形式直觀展示在屏幕上,客觀評價左室的松弛性與僵硬度,科學檢測心肌收縮性能,動態(tài)展示受損左室心肌收縮情況,如若存在心臟瓣膜病變,很容易被發(fā)現,同時有利于病因的確定[4]。
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表現為左心房擴張、左室舒張,射血能力下降,此次試驗中,相較于健康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房內徑、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更大,左心射血分數更低;由此可見,心臟彩超能夠準確診斷心臟結構及功能變化。不過,也有部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射血分數與健康者無異,檢查結果缺乏特異性,不可將心臟彩超作為唯一診斷依據,需結合其他影像學診斷方法,確保診斷結果的客觀、科學、準確。
綜上所述:心臟彩超可準確檢出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為后續(xù)治療及轉歸判斷提供準確參考依據,且操作簡便,安全無創(chuàng);因此,值得在臨床中推廣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