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揚
【中圖分類號】R473.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2-03--02
很多人都不太了解,尿毒癥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它是人們常說的慢性腎衰的終末期,隨著當今醫(yī)療技術的高速發(fā)展,雖然最終還是要需要面臨長期透析或者腎移植的選擇,還是已經有很大一部分尿毒癥患者在接受治療及護理之后,延長了生命,所以大可不必“聞病色變”,一旦患病就感到絕望,只要積極配合治療,還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延長生命。根據目前的醫(yī)療技術,血液透析是治療尿毒癥的特效方法之一,尤其在危重階段,進行血液透析,可以起到緩解癥狀的作用,與此同時還能夠幫助患者維持生命。尿毒癥患者的原發(fā)病一般情況下都比較復雜,并且隨著病情的不斷發(fā)展,患者的各臟器功能也會逐漸衰減,進一步導致患者對于血液透析的耐受性比較差,所以對于尿毒癥患者血液透析前、透析中以及透析后的護理都非常重要,醫(yī)務人員應當做到謹慎且周密,盡力使患者滿意透析療效。
2 透析護理
2.1 透析前護理
醫(yī)務人員在進行透析操作之前,可以主動向患者及其家屬介紹參與此次操作的醫(yī)務人員以及透析室內的環(huán)境,這樣可以幫助患者有效緩解情緒,更加積極主動的配合透析工作,使透析工作有一個良好的開端。護理人員應當在進行透析操作之前,提前做好所有準備工作,包括透析器和管路的預沖和循環(huán)、機器的準備等,患者的一般情況,護理人員也要做到全面了解,包括患者的性別、年齡、血尿素氮、用藥、尿量、原發(fā)病、睡眠、體質量增加、肌酐等。檢查患者的動靜脈內位是否通暢,是否出現感染或者血腫等,如果發(fā)現痿管閉塞的情況,護理人員應當及時通知醫(yī)生,盡早進行痿管修復。如果是臨時性靜脈插管的患者,護理人員需要檢查患者插管處是否已經做好固定工作以及是否出現感染的情況。
2.2 上機時護理
如果沒有特殊情況,血流量不要開大,最好控制在每分鐘150ml到每分鐘180ml,上機之后醫(yī)務人員需要再次進行檢查,包括空氣監(jiān)護是否處于正常工作狀態(tài),穿刺針和動靜脈管路是否正確連接,血路管與透析器連接是否緊密,肝素夾子與肝素泵是否已經打開,血路管各分支夾子是否已經全部關閉,各項設定參數是否正確,根據具體情況設置電導度和機器溫度,血流管在固定的時候一定要特別注意,管路受壓、扭曲、折疊等各種情況都要避免發(fā)生。
2.3 透析過程中的護理
2.3.1 一般護理 進行穿刺操作的時候,護理人員務必要做到沉著冷靜,盡量一次成功,避免增加患者的心理壓力。對于患者的生命體征做到實時監(jiān)測,每隔一小時為患者測量一次血壓,同時還要記得記錄患者相關檢測數據等。如果在透析的過程當中,患者出現了眩暈、嘔吐、發(fā)冷等癥狀,護理人員一定要馬上為患者檢測血壓,還要立即通知醫(yī)生。時刻密切觀察,一旦出現空氣報警、透析液監(jiān)測系統、動靜脈壓的升高降低等情況及時處理。注意觀察患者的面色、意識等,部分患者在接受透析治療時可能表現出躁動不安,針對這一部分患者需要加強固定肢體,一定要避免出現穿刺針脫出、露出或者滲血等情況。一般情況下血液透析需要四個小時,在這期間病人的活動受到限制,護理人員需要照顧好患者的飲水、進餐等需求,同時對患者進行心理指導,安慰患者,教會患者如何放松頭部、雙上肢、下肢、胸部以及全身,提高患者的舒適感和安全感。設置合適超濾量,目的是清除患者體內的水分。由于不同患者的身體狀況不同,所以也存在個體差異,可以選擇在透析結束30分鐘到40分鐘之前停止注入肝素。護理過程中加強巡視,以防出現什么意外情況。
2.3.2 終止透析的護理 回血時,測量患者血壓脈搏及患者一般情況,主動詢問患者是否出現出冷汗、頭暈等不適癥狀?;匮獣r醫(yī)務人員務必要完全集中注意力,所有操作都要做到準確及時。在透析治療的過程當中,如果患者有出血傾向,可以選擇用魚精蛋白,用于對抗肝素。
2.3.3 并發(fā)癥的護理
2.3.3.1 低血壓 低血壓是指收縮壓下降到90mmHg以下或者平衡動脈壓相比透析之前下降30mmHg,發(fā)生率一般在50%到70%?;颊吲R床癥狀表現為心跳加快、呼吸困難、面色蒼白、嘔吐、惡心、出冷汗等,較為嚴重的情況下,患者甚至會喪失意識,出現昏迷。
這時應該馬上停止透析,減慢血流量,將動脈管大夾關閉,打開泵前小夾,然后為患者輸入100ml-200ml生理鹽水。
2.3.3.2 失衡綜合癥 通?;颊呖赡軙霈F血壓升高、肌肉痙攣、煩躁不安、嘔吐、惡心、頭痛的等癥狀,如果情況比較嚴重,患者可能還會出現木訥、驚厥、昏迷甚至死亡。護理人員發(fā)現相應癥狀后可以根據醫(yī)囑為患者輸注40ml高滲鹽水或者40ml到60ml50%葡萄糖,糖尿病患者禁用。密切觀察,準確評估超濾量。
2.3.3.3 肌肉痙攣 老年患者經常出現腓腸肌發(fā)作,主要表現為痙攣性疼痛,可以選擇采取局部熱敷或者按摩。必要的情況下可以為患者輸注10%葡萄糖酸鈣。非糖尿病患者以高滲糖為首選。
2.4 透析后的護理
透析結束后可以測量患者體重,以此透析治療的效果進行估計。如果患者的血壓比較低,那么患者不能夠離開透析室,同時還需要臥床觀察,護理人員也要將患者的具體情況及時報告給醫(yī)生,待處理平穩(wěn)后患者才可以離開透析室。穿刺部位一般需要按壓10分鐘到15分鐘,力量適中?;颊叩娜粘o嬍骋惨龅絿栏窨刂?,避免出現體重過快增加。保證患者飲食攝入足夠的熱量和高蛋白,適當補充維生素,控制鉀、磷攝入,多食優(yōu)質蛋白,例如魚,瘦肉,牛奶等。
2.5 心理護理
相關研究數據表明,在尿毒癥患者人群當中,尤其是需要接受透析治療的部分患者,有85%左右都存在心理問題,與同期住院的外科病人相比,比例明顯偏高。需要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往往對對疾病本身、對于透析治療都認識不足,缺乏相關知識,所以患者在面對透析治療的時候,不可避免的會表現出緊張或者恐懼,這些消極情緒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治療效果。而且患者一般對透析的治療效果期望較高,如果患者在接受透析治療以后,治療效果沒有達到預期,那么患者很有可能出現消極情緒,或者情緒不穩(wěn)定。所以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避免患者出現心理障礙,幫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緒,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隨著生物-心理的不斷發(fā)展以及社會醫(yī)學模式的不斷轉變,人格的作用在健康和疾病中也越來越重要。在社會中,人作為單獨的個體,當然需要保障基本生活需求,但同時也更需要得到人格上的尊重,從而不斷提高自身自信度,尤其是患病群體,更渴望得到大眾與社會的重視和關懷。所以護理人員要學會首先把患者看成是單獨獨立的個體,其次才是患病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