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斐
摘 要:在應對信息技術變革教育的挑戰(zhàn)中,翻轉課堂顛覆傳統(tǒng)教學模式,成為各學科探索新型教育途徑的新契機。小學科學概念教學在以科學探究為核心進行概念習得、內化的過程中,強調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與自我監(jiān)控。翻轉課堂的實施正好能夠充分實現(xiàn)學生在概念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
關鍵詞:小學科學;課堂教學;翻轉課堂;方法研究
本文將緊密結合“翻轉課堂下的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方法”展開深入的分析與研究,并且會結合當前小學科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方法,以及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提出相應的看法與意見。本文將結合以下幾個方面對其進行論述與探討:第一是結合學生的個體化差異對其進行因材施教的培養(yǎng);第二是通過體現(xiàn)學生主體價值的方法促進學生的學習能力;第三是利用改變課堂教學模式的行為積極拓展學生的視野。
一、結合學生個體差異因材施教
翻轉課堂,從字面上理解就是將課堂的教學模式進行顛覆,通過該方法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課堂引導與培養(yǎng),進而改變學生的學習方法與學習態(tài)度,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進而幫助學生構建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以此帶動學生的學習綜合能力不斷提升與發(fā)展。在這一基礎上,為了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知識不斷提升與發(fā)展,教師可以綜合學生的個體化差異對其進行教學與引導。通過該方法能夠讓學生的個體化差異從被動局面轉化為主動局面,進而將學生的缺點改變?yōu)閮?yōu)點展開應用。
例如:教師在開展《簡單電路》這一內容教學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對自己家中或者班級中的簡單電路進行分析與研究。以此讓學生了解電路的構成方式以及相關的基礎知識。亦或者,教師可以在學生觀察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課堂教學與引導,通過多媒體視頻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對簡單電路的相關內容進行分析,以此來了解簡單電路的拆解圖,或者讓學生對其進行串聯(lián)和并聯(lián)電路的分析與研究。該方法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與生活內容融合在一起進行分析。通過分析,學生會明白在日用的電燈、電視機、電腦等工具中,其基礎電路設計的方法是串聯(lián)還是并聯(lián)。以此為法對學生進行簡單電路的教學,可以讓學生先對其中的基礎內容作出一定的了解。隨后,教師再對學生進行深入教學的時候就會更加順利。
二、體現(xiàn)學生主體價值促進學習
現(xiàn)如今,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科學知識教學的時候,已經(jīng)擺脫了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束縛與干擾,進而采用全新的教學方法與教學理念對學生進行相應的培養(yǎng)與提升。這對于促進學生的科學知識學習能力,帶動學生的科學知識學習素養(yǎng)有著較大的作用。而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需要結合科學素養(yǎng)的建設方針作為對學生培養(yǎng)的核心來思考課堂教學方案的創(chuàng)設方法。在此基礎上,教師的每一節(jié)課程都能體現(xiàn)出與眾不同的感覺,且能有效帶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生的主體價值不斷提升與發(fā)展。
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簡單電路教學的時候,可以讓學生通過實驗的方法對其進行研究和分析。在這一模式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直觀體驗會得到較大的提升。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拿出一個小燈泡讓學生進行簡單電路的實驗和探索。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不同的器材以及不同的材料想辦法將電燈點亮。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會通過多種方式對其進行研究,并且會結合簡單電路的設計方法對電燈和電線以及電源的關系作出理解和掌握。這對于學生后期學習電路知識內容有著較大的幫助作用。
三、改變課堂教學模式積極拓展
在小學科學課程教學中,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課堂教學模式的改變。以此讓40分鐘的課堂教學變成一個可以帶動學生思考、分析、延續(xù)和發(fā)展的綜合性課堂。這樣,可以讓40分鐘的課堂教學時間發(fā)揮出超過其本身的作用和價值。
例如:教師在開展教學的時候可以將課程設計為幾個板塊對學生進行教學。如,第一板塊為基礎知識講解的板塊,以此讓學生對簡單電路有一個了解。第二板塊為問題創(chuàng)設板塊,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三板塊為問題分析板塊,以此帶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第四板塊為問題驗證板塊,以此反映理論知識內容的準確性。第五板塊為總結講評板塊,以此全面促進學生的學習能力與綜合素養(yǎng)。以此為法對學生進行教學,不僅能提高學生的科學知識學習能力,還能讓學生在學習中逐漸建立起一個健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學習體系與學習行為。
綜上所述,翻轉課堂與小學科學概念教學的融合,不僅在尊重學生個性發(fā)展基礎上實現(xiàn)因材施教,也能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延長學生概念鞏固的時間,實現(xiàn)概念教學中師生間、生生間、小組間的深層次對話與交流,從而達到學生對科學概念認識的質性飛躍,使科學概念教學更容易內化在學生的認知中。所以,在小學科學概念教學中進行翻轉課堂是大勢所趨,是教學所向。
參考文獻:
[1]趙潔云.二次開發(fā)教材提高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以教科版科學四年級上冊《風向和風速》為例[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11):50-51.
[2]馬玉婷. 小學科學課程翻轉課堂教學的探究[C].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中小學素質教育創(chuàng)新研究大會論文集.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