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才開始2個月,“折疊屏”已然成了數碼界本季度新品的關鍵詞。一邊有剛剛發(fā)布開發(fā)者工具包(SDK)和模擬器的微軟Surface Duo,另一邊則有向經典致敬的縱向折疊屏手機Motorola RAZR吸引眼球。然后便是三星Galaxy Z Flip—一款將折疊屏手機的售價與姿態(tài)進一步壓低,甚至帶有“涅槃”意味的產品。
不要忘了,對折疊屏產品而言,剛過去的2019年除了喧囂,質疑的聲音也從來不少。質疑者主要的論點也都集中在折疊屏手機的軟肋:尚未成熟的鉸鏈與屏幕工藝,以及足以勸退普通消費者的高昂定價。
這些質疑都是有道理的。折疊屏手機作為一個新生事物,本身即是高科技與工藝象征,因此每當有Galaxy Fold“翻車”的新聞都異常吸引眼球。況且Galaxy Fold的屏幕的確需要用戶去精心呵護,仿佛它不是一個需要每天使用的溝通工具,而是一臺昂貴的科研器材;無論是三星官方附帶給用戶的使用教程,還是三星為Galaxy Fold配套準備的超高標準售后服務,都加固了用戶心中的這種刻板印象。
另一方面,目前限制折疊屏發(fā)展的問題還是一點都沒少,包括折疊屏材質本身特性的限制。新鮮的外觀形態(tài)下,無論哪一款折疊屏設備都難以掩藏屏幕中間那一條淺淺的“溝壑”。
與此同時,礙于Android系統底層對折疊屏手機系統優(yōu)化的暫時缺位,導致在2020年無論是華為還是三星,實際上都是在自家獨立地進行折疊屏手機系統優(yōu)化工作,優(yōu)化思路也不盡相同。華為在折疊屏手機提供了自家平板產品中的“平行視界”功能,你可以在同一個APP中在保留本層級內容(如聊天列表)的同時打開次層級內容(如與某個人的聊天窗口)。
三星的思路則是在大屏幕中盡可能放下更多的APP,滿足用戶的多任務需求。按照這個研發(fā)思路,Galaxy Fold可以讓用戶在主屏幕上自由地縮放某個APP的大小,也可以在主屏幕中同時運行三個APP。
在這種“橫豎”都有問題、“軟硬”都有爭議的狀態(tài)中,折疊屏設備在延期發(fā)布、設計缺陷和售后問題的陰影之下走過了2019年。
在第一代折疊屏手機已經被用戶吐槽了半年之后,2020年發(fā)布的Motorola RAZR與三星Galaxy Z Flip都成了備受矚目的新產品。不出意外,微軟Surface Duo也將在2020年年底正式發(fā)布。
從Motorola RAZR和Galaxy Z Flip來看,兩款產品不約而同地采用了可以更好地保護屏幕的縱向折疊設計,也就是說放棄了2019年“折疊屏手機展開就是一臺Android平板電腦”的想法,從探索屬性邁向追求實用。
值得一提的是,縱向折疊屏手機即使在展開的狀態(tài)下,也只是一部屏幕比例比較大的Android手機而已,自然也就繞開了APP在大屏幕上的適配問題,可以說是2020年折疊屏手機在生態(tài)與使用體驗之間作出的最大“讓步”了。
尚在萌芽的Surface Duo則是另一條道路的先行者,作為微軟再次發(fā)力移動硬件領域的首款產品,微軟同樣選擇了放棄激進的設計來換取更加實用可靠的體驗:這也是Surface Duo為什么是由兩塊屏幕組成而非一整塊折疊屏的最主要原因。
以Android系統為基礎,Surface Duo繼承了我們希望在大屏折疊設備上看到的操作邏輯,諸如多任務模式或是將兩片屏幕同時顯示一個內容,Surface Duo都在試圖將Android 10中已有的Android交互邏輯原汁原味地代入大屏使用場景中去。相對于2019年三星與華為的“另起爐灶”雖然減少了一些新鮮感,但實實在在地降低了折疊屏操作給用戶帶來的學習成本,同時減少了開發(fā)者為APP進行適配的工作量。另外上文也提到,微軟在今年年初放出了 Surface Duo的開發(fā)者工具包(SDK),來讓Android開發(fā)者盡早完成適應和適配工作。
在2020年的前兩個月,三星、摩托羅拉與微軟就已經用實際的產品定下了自家折疊屏設備的基本方向:放棄折疊屏帶來的大屏優(yōu)勢,反其道行之將折疊屏手機“縮小”;或者放棄工藝尚不成熟的折疊屏面板,轉而采用兩片屏幕。無論是哪條發(fā)展路線,一個共同的特點是:2020年發(fā)布的折疊屏手機,都在嘗試利用新的形態(tài)和思路來規(guī)避折疊屏的短板。在現有種種框架中,盡可能地探索折疊屏手機的未來。
雖然目前折疊屏手機雖說相比初代的Galaxy Fold與Mate X而言少了些許科幻感,但在保留了折疊屏特色的同時,保留可以吸引消費者的獨特賣點,同時也更加實用。
因此在筆者看來,2020年才是折疊屏手機市場真正開始成熟的元年。
即使距離柔宇首款折疊屏手機的發(fā)布已經過去了一年,當下折疊屏設備仍然沒有一個固定的模板,除了三星、摩托羅拉和微軟,各個手機廠商也在根據自己的研發(fā)成果,打造各種各樣的折疊屏設備— TCL此前就一口氣公布了5款采用折疊屏技術的驗證機,幾乎包含了所有已知的折疊屏手機能想到的外觀,甚至還有“腦洞大開”的“Z”形態(tài)三折疊原型機。
在另一陣營,雖然按照蘋果的作風來講新技術在真正成熟之前不會貿然跟進,近日曝光的一份專利也表明,蘋果正在攻克折疊屏在折疊時會留下折痕的問題,這至少證明了蘋果有在為折疊屏這一形態(tài)進行相關研究。
當下折疊屏市場百家爭鳴的景象,與2000年初時各巨頭在功能機設計上新奇設計層出不窮的場景何其相似。因為并沒有標準的答案,所以每個答案,都有可能是正確答案。作為需要搶占市場先機的手機廠商來說,當然希望自家的答案能離“滿分回答”更近一點。
至于Android系統對折疊屏的優(yōu)化,則是2020年折疊屏手機的又一個升級重點:在2019年Android開發(fā)者大會中,Google首次提出Android 10對于折疊屏系統優(yōu)化之后,有關Android 11中應該如何為折疊屏設備優(yōu)化的討論就不絕于耳。作為內在的系統,是決定折疊屏手機是否會成為“花瓶”的關鍵因素。
作為Android開發(fā)的中堅力量,Google也在聯合三星、華為等在折疊屏手機領域頗有經驗的廠商一同為Android系統出謀獻計,相信在今年5月的Android開發(fā)者大會上,我們就能看到更多關于Android折疊屏生態(tài)的信息。
因此不難推測2020年我們或許還會看到更多折疊屏設備出現,這當中肯定不乏令人驚嘆的新創(chuàng)意。而在產業(yè)鏈工藝突破、Android折疊屏生態(tài)羽翼豐滿之后,折疊屏手機又能否真正地改變我們使用手機的方式,為智能手機帶來下一次革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