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聞娟
寫作是初中階段語文課程的重要模塊,作文水平是初中生語文素養(yǎng)的客觀體現(xiàn)。語文教師應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策略,根據(jù)新課程大綱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思想。情景教學在近年來的初中教育中得到廣泛應用,下面筆者將結合實踐,就如何開展初中作文情景教學進行探討。
1.利用真實情景,激發(fā)學生興趣
現(xiàn)階段的初中生,生活閱歷較少,在寫作時常常會出現(xiàn)無話可說的情況或者出現(xiàn)扶老奶奶過馬路、給老爺爺讓座這種千篇一律的內(nèi)容。雖然大部分學生都能達到字數(shù)要求,然而內(nèi)容空洞,缺少新意,沒有真情實感,文章質量得不到保證,學生難以得到鍛煉。
一篇好的文章不但要以事動人,更要以情動人。文章中的事例不能讓學生死記硬背,這樣會使文章缺乏感情。所以教師要指導學生了解生活,在授課過程中充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營造真實的情景,讓學生切身體會到生活的快樂,幫助他們積累寫作素材。素材屬于自己且有血有肉,寫出的文章才能有情有義,真摯動人,從而逐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教師在講解《童趣》一課時,可以先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全面地講解寫作技巧,講解完成之后,可以對學生進行一些拓展訓練。教師可先從網(wǎng)上下載一些在自己童年時代流行的游戲照片或視頻。在展示期間,教師可以問出以下問題,“同學們,你們小時候玩沒玩過丟手絹?。坷蠋熜r候就經(jīng)常和朋友們玩這個游戲,不知道在你們這個時代會不會過時?你們小時候都玩些什么,可以和老師分享一下嗎?”這個時候,學生就會開始回憶自己小時候的情景,并與同學分享交流,當這些回憶變成可寫的素材,沉淀于學生的心中時,學生會自然而然地寫出來,并且因為是獨家回憶,會更加具有真情實感。因此,教師要創(chuàng)設真實情景,讓學生學會在生活中積累素材,讓作文充滿真摯情感。
2.巧用多媒體,營造良好氛圍
隨著科技不斷進步,教學方式也在不斷變化,而多媒體教學就是教師最常使用的手段。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情境。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感官,幫助學生快速有效地認識事物。而利用多媒體技術不但可以達到這一目的,還可以使初中生對世界的探索欲得到滿足。
教師在講述一些難懂或枯燥的話題時,可以利用多媒體將知識點轉化成圖片或視頻,不但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還能清楚地講明白知識點。多媒體技術也可以將課內(nèi)與課外聯(lián)系起來,幫助學生積累課本以外的素材。學生只有積累了一定的素材,才能在寫作時游刃有余,用優(yōu)美的語言清晰明了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例如,在進行蘇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中第三單元建筑藝術的講解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建筑藝術,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中山陵或凡爾賽宮的圖片下載下來,也可以找一些相關視頻。將圖片或視頻中的建筑與書中的描述相對應,在為學生清楚講解知識點的同時,也在學生腦海中留下深刻印象,增強了學生聯(lián)想能力,更向學生講述了正確描述事物特點的寫作方法,加快了學生的課堂吸收速率,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效率。
3.利用角色扮演,增強體驗效果
初中生還處于對世界充滿好奇的階段,這對語文教師來說是一件好事,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利用情景教學,帶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情感共鳴,是人與人之相互理解的重要基礎。在寫作過程中,如果作者對文中的人物可以產(chǎn)生共鳴,那么文章的感情則會更加真摯。角色扮演就是讓學生與人物產(chǎn)生共鳴的一個好方法。
比如,在講《羚羊木雕》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進行角色扮演,并用多媒體設備輔助教學,讓學生切身體會到小主人公的復雜心情。接下來,教師可以做出如下引導:“同學們,你們曾經(jīng)有過像小主人公一樣的經(jīng)歷嗎?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難忘的事情呢?請大家以第一人稱,寫一篇讓你難忘的故事,文章脈絡可以模仿這篇文章,順敘、倒敘皆可?!蓖ㄟ^教師的指導,學生的感情點被觸動,可以迅速地寫出文章。
因此,教師應該為作文教學中的角色扮演創(chuàng)設條件,尤其是在課堂的隨筆練習部分,既要有樣本,又要有例題,這是鍛煉學生寫作能力的極佳機會。只要能激發(fā)學生的感情,有濃厚真摯的感情可以抒發(fā),學生的作文就會出彩,寫作水平就會更上一層臺階。
4.利用閱讀,積累基礎知識
教師想要真正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最根本的方法是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因此,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在緊貼教材授課的同時,還要帶領學生多閱讀名著,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拓寬學生的視野,將讀與寫有機結合。在閱讀的過程中滲透寫作的方法,能更好地促進學生掌握寫作的技能。
教師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每周增設一節(jié)閱讀課,并在周末作業(yè)中讓學生寫出讀后感,將閱讀課的作用最大化。學生在習慣了這種訓練的方式后,在今后的生活中也會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養(yǎng)成寫讀后感或讀書筆記的好習慣。增加閱讀量的這種教學方式,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了課堂的學習效率,還會幫學生養(yǎng)成終身讀書的良好習慣,一舉三得。這種方法能培養(yǎng)出更多的喜歡讀書的優(yōu)秀人才,為國家的教育事業(yè)添磚加瓦,貢獻力量。
教師可以先從簡單有趣的童話故事開始嘗試。講解完蘇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皇帝的新裝》,教師可以這樣提問學生:“你們是怎么看待故事中的皇帝、裁縫以及那個敢說真話卻被大人制止的小孩的?或者你們還有什么其它的想法或感悟,都可以簡單地寫下來,甚至可以續(xù)寫這個故事,只要你有想法,就請你寫下來?!毕饶猛捁适伦鳛閷嶒灒瑥囊椎诫y,讓學生逐步地適應。
在學生習慣每周一個故事、每周一篇讀后感后,每周一本書,再變成每周一本名著,不斷增加學生閱讀的難度。這樣既開拓了學生的眼界,也鍛煉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在寫讀后感的過程中,學生了解作者的背景和生活環(huán)境后,與自己形成對比,這種情景的平行移動會更大地激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和創(chuàng)造能力,進而為學生打下良好的寫作基礎。
多讀名著會對學生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受到了名著的影響。在養(yǎng)成習慣之后,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以及文章的立意深度都會有質的飛躍。閱讀名著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學習方式,卻在情景教學中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因此教師要利用好名著,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通過利用情景教學的方式,教師可以把抽象的知識具體直觀地展示到學生的面前,加快了學生對寫作技巧的掌握速度。制定科學的情景教學方法不僅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更多課外知識,還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寫作的熱情,提高學生的寫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