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LU
美國小說家約翰·斯坦貝克,是出了名的“愛狗派”作家。他曾養(yǎng)了一只名叫托比的愛爾蘭雜種獵犬,有天,它將《人鼠之間》——斯坦貝克憑此贏得1962年諾貝爾文學獎——唯一的手稿啃去了一半,使主人兩個月的辛苦付之東流。
即使犯下如此錯誤,約翰·斯坦貝克仍向出版人解釋:“可憐的小家伙,這一次的表現(xiàn)并非無可指摘。”看來,如他在《憤怒的葡萄》中所寫,“住慣了的地方是很難離開的,想慣了的道理也很難丟掉?!睈蹜T了的狗狗更難責備。
到底是手稿中的哪段文字使得托比的情緒如此暴躁?據(jù)說,《人鼠之間》最初叫《發(fā)生了的事》,我想知道托比與手稿之間那些“發(fā)生了的事”。
小說中,在農(nóng)場打工的清潔工坎迪,與他的老狗相依為命,從還是狗崽時開始養(yǎng)它,養(yǎng)了好多年,它是坎迪見過的最棒的牧羊犬,但現(xiàn)在它太老了,半盲,沒了牙,還渾身散發(fā)著臭味,同住的工人說:“它對你已經(jīng)沒用了,他活著也沒什么意思?!彼敢鈳椭驳显诠返暮竽X勺那兒來一槍。
老狗的生命終止于“遠處一聲槍響”。當如家人一般的愛犬被打死,坎迪卻無法庇護、無力反抗、無可奈何,只能“盯著天花板看了一會兒,然后慢慢轉過身沖著墻壁,沉默地躺著”。
當坎迪與老狗訣別時,力大無比的低能兒萊尼,正在谷倉陪著剛出生的狗崽,他喜歡其中棕白花的一只。然而,完全出于柔情,他掐死了它:“我沒想傷害它,我只是想摸摸它?!薄律墓丰淌切律南笳?,它的死亡象征著來自社會底層人物夢想的徹底破滅。
看來是書中一老一小兩條狗的死亡,激得書外的托比發(fā)了狂??墒聦嵣?,在斯坦貝克的筆下,“人狗之間”的故事更多講述的是友誼的安撫與溫暖的陪伴。58歲時,他帶上自己的另一只愛犬查理,駕駛一輛小卡車,在3個月內漫游美國40個州,創(chuàng)作出經(jīng)典游記《橫越美國》。游記中,他以富有經(jīng)驗的觀察家和說理者的身份,對地方風貌做了系列考察,重新發(fā)現(xiàn)他的國家和人民——以及他的愛犬。
盡管天生膽小,查理仍是一頭非常優(yōu)秀的看家犬。斯坦貝克稱“他”——不是“它”——是“旅游的好同伴”,是“外交大使”,是“我的老巫師”:他們一起乘車穿梭在州際公路和鄉(xiāng)間小路,一起用餐、散步、睡覺,一起去河里抓鱒魚,一起在繁星交織的夜晚仰望北極星……
當斯坦貝克在“發(fā)現(xiàn)美國”時,查理也用嗅覺在進行“創(chuàng)作”。雖然不知道創(chuàng)作些什么,但斯坦貝克相信:“在樹叢里與樹干上閱讀屬于他的特別文學,并留下他的信息,或許他留下的東西,在無限的時間里,將跟我寫在會腐壞的紙上的這些鬼畫符一樣重要?!?/p>
書中,斯坦貝克帶著查理來到黃石國家公園。原以為膽小的查理不會在熊的世界里掀起一絲漣漪,可當他們遇到第一頭熊時,查理的表現(xiàn)出人意料:他用刺耳的叫聲辱罵那頭熊,仿佛在詳細說明如果熊落在他手上,他會怎樣怎樣。繼續(xù)往前走,又遇到兩頭熊,查理依舊又吼又叫,“他成了一個原始的殺手,渴望著敵人的鮮血?!笨瓷先?,如果被放出去,他會攻擊經(jīng)過的每頭熊。
忽然明白斯坦貝克為什么將旅行車起名為“駑骍難得”——堂吉訶德坐騎的名字——當查理遇到熊時,像極持著長槍撲向風車的堂吉訶德。從他的咆哮聲中可以聽出,這只渾身散發(fā)著貴族氣質的紳士狗,一路上,都在以中世紀騎士的精神,創(chuàng)作屬于自己的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