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明宏 ,吳曉輝,王振華,張庭瑛,韋 欣,陳粹文,李 盈,崔向明,盛慧明,黃 強
(1.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同仁醫(yī)院,上海 200336;2.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上海 200025;3.上海市普陀區(qū)長壽街道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上海 200063)
梅毒屬于性傳播疾病,病原體為蒼白密螺旋體,又稱梅毒螺旋體(Treponemapallidum,TP)蒼白亞種。梅毒患者病程漫長,危害嚴重,可以引起全身所有系統(tǒng)的組織和臟器的損傷及病變,最終導致死亡。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估計,全球每年約有1 200萬梅毒新發(fā)病例,主要集中在南亞、東南亞和次撒哈拉非洲地區(qū)[1]。據2012年我國性病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資料表明,梅毒發(fā)病率為33.30人/10萬,居全國甲乙類法定傳染病的第3位,其疫情形勢嚴峻[2]。我國已經將梅毒列為乙類傳染病防治管理病種,是我國重點防治的傳染病之一,確診梅毒對于防治該病具有重要意義[3]。
由于TP目前尚不能體外培養(yǎng),因此血清學檢測是梅毒診斷和療效監(jiān)測的主要方法。根據TP的免疫學特性,梅毒的血清學檢測分為兩大類:非抗TP抗體檢測和抗TP抗體檢測,檢測方法包括甲苯胺紅不加熱試驗(toludine red unheated serum test,TRUST)、梅毒螺旋體顆粒凝集試驗(Treponema pallidumparticle agglutination assay,TPPA)、化學發(fā)光微粒免疫分析法(chemiluminescence microparticle immunoassay,CMIA)等。其中,CMIA檢測抗TP抗體敏感性高,特異性好,適合大批量樣本檢測,目前已被國內大多數實驗室所使用。然而,在實際工作中,單一的血清學試驗存在著敏感性或特異性方面的局限,尤其是假陽性問題依然存在,可能會造成誤診,導致醫(yī)療糾紛[4]。因此,本研究擬對CMIA檢測抗TP抗體進行客觀評價,并建立較為合理的臨界值。
選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同仁醫(yī)院就診且用CMIA進行TP特異性抗體檢測的患者24 567例,其中按我國衛(wèi)生行業(yè)標準WS 273—2018《梅毒診斷》診為梅毒的患者224例(男99例、女125例,年齡18~82歲),其余24 343例為非梅毒患者。24 567例患者中有801例采用TPPA檢測抗TP抗體,確診梅毒221例,其中男92例、女129例,年齡18~82歲,其余580例為非梅毒患者。
另選取2018年1—4月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同仁醫(yī)院就診患者116例,其中梅毒患者58例、非梅毒患者58例。采用ADVIA Centaur XP全自動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德國西門子公司)及配套試劑(CMIA)檢測抗TP抗體。同時采用熒光螺旋體抗體吸收試驗(fluorescent treponemal antibody absorption test,FTA-ABS)檢測。
采集所有患者的空腹靜脈血5 mL,2 h內2 396×g離心10 min,分離血清,采用TPPA、CMIA檢測,剩余血清-80 ℃冰箱凍存,用于FTA-ABS檢測。TPPA試劑盒購自日本富士瑞必歐株會社。CMIA的S/CO值參考區(qū)間為0~1.1。FTA-ABS試劑盒購自德國歐蒙醫(yī)學診斷有限公司。嚴格按照試劑和儀器說明書進行操作,室內質控均在控。以臨床診斷為標準,分析TPPA和CMIA的漏診率、誤診率、特異性、敏感性、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以FTA-ABS為確證試驗,評估CMIA的分析性能。
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采用受試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線評估CMIA的檢測性能。
以臨床診斷為標準,在采用CMIA檢測抗TP抗體的24 567例患者中,有668例患者檢測結果為陽性,其中與臨床診斷一致的真陽性結果為224例,假陽性為444例;誤診率(假陽性)為1.82%,漏診率(假陰性)為0,敏感性為100.00%,特異性為98.18%。在采用TPPA檢測抗TP抗體的801例患者中,有231例檢測結果為陽性,其中與臨床確診一致的真陽性結果為221例,假陽性為10例;誤診率(假陽性率)為1.72%,漏診率(假陰性率)為0,敏感性為100.00%,特異性為98.27%。CMIA的敏感性、特異性、誤診率、漏診率、陰性預測值與TPPA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CMIA的陽性預測值低于TPPA(P<0.05)。見表1。
表1 CMIA和TPPA性能指標比較 %
采用CMIA檢測116例患者的抗TP抗體,其中有98例S/CO值>1.1、18例S/CO值≤1.1;采用FTA-ABS檢測,其中陽性70例、弱陽性16例、陰性30例;臨床診斷結果為陽性58例、陰性58例。見表2。
表2 CMIA與FTA-ABS檢測結果、臨床診斷結果的分布例
