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華
(西華縣人民醫(yī)院,河南 西華 466600)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為現階段臨床治療膽囊結石患者的一種微創(chuàng)手術,具有恢復快、切口小、出血少等優(yōu)勢,且治愈率較高,利于縮減手術時間,提高手術質量以及出院率,得到臨床高度認可[1-2]。麻醉控制為影響該手術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保證麻醉深度的同時,選擇對患者循環(huán)系統(tǒng)以及呼吸系統(tǒng)抑制較小的相關麻醉藥物極為重要。基于此,本研究進一步探討瑞芬太尼與丙泊酚聯合麻醉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血氣指標、應激反應的影響。報告如下。
選擇2015年2月—2018年2月接受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的患者122 例,隨機分為兩組,每組61例。觀察組男35例,女26例,年齡(46.88±3.18) 歲。對照組男33 例,女28 例,年齡(47.12±3.34) 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過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患者及其家屬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對瑞芬太尼等麻醉藥物無過敏史者;經CT和B超等檢查確診為膽囊結石者;無藥物濫用史者。排除標準:內分泌疾病者;凝血功能障礙者;表達障礙或精神疾病者;并發(fā)肺部炎癥者;腹腔感染或者腹膜炎者。
連接吸氧裝置、心電監(jiān)護儀等設備,開放靜脈通路。麻醉誘導:靜脈注射0.6~0.8 μg/kg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54172),0.03 mg/kg咪唑安定(江蘇恩華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80025),0.2 mg/kg順苯磺阿曲庫銨(The Wellcome Foundation Limited,批準文號H20050514),0.3 mg/kg依托咪酯(江蘇恒瑞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2379),而后給予氣管插管,并連接麻醉呼吸機,調節(jié)參數如下: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壓為35~45 mmHg(1 mmHg=0.133kPa),潮氣量為8~10mL/kg,呼吸頻率為12~15 次/min。麻醉維持:觀察組靜脈泵注0.03 μg·kg-1·min-1瑞芬太尼(宜昌人福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30197)與4 mg·kg-1·h-1丙泊酚(西安力邦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0282)。對照組持續(xù)吸入2%異氟醚(山東科源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0157),同時間斷靜脈泵注丙泊酚(用法同觀察組)。
手術前與手術結束時,經BG-102型血糖儀測定血糖水平,貝克曼庫爾特IMMAGE800特定蛋白分析儀測定C-反應蛋白水平,北京博邁斯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提供的對應試劑盒測定血漿皮質醇水平,PL2000血氣分析儀測定pH值、氧分壓、二氧化碳分壓值。
手術前,兩組血糖、C-反應蛋白、血漿皮質醇水平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手術結束時,兩組血糖、C-反應蛋白、血漿皮質醇水平均高于手術前,觀察組血糖、C-反應蛋白、血漿皮質醇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應激反應對比
手術前兩組pH值、氧分壓、二氧化碳分壓值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手術結束時兩組pH值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的氧分壓與二氧化碳分壓均高于術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氣指標對比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雖為臨床常用經典術式,但術中牽拉、二氧化碳人工氣腹等均可對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肝損傷以及免疫抑制等,而手術引起的應激反應是致使患者術后出現不良并發(fā)癥與機體損傷的重要原因,牽拉、手術創(chuàng)口、氣管插管等原因均可誘發(fā)應激反應[3-4]。值得注意的是,手術造成的應激反應強度與術中麻醉藥物的選擇以及麻醉深度存在密切關聯,故有效、合理、科學的麻醉管理是保證手術順利進行的關鍵。麻醉控制是影響手術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該術式多需通過氣管插管進行全身麻醉,故對麻醉藥物的要求較高,不僅需要其具備麻醉起效快且平穩(wěn)、術后蘇醒快等特征,還需具有較高安全性,而循環(huán)系統(tǒng)與呼吸系統(tǒng)功能是否穩(wěn)定為麻醉安全的重點監(jiān)測內容,血氣指標可有效反映上述兩系統(tǒng)功能[5]。本研究結果顯示,手術前與手術結束時,兩組pH值、氧分壓、二氧化碳分壓值雖無明顯差異,但手術結束時,觀察組血糖、C-反應蛋白、血漿皮質醇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提示兩種麻醉方式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血氣指標的影響均較小,但瑞芬太尼與丙泊酚聯合麻醉方案具有減輕應激反應的作用。瑞芬太尼屬于一種新型μ受體激動劑,具有起效與蘇醒速度均較快等特征,且在患者體內消除較快、鎮(zhèn)痛效果較強,基本無蓄積以及明顯呼吸抑制表現。此外,該藥物可通過抑制中樞神經功能以及自主神經功能,對應激反應強度產生良好的控制效果,利于降低血壓,擴張動脈血管,避免應激反應致使心率上升[6-7]。丙泊酚為臨床常用的短效麻醉藥物,半衰期較短,同樣具備起效快等優(yōu)勢,但該藥物會對患者循環(huán)系統(tǒng)產生一定抑制作用,導致患者血壓升高、心排出量減少等,且可促使患者呼吸變淺等。將兩種藥物聯合使用,可有效互補,利于在短時間內達到理想麻醉深度,并促使患者術后早日康復[8]。
綜上所述,與異氟醚和丙泊酚聯合麻醉方案比較,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采用瑞芬太尼與丙泊酚聯合麻醉,雖對血氣指標的影響趨同,但后者可有效抑制應激反應,利于手術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