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靚,方牡秀,王志蘭
江西省人民醫(yī)院 (江西南昌 330003)
四肢開放性骨折屬于急診科常見疾病,多數(shù)患者伴有大出血,且骨折有傷口,若處理不當易引發(fā)感染、動脈損傷、失血性休克等不良后果[1]。電動止血儀屬于智能止血儀器,可通過微電腦控制通路中氣壓,對四肢產生壓迫力量,控制血流量,從而起到止血作用[2]。本研究探討電動止血儀聯(lián)合人性化急救護理在急診四肢開放性骨折患者中應用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我院急診科收治的93例四肢開放性骨折患者,將2018年1—11月收治的47例設為對照組,將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46例設為觀察組。對照組28例,女19例;年齡31~60歲,平均(42.74±4.45)歲;骨折至手術時間0.49~13.04 h,平均(3.71±1.12)h;骨折部位:上肢18例,下肢20例,上下肢9例。觀察組男28例,女18例;年齡34~59歲,平均(43.19±4.27)歲;骨折至手術時間0.54~12.47 h,平均(3.66±1.07)h;骨折部位:上肢17例,下肢21例,上下肢8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其家屬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經CT、X 線檢查確診為開放性骨折;患者四肢出現(xiàn)不同程度畸形、活動異常、骨擦音等。排除標準:存在精神病史;伴有心、肝等主要器官功能障礙。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急救護理:觀察患者骨折、創(chuàng)傷情況,判斷出血量,并立即建立靜脈通道,補充血容量;給予常規(guī)止血措施,止血包扎時局部勿按壓,避免污染;急救過程中做好與家屬的溝通工作。
觀察組采用電動止血儀聯(lián)合人性化急救護理,具體如下。(1)電動止血儀,選擇杭州亞太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的YTQ-E 型電動氣壓止血儀進行止血:a.縛扎部位,選擇下肢大腿根部、上肢肱骨上三分之一段,適當調整止血帶松緊度,以可插入一指為宜;b.壓力設定,上肢壓力值為300 mmHg(1 mmHg=0.133 kPa)或收縮壓+100 mmHg,下肢壓力值為400~600 mmHg 或收縮壓×2;c.時間設定,上肢不超過60 min,下肢不超過90 min;d.止血儀使用過程中護理,通氣管道需放于肢體近端,安排專人調節(jié)充氣時間、壓力,若患者搶救時間過長,需在肢體恢復血流15 min 后重新使用,總時間不可超過5 h,使用過程中嚴密監(jiān)測患者循環(huán)、呼吸功能,止血30~60 min 內患者若出現(xiàn)冷汗、煩躁等情況,立即予以心理安慰,同時告知醫(yī)師。(2)人性化急救護理:a.心理護理,患者入院時安排專業(yè)心理護理人員對其及家屬展開心理及健康教育工作,將醫(yī)護人員臨床經驗充分告知患者及家屬,使用溫和語言安撫其情緒,使其冷靜,列舉成功病例緩解擔憂心理;b.病情觀察,首先,詢問患者事故發(fā)生地及原因,準確了解患者情況,遵循先檢查后救治順序,避免工作的盲目性,根據(jù)患者疼痛情況予以止痛藥,若患者呼吸停止或心臟驟停,立即采取人工呼吸及心臟按壓,清理口腔異物;c.傷口護理,觀察傷口腫脹程度、皮膚顏色等,腫脹嚴重的患者可適當予以按摩護理(促進血液循環(huán)),皮膚發(fā)白、發(fā)涼的患者可給予溫毛巾熱敷。
(1)比較兩組止血效果:優(yōu),解剖層次分明,創(chuàng)面無淤血、出血;良,出血輕微,創(chuàng)面清晰,不影響手術操作;差,出血較多,救治操作受較大影響;優(yōu)良率=(優(yōu)例數(shù)+良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2)比較兩組康復效果:隨訪3個月后,于患者復診時觀察其康復情況,包括骨折愈合、骨折部位畸形、肢體運動功能障礙。
觀察組止血優(yōu)良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止血效果比較
觀察組骨折愈合率高于對照組,骨折部位畸形率和肢體運動功能障礙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康復效果比較[例(%)]
四肢開放性骨折是指骨折部位的皮膚及皮下軟組織損傷破裂,骨折端直接或間接與外界相通,屬于創(chuàng)傷骨科常見疾病。此類骨折多由直接或間接暴力所致,多數(shù)患者因突然遭受巨大創(chuàng)傷而產生強烈心理應激,對救治工作展開尤為不利[3]。人性化急救護理以患者為中心,在救命保肢的基礎上重視患者心理需求,通過評估患者受傷情況,加強病情觀察等措施,促進救治工作順利展開[4-5]。
電動止血儀是一種智能止血設備,利用電腦數(shù)字化控制技術暫時對肢體血液循環(huán)形成一定阻斷,可控制患者出血量,利于維持患者生命體征平穩(wěn),盡快脫離生命危險;同時,該儀器可制止創(chuàng)面出血,確保創(chuàng)面和手術視野清晰,方便醫(yī)師判斷分析患者情況,從而采取相關措施,并減輕不必要的損傷,實現(xiàn)準確的骨折復位,減少骨折部位畸形的發(fā)生。人性化急救護理要求科學把控患者精神狀態(tài),準確評估病情,滿足患者合理需求,使其情緒快速穩(wěn)定,便于救治工作的順利開展;救治過程中加強四肢觀察,根據(jù)患者不同情況予以局部按摩、熱敷等不同處理措施,可促進肢體血液循環(huán),減輕腫脹,增強救治效果,促進骨折愈合,降低殘障發(fā)生率。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止血優(yōu)良率、骨折愈合率均高于對照組,骨折部位畸形率和肢體運動功能障礙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電動止血儀聯(lián)合人性化急救護理能提升四肢開放性骨折患者的止血效果,增強康復效果,促進骨折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