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前,他只是一個擺地攤的“賣菜郎”,從賣2分錢一撮的小蔥起家。如今,他一手創(chuàng)立的蔬菜供應(yīng)鏈公司,旗下有四家全資控股公司以及十?dāng)?shù)家參股的城市合伙人公司,年銷售額超過8億元,蔬菜品牌成功打入全國160多家大賣場,并成為香格里拉酒店、金茂大廈、豫園商城、香港美心、小輝哥火鍋等大牌餐飲企業(yè)的蔬菜供貨商。
他就是上海濟洪蔬菜董事長陸濟洪。
1984年,27歲的陸濟洪帶著妻兒從安徽省的一個農(nóng)村來到上海。最初因為沒有固定工作,靠著每月在街道領(lǐng)取的5元生活補貼過日子,一家人生活非常窘迫。
為了生計,他在靜安區(qū)膠州路農(nóng)貿(mào)市場擺了一個小攤位:不足一平方米,專賣蔥姜。他記得,當(dāng)時一小撮蔥才賣得上2分錢。就這么個不起眼的小攤位,卻要凌晨4點去搶,否則就被別人給占了。陸濟洪不但吃得了這份早起的辛苦,做事還非常細致。盡管在農(nóng)貿(mào)市場內(nèi)“同行”競爭激烈,但他的攤位總是生意最好的,因為他家的蔥總是洗得干干凈凈、擺放得整整齊齊。
一段時間過去,他攢了一些錢,于是租了個攤位,面積大了,可以賣種類多一些的蔬菜。
做蔬菜生意非常辛苦,要早起天不亮就去批發(fā)市場進菜,終日幾乎都要在菜攤前守著。為了能進些便宜點的蔬菜,他凌晨2點就趕到十六鋪碼頭批菜,在天亮前再坐公交車趕回膠州路;為了多批一些蔬菜,他后來自制了一輛拖車——一塊木板下安裝4個軸承,但當(dāng)時的上海,馬路還多是用小石塊鋪成的彈咯路,小板車在上面拖起來很費力,陸濟洪也因此落下了腰疼的毛病……
1997年,他終于領(lǐng)到了個體戶執(zhí)照,在膠州路農(nóng)貿(mào)市場有了正式的攤位,可以名正言順做生意了。
當(dāng)年在膠州路農(nóng)貿(mào)市場擺攤的老攤販們,都記得這樣一個故事:有年冬天,一位老太太在市場買到兩根爛了的冬筍,氣沖沖地回到菜場要調(diào)換,可看著一排排蔬菜攤,竟忘記是從哪個攤位買的了。
看到這種情景,攤主們都不吱聲,唯恐避之不及。陸濟洪動了惻隱之心,從自己的冬筍堆里挑了兩根新鮮且飽滿的冬筍塞到老太太手中。過了幾天,老太太才想起來,這個冬筍不是在陸濟洪的攤點買的,帶著女兒一起來感謝他。
從那時起,陸濟洪做生意誠信的名聲便傳開了,不但顧客有目共睹,一些星級賓館、飯店等大客戶也主動找上他,專購他賣的蔬菜。
在他的辦公室墻壁上掛著這樣一句話——別人都在尋找捷徑,濟洪竭力不走捷徑。無論日子多緊,堅決不走捷徑。不存僥幸心理、不貪小便宜,緊日子也會開出希望的花兒來。(唐燁)
在《我是演說家》節(jié)目中,這三個普通人的故事,感動了無數(shù)觀眾:
■街頭,凌晨4點
共享單車運維工穿梭在城市的大小角落,去尋找那些亂停亂放的共享單車。在人們起床上班之前,他們要把這些單車重新歸置好,放到大家最需要也是最方便的地方,比如說地鐵口,公交車站旁,或小區(qū)門口。
他們把自己稱為單車護衛(wèi)隊。
2017年,共享單車迅速發(fā)展,遍布大街小巷。市民拿出手機掃碼、騎車只需3秒鐘,運維工提起單車,放到貨車上,也是3秒鐘。只不過,這個3秒的動作,他們每天要做成百上千次,就好像每天要舉起兩千多公斤一樣。
護衛(wèi)隊里有個小伙兒,來自溫州,他說,“這個工作比健身強,能練出八塊腹肌?!倍宜芍詾檫@個身份感到自豪,“這是中國的新四大發(fā)明,我們現(xiàn)在的工作特別高級,保護新四大發(fā)明?!?/p>
我們3秒騎車,別忘了,太陽升起之前,有人在為我們3秒扛車。借用一句很流行的網(wǎng)絡(luò)雞湯就是,“哪有什么3秒掃碼騎車,只不過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p>
其實,每一座城市的凌晨4點,你仔細聽一聽,到處都是夢想拔節(jié)的聲音。
■快遞站,5:30—22:30
每年“雙11”前后,都有“××快遞員”月薪過萬的消息傳出,網(wǎng)友們打趣“又想騙我去送快遞?!”
