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克紅 隋愛麗
摘 要:在當今社會未成年人作為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我們社會主義建設的接班人,是21世紀振興中華的主力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直接關系著國家的前途和命運。目前我國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有4至5億,處于學齡段的未成年人又占很大比率。更好地引領未成年人正確使用圖書館資源,發(fā)揮圖書館對未成年人的引領作用,成為我國接下來社會主義教育建設的重中之重,也是更好地堅持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
關鍵詞:互聯網;未成年人服務;數字圖書館;圖書館APP
隨著社會高速發(fā)展,人民大眾在經濟生活的領域實現了大跨步,形成了家家通網,人人上網的局面,未成年人在上網人群中的占比年年上升,圖書館應該在未成年人服務中加大技術建設,并且開展特色服務,深化讀書活動,加快數字化、信息化建設作出顯著貢獻。
1 中國未成年人的互聯網運用和閱讀實踐情況
《青少年藍皮書——中國未成年人互聯網運用和閱讀實踐報告(2017-2018)》于9月10日在北京發(fā)布,此報告是根據“中國未成年人互聯網運用狀況”調查數據進行研究的成果,對青少年網絡使用、網絡技能、網絡認知、網上交往、手機上網、網絡素養(yǎng)、網絡熱點應用、相關政策法規(guī)以及網絡閱讀、閱讀實踐等焦點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和分析。對比近幾十年來的數據,可以發(fā)現,未成年人首次接觸互聯網的年齡持續(xù)走低,而且城鄉(xiāng)未成年人觸網率差距逐年縮小。2017年底的調查數據顯示,被調查的未成年人互聯網運用的總體普及率高達98.1%。自2006年開始調查以來,我們發(fā)現網絡學習一直都是未成年人互聯網運用十分的重要方面。十年來,未成年人的網絡學習從簡單的“查閱學習資料”到網絡課堂、網上提交作業(yè)、網上討論、網上答疑、網上課后輔導、網上協(xié)同學習等,應用越來越豐富多彩。并且我們通過深度分析發(fā)現,未成年人在網絡學習的過程中,以即時性應用為主,較長時間的持續(xù)學習相對較少。
因此,圖書館如何利用互聯網來吸引未成年人,實現未成年人的長時間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成為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也是圖書館為未成年人服務與保障的突破口。
2 圖書館與互聯網技術結合現狀
在第十三屆數字圖書館前沿問題研討班會議的綜述和思考中提到,圖書館的數字技術應用正在向縱深發(fā)展,已經呈現出三個新的發(fā)展方向。第一,從數字化發(fā)展到數據化,館藏對象深入發(fā)展到數據層面已經成為圖書館新的業(yè)務趨勢;第二,云端化和大數據化之后將會帶來的智慧化;第三,普遍2.0以后造成的全方位的網絡眾包和大眾參與。三個發(fā)展方向也隨之帶來了相應的發(fā)展前景,從數字化向數據化的邁進帶來了數字圖書館向知識服務邁進的前景,從自動化向智慧化的邁進實現了隨時隨地無所不在的嵌入式服務方式,從專業(yè)化向公眾化的邁進造成了以社群力量來推動數字學術的良好局面。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推動,圖書館這個龐然大物也在不斷的轉型,從定時定點的局限變成隨時隨地的自由,從專家學者的局限到人民大眾的自由,從層層高樓的局限變成了掌中方寸的自由,互聯網技術的發(fā)展,將大量的內容數據化,使每個人都可以隨時隨地的身攜一個便攜圖書館。
互聯網技術使圖書館與人民大眾尤其是未成年人可以如此零距離的深度接觸,但為什么未成年人仍然少之又少的開展與圖書館之間的互動呢?這就意味著數字化的圖書館仍然不夠,數字化的圖書館也要面對其他數字化的商品市場的競爭,數字化的圖書館也要不斷吸引大眾,尤其是要通過改革來服務未成年人。
