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
【摘要】對班主任的教育工作來說,小學階段是一個至關重要的階段,這是學生接受知識并學習為人處事的關鍵時期,可以說該時期所接受的教育和影響對學生的一生都會產生很大作用。班主任應當要為學生樹立起良好的榜樣,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深入滲透道德教育,促進德育工作的高效開展。本文首先簡要分析班級管理中滲透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并探討了當前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最后從實際出發(fā),提出了優(yōu)化班級管理并提高德育工作有效性的具體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班級管理;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
在人的一生當中,小學屬于一個啟蒙階段,學生多方面的能力與素質均會在該階段中逐步形成。而這個時期的小學生還處在比較懵懂的狀態(tài)下,未能樹立起較強的獨立思考與分辨對錯的能力。在這樣的情況下,班主任就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必須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讓學生能在將來成為具有良好道德素質的優(yōu)秀人才。
一、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滲透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班主任開展日常班級管理工作,最為主要的目標就是優(yōu)化學生素養(yǎng),促使學生成為健康、優(yōu)秀的人才。小學班主任是和學生交流接觸最多的教師,其可以對學生開展頻繁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朝正確的方向進步。與此同時,小學生也容易對班主任產生崇拜和模仿的心理,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均會對學生產生較大影響。故而班主任一定要起到模范、表率的作用,給學生樹立起良好的榜樣,這樣才能使道德教育深入滲透到班級管理過程中,并促進德育工作的順利、高效開展。在平時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時,也一定要強調德育意識,引導學生建立起端正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并強化學生判斷是非的能力,讓學生不至于誤入歧途,并能在將來的生活與學習中取得更大成就。
二、當前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一,管理理念相對滯后。在現(xiàn)階段的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著管理理念較為滯后的現(xiàn)象,沒有采取創(chuàng)新性的觀念,導致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也自然會受到限制。眼下,素質教育已在我國廣泛施行,有關部門也對學生的德育素養(yǎng)培育引起了高度重視。而部分小學班主任在實施班級管理和道德教育時,還僅是停留在形式層面上,沒有真正將德育貫徹落實下去,也沒有切實體現(xiàn)出德育工作的實效性。具體而言,德育應當包括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為和道德認知這四個方面,必須要將上述四點糅合在一起,才可真正促使學生的德育素養(yǎng)提升。
第二,管理內容不夠先進。就當前的一些情況來看,小學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內容若不經歷改革與創(chuàng)新,就已經難以切實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求。有的班主任在講解德育內容的時候,僅是向學生講述集體主義、五講四美等傳統(tǒng)的理念,卻沒有集中力量對學生的心理品質進行引導和塑造,這便無益于學生德育素養(yǎng)的廣泛提高。作為小學班主任,必須要著重向學生講解德育內容,并結合小學生的心理變化特征,把德育相關知識內容和學生的現(xiàn)實情況有機結合,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如此才能取得理想的德育工作成效。
三、如何優(yōu)化班級管理并提高德育工作有效性
班主任不僅是學生成才的導師,溝通家長的橋梁,更是學生健全品德的塑造者。作為一名優(yōu)秀班主任,如何才能在班級中開展德育工作,高效、優(yōu)質的德育管理是當前每位班主任都需深思的重要問題。
1.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環(huán)境
一個班級的環(huán)境能對小學生產生巨大影響,并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學生將來的發(fā)展狀況。班主任應當引導學生做一位責任感強的小公民,鼓勵學生主動承擔班級事務,為班級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時還應教導學生要樂于助人。班級的風氣能展現(xiàn)出一個班集體的精神與凝聚力,若是班級內擁有良好的氛圍,也能讓小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令學生在日常生活學習中不知不覺地形成優(yōu)良品德。此外,班主任應當和家長保持密切的聯(lián)系與溝通,讓家長輔助開展德育工作,在家里給學生也樹立起榜樣,營造寬松、愉快的家庭環(huán)境氛圍,使家庭教育能和學校教育充分結合起來,保證學生的優(yōu)良品格發(fā)展。
2.多關心與愛護學生
作為班主任,應當給予小學生更多關心與愛護,不僅僅是要擔負起教給學生知識的任務,還需要成為學生的朋友、心靈導師,幫助學生解決學習、生活、心理等各方面的問題。班主任應當經由多種途徑來了解學生,把握學生的動態(tài)化情況??梢酝ㄟ^家訪和與學生單獨交流等方式,在了解學生實況的前提下,打開學生的心結,讓德育工作能夠更好地貫徹下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需要把握學生的個體情況與個性化發(fā)展趨勢,了解學生的心理問題,做到因材施教、循循善誘,讓學生能夠逐步接納正確的思想觀念,樹立良好道德品質。若是學生犯錯時,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批評也不可太過直接了當,應當考慮到小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保護好學生的自尊心。可以采用比較委婉的方式指出學生的錯誤,再引導其進行改正。當學生做對時,就要立即進行表揚和鼓勵。通過于此,樹立起學生明確的是非觀,并站在和學生平等的地位上與其溝通交流,讓學生真正感受到班主任的關愛。
3.帶領學生參與德育實踐活動
班級管理和德育工作的實施都離不開實踐活動的開展,需要將德育和實踐相聯(lián)系,讓學生在具體的活動中養(yǎng)成良好道德素質,并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熱情,讓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班級實踐活動中。例如班主任可以安排學生參加“愛心月月捐”的活動,讓每位學生每個月都捐出一塊錢,幫助一些災區(qū)人民或是有需要的人,讓學生明白積少成多的道理,并培養(yǎng)學生的愛心和幫助他人的意識。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會學著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并知道要為社會作出貢獻,自己也可收獲幫助他人的快樂,懂得何為“贈人玫瑰,手有余香”。此外,主任也可設置德育主題班會,比如組織學生開展愛心義賣活動,讓學生把自己親手制作的一些手工藝品、小玩具或是家中的閑置物品等拿去義賣,把最終得到的錢捐給山區(qū)兒童。或是讓學生參與以“愛護地球”為主題的班會活動,帶領學生來到學校周邊撿拾垃圾,或到郊外去種樹,讓學生能充分理解到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意義,進而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優(yōu)化班級管理并實施道德教育,對小學班主任來說至關重要,也可以說是班主任最為核心的工作任務。在當前的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中,仍然存在著理念和內容相對落后的問題。對此,班主任就必須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環(huán)境,在平時多關心與愛護學生,并積極帶領學生參與德育實踐活動,讓道德教育能真正滲透到班級管理過程中,實現(xiàn)學生的綜合化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周巖.新時代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德育教育的思考[J].學周刊,2020(03):166.
[2]康海成.探討小學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J].中國校外教育,2019(3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