月薪過萬不假,但其中夾雜的汗水不是一般人能接受的。早上5點半到晚上10點半,除了要送200多個快遞之外,還要卸載、裝車、掃描、再裝車,日復(fù)一日,風(fēng)雨無阻。
一位安徽籍的快遞員大叔,來這座城市已經(jīng)18年了,送快遞的工作干了5年,雖然很辛苦,但他眼里依然閃著希望的光。他說,愛這個城市,因為這里可以給他公平的機會?,F(xiàn)在,他想跟妻子一塊兒干活,明年就可以回老家買套房了。
微博熱搜經(jīng)常會刷到“大媽賣煎餅果子月薪3萬”等類似字眼,或許我們內(nèi)心會有點羨慕,甚至有點嫉妒,但一定是由衷地點贊,因為他們是通過自己的勞動,去獲得自己的勞動果實。
不論年齡,無關(guān)性別,他們跟我們一樣,有著平凡的夢想,并且為夢執(zhí)著。
這種為夢執(zhí)著的樣子,可能就是一座城市的樣子。
■公寓,兩小時
有一次請來了一位保潔小時工,是個50多歲的阿姨。
本來只要收拾收拾冰箱就好了,她偏不,非要拖拖地、擦擦灶臺,她想多做一點,多占用一點時間,就能多賺一個小時的錢。這讓呂強有些不舒服?;顑夯靖赏炅?,還有15分鐘才到兩個小時。她說,要不,我給你收拾一下衣柜里的衣服吧。
呂強感到很詫異:衣柜的門是關(guān)著的,她怎么知道衣柜里的衣服很亂。她說,別誤會,你跟我的孩子一般大。男孩子嘛,不愛收拾,不愛打理,都喜歡把衣服一窩地放進衣柜里面,而且看你那么忙,一定沒時間收拾。
那一刻,眼前的這個保潔阿姨,就是一位努力工作的母親,在生活中遭受了白眼和不解,還是悶頭自己干,因為多干一點,就能夠多給家里補貼一點。她說,兒子要上研究生了,離家有些遠,她要給他補貼些路費。
這讓呂強想到了除夕當(dāng)天火車站里的一次采訪。在那個團聚的日子里,還有許多沒回家的人,比如保安、保姆、保潔,以及執(zhí)勤的民警。除夕怎么沒回家?他們的回答特別真實:除夕當(dāng)天能賺三倍工資呢,能給家里多帶些年貨!
在日子不太寬裕的歲月里,懷著夢想用力生活,也許是最接近幸福的道路。
是的,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呂強)
2018年4月15日晚舉行的第37屆香港金像獎頒獎典禮,一個特別的獎項引人注目,獲獎?wù)卟皇谴竺餍?,而是普通的“茶水姐”楊容蓮?/p>
當(dāng)她領(lǐng)取這個獎時,在場的所有人都起立為她鼓掌,她受到了與終身成就獎獲得者楚原導(dǎo)演同等的禮遇?!安杷恪睏钊萆彨@得的是一個值得尊敬的獎項:專業(yè)精神獎。為她頒獎的,是專程為此飛回香港的成龍。
不識字的楊容蓮入行30多年,明星們也尊稱她“蓮姐”。她見證了很多大明星的成名之路,也見證了香港電影的時代變遷。
蓮姐的日常工作場景是什么樣呢?在拍攝現(xiàn)場,一位演員拍完一段重要戲份,副導(dǎo)演會用對講機招呼茶水員進場。這時,就會看到蓮姐提著一個籃子疾步走進來,籃子里面裝著很多杯子和半濕的面巾,她會熟練地把飲料和面巾遞給演員及工作人員。大家休息一下后繼續(xù)拍攝,她又迅速地把水杯和用完的面巾收拾利落,退回到自己的位置,洗刷飲料杯,重新補充茶水,潤好面巾。每個步驟認認真真,卻又悄無聲息。
在香港影業(yè)的“茶水”界,楊容蓮被人習(xí)慣地稱為“蓮姐”或者Pauline,就連Pauline這個名字也是她在參與拍攝《哥哥的情人》時一位制片人給她取的,其真名更鮮為人知。為她頒獎的成龍說,他是這次頒獎才知道蓮姐的全名。
在世俗眼光看來,她干的就是服侍人的活兒,沒什么大不了。但是離了“茶水姐”,整個劇組都會玩不轉(zhuǎn),會讓人干渴到無法開工。
成龍說:“有些人在拍攝的時候可能沒發(fā)覺她的存在,但她不在片場的時候你會叫救命。我聽到要為Pauline頒獎的時候就義不容辭地飛回來?!?/p>
一位資深制片人也說:“如果在大熱天拍攝外景,茶水員適時遞上一杯冰水和一塊冰涼面巾,對演員來說,猶如雪中送炭一般珍貴。所以我認為端茶送水毫不低微,其位置之重要是和每一個工作人員一樣?!?/p>
蓮姐入這行是因為家人都已不需要她照顧,自己在家覺得悶。未入行前,她做過小販,后經(jīng)朋友介紹入行做服裝管理,在接觸第二部電影時便轉(zhuǎn)做茶水工作?!耙驗槲也蛔R字,記性不好,做服裝管理頗為麻煩辛苦,茶水便較簡單,雖然不同的片子有不同類型的演員及工作人員,但一次生、兩次熟,合作得多,很快便摸熟他們各人脾性,比其他工作,容易掌握處理?!?/p>
在頒獎現(xiàn)場播放的視頻中,眾多演員出鏡大贊Pauline已成為“茶水”的代名詞,更是無名英雄。視頻中還有Pauline和明星們的珍貴合影:劉德華、周潤發(fā)、鞏俐、蕭芳芳、張國榮、梁朝偉、古天樂、劉青云 、吳君如、舒淇、袁詠儀……
江湖夜雨,人世浮沉。
有個細節(jié)叫人回味良久,楊容蓮在發(fā)表獲獎感言時說:“最后,多謝一個人——萍姐,是唐萍帶我入行的。她告訴我,出來做事是要交心的,你對別人好,別人也會對你好。”
有人過了一生的緊日子,謙卑而低調(diào),卻一樣華彩卓然,令人贊嘆。(海凝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