3 結合煙臺地區(qū)未成年人討論二線城市如何讓圖書館更好服務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尤其是年齡小的未成年人和其他的社會群體相比較,有一個自身獨特的特點,未成年人每天都有固定的時間在學校進行德育、智育、體育、美育以及綜合實踐教育,放學后也有一定量的家庭作業(yè)來輔助這些教育,而且大部分的家庭為了孩子的發(fā)展,都會給未成年人選擇一定的特長班,例如舞蹈、書法、音樂、美術等等。但這里面很難有和圖書館相關的特長。未成年人完成每天的學習之外,所剩的時間寥寥無幾。在這短暫的時間內,圖書館又被電視、電腦、手機等紛紛挑戰(zhàn),不斷落馬,慢慢的被未成年人所遺忘。根據這種現象,作者思考了幾種轉型的方法。
1)將圖書館開進課堂。將圖書館開進課堂不僅僅是像以前一樣,在各班設置圖書角,開設閱讀課,而是要把互聯網技術服務下的數字圖書館開進課堂。以煙臺芝罘區(qū)為例,煙臺市芝罘區(qū)擁有小學45所左右,中學20所左右,每一所學校都已經具備新媒體教學的手段,每個班級都具有自己的“班班通”可以順利流暢地鏈接互聯網,一些學校例如煙臺三中和煙臺十四中都已經進行了新課改下的翻轉課堂的教學,每個學生都具有自己的學習終端,可以安全準確地連入互聯網,并且在煙臺芝罘區(qū)有煙臺市圖書館、魯東大學圖書館、煙臺大學圖書館以及煙臺工商學院圖書館等優(yōu)質的圖書館資源,而且這些優(yōu)質的、先進的圖書館大部分都是開在大學院校之中,具有優(yōu)秀的師資力量和文化底蘊雄厚的專家教授。那么在我們一有便捷的設備,二有優(yōu)秀資源的基礎上,也為我們把圖書館開進課堂,讓圖書館更好的服務未成年人提供了可能。
2)閱讀沙龍。在互聯網技術的支持下,每個班或者每位同學根據自己學校的條件在年級或學校中開展讀好書,讀對書的閱讀沙龍。與以往不同的是,這種情況下孩子們不再受班級的局限,不再受場地的局限,不再受書紙的限制,學生們可以瀏覽數據圖書館的任意藏書,和自己的書友制定好網絡上的閱讀計劃,可以大家約定時間在哪節(jié)課堂上開展全校的閱讀沙龍,同學們可以隨意地連接入任意一本好書的討論中,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或吸取他人的精華。這種方式既可以發(fā)揮數字圖書館藏書量大的優(yōu)勢,讓未成年人根據興趣隨意挑選;又可以發(fā)揮互聯網技術不受時間和空間的約束,便捷化、大眾化的特點,使孩子們重拾閱讀習慣,讓圖書館更好地服務和保障未成年人的發(fā)展。
3)遠程授課。遠程授課可以充分發(fā)揮高校圖書館的優(yōu)勢,將未成年人感興趣的高效課堂引入中學,邀請高校教授利用互聯網技術向未成年人進行遠程授課,為同學們答疑解惑,向同學們推薦圖書館里的書籍,介紹高校生活,消除未成年人的迷茫,幫助未成年梳理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體現了圖書館對未成年人的文化塑造功能。
4 “攻占”未成年人的課余時間
在如今的生活中,各種各樣如“抖音”、“淘寶”等APP火遍大江南北,幾乎每個智能手機上都有各種各樣的娛樂軟件,而這些軟件的成功,也為我們開設圖書館的“愛閱讀”軟件,提供了經驗。我們圖書館的APP也要通過不斷的創(chuàng)新來適應當今社會群眾的需要,不斷地革新自己,占領未成年人以及人民大眾的休閑時間。
我們首先可以借鑒“抖音”小視頻的成功,鼓勵大家拍攝自己朗誦的視頻,鼓勵大家開設直播與廣大書友交流自己的讀后感,向未成年人以及其他社會群體宣傳圖書館的優(yōu)秀書籍,促進圖書館文化的普及。我們還可以借鑒“淘寶”,采取讀書積分,連續(xù)簽到積分等方式,閱讀獎勵通過積分可以換取更多的感興趣的書籍,激發(fā)未成年人的進取心,培養(yǎng)未成年人積極向上規(guī)律讀書的好習慣。我們也可以開發(fā)和圖書館有關的知識競賽,既可以開展學校班級的比賽形式,也可自在APP上開展頭腦王者的良性競爭,可以設置和書籍內容相關的問題,而學生可以通過閱讀相關書籍找到問題的答案,未成年人是圖書館的一項重要群體,使圖書館向著更符合時代潮流的方向前進,甚至推動著時代的進步,讓圖書館更好的服務于保護未成年人。
參考文獻
[1]《中國未成年人互聯網運用和閱讀實踐報告(2017-2018)》在京發(fā)布[J].新聞知識,2018.
[2]謝蓉,劉煒.數字學術與公眾科學:數字圖書館新生態(tài)——第十三屆數字圖書館前沿問題研討班會議綜述和思考[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