2.3.1 以FTA-ABS結果為標準評估CMIA檢測抗TP抗體的性能 去除FTA-ABS結果為“弱陽性”的標本,以FTA-ABS結果為標準繪制ROC曲線。結果顯示,CMIA檢測抗TP抗體的曲線下面積為0.885,CMIA S/CO值的最佳臨界值為3.66,敏感性為95.7%,特異性為80.0%,Youden指數為0.757。見表3和圖1。
2.3.2 CMIA檢測抗TP抗體S/CO值區(qū)間的陽性預測值 統(tǒng)計CMIA S/CO值不同臨界值的陽性預測值,當CMIA檢測抗TP抗體的陽性預測值≥95%時,S/CO值為4.25。見表4。
表3 CMIA檢測抗TP抗體在S/CO值不同臨界值下的檢測性能
圖1 以FTA-ABS檢測結果為標準時CMIA檢測抗TP抗體的ROC曲線
以臨床診斷結果為標準繪制ROC曲線。結果顯示,CMIA檢測抗TP抗體的曲線下面積為0.944,CMIA S/CO值的最佳臨界值為4.25,敏感性為87.9%,特異性為88.5%,Youden指數為0.764。見表5、圖3。
表4 CMIA檢測抗TP抗體不同S/CO值范圍的陽性預測值
表5 S/CO值不同臨界值下CMIA檢測抗TP抗體的性能
圖2 以臨床診斷為標準時CMIA檢測抗TP抗體的ROC曲線
據我國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疾病預防控制局(http://www.nhfpc.gov.cn)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梅毒的發(fā)病數為438 199例,比2015年同期增長9.74%,發(fā)病數位居性傳播性疾病首位(僅次于病毒性肝炎和結核病,居乙類傳染病發(fā)病數第3位)[5]。由于存在隱性感染及無法統(tǒng)計的私人診所接診患者數,目前看到的梅毒發(fā)病率或許只是梅毒現狀的冰山一角[6],其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因此早期的診斷、治療顯得尤為重要??筎P抗體的檢測方法一直是醫(yī)學界關注的問題,選擇不同的檢測方法,由于敏感性和特異性不同,其陽性率存在差異,可能會造成漏檢或誤診,嚴重影響就診者的身心健康,易導致醫(yī)療糾紛。因此,建立合理的梅毒檢測的流程和策略,提高檢測準確性成為臨床迫切的需求。
梅毒的實驗室檢測方法包括直接的病原學檢測方法和間接的血清學檢測方法。直接的病原學檢測易受取材方法、部位、樣本中病原體含量、局部用藥、送檢時間以及檢驗技術人員的熟練程度等諸多因素影響,敏感性較低。由于病原學檢測方法的局限性,所以血清學檢測仍然是梅毒診斷和療效監(jiān)測的主要方法[7]。
CMIA檢測抗TP抗體已在國內廣泛應用,但評價不一。袁明生等[8]研究結果顯示,CMIA檢測抗TP抗體與FTA-ABS檢出率相當,可以用于抗TP抗體的篩查。譚延國等[9]對 CMIA與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梅毒螺旋體血凝試驗(Treponema pallidumhemagglutination assay,TPHA)檢測抗TP抗體的符合情況進行了研究,結果顯示CMIA敏感性較高(接近100%),重復性好,但特異性較低[10]。本研究結果顯示,CMIA的漏診率(假陰性)為0%,敏感性為100%,無漏檢,可作為篩查試驗。但誤診率較高(1.82%),特異性為98.18%,陽性預測值低于TPPA。
雖然國內大多數實驗室在CMIA檢測抗TP抗體為陽性時一般采用TPPA確認,但TPPA檢測也存在一定的假陽性[11],CMIA與TPPA聯(lián)合檢測也會出現一些抗TP抗體陽性不確定的結果[12],出現上述情況可能的原因是由于 TPPA與CMIA檢測原理不同,TPPA是用密螺旋體本身作為抗原檢測血清中的抗TP抗體,而CMIA采用的是TP15、TP17和TP47這3種經典的診斷抗原來檢測抗TP抗體,當血清中抗體類型不全時,二者結果就會出現差異,因此用TPPA作為抗TP抗體的確證試驗存在不足[10,13-14]。
免疫印跡法是目前公認的TP特異性抗體確證方法,對梅毒的陽性診斷率達100%,其操作簡便,陰陽性結果界線分明,易于判定[15],但不適合大批量的樣本檢測。
在國內外的研究中,FTA-ABS往往被認為是血清學檢測方法的金標準[15]。FTA-ABS相比其他多種TP特異性免疫檢測方法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可排除同屬抗原交叉結合的可能性,特異性好;而且該法采用完整的螺旋體進行檢測,敏感性高。因此,本研究采用FTA-ABS作為抗TP抗體的確證試驗。ROC曲線分析結果顯示,CMIA檢測抗TP抗體的S/CO值的最佳臨界值為3.66。為減少篩查試驗陽性所需補充確證試驗的樣本數,本研究分析了不同臨界值范圍的陽性預測值,確定CMIA檢測抗TP抗體的陽性預測值≥95%時的S/CO值為4.25。根據本研究結果,建議將CMIA S/CO值的陽性判斷值提高到4.25,S/CO值處于1.11~4.25之間應納入灰區(qū)[16-17],執(zhí)行灰區(qū)樣本的處理程序,必要時進一步采用FTA-ABS或免疫印跡法等確證試驗檢測,盡可能的降低假陽性。
以臨床診斷結果作為標準繪制ROC曲線。結果顯示,CMIA S/CO值的最佳臨界值為4.25,高于以FTA-ABS為標準的臨界值。CMIA的敏感性高,特異性高,無漏診,但仍有1.82%的誤診率。如果調整S/CO值臨界值到4.25,可減少假陽性率,但漏診率會升高。因此,為了保證不漏診梅毒,建議設定較低的S/CO值作為臨界值。
綜上所述,CMIA的敏感性高,適合作為初篩實驗。由于檢測方法的局限性,僅僅依賴梅毒螺旋體血清學試驗確診梅毒還不夠,陽性結果的患者必須緊密結合病史和臨床癥狀作進一步診斷,對于病史和癥狀不明確的患者,如果不能排除梅毒的可能(隱瞞病史、早期梅毒或隱性梅毒),有必要采用FTA-ABS、免疫印跡法等確診試驗作進一步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