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學教育在小學階段的教育十分重要,新課改提出以來,對學生的學習要求不僅僅是文化素質的培養(yǎng),也更注重了數學思想在數學學科中的滲透,數學思想對小學階段的學生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所以本文從以下幾方面分析和探究在小學數學中如何有效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并提出具體的滲透教學意義和對策。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教學;數學思想
小學階段的學生接受知識時往往是無意識的行為,在數學學科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對促進小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和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在數學學科中滲透數學思想,能夠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促進學生將被動接受知識的行為轉化為主動行為。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意義
小學階段的學習是培養(yǎng)學習興趣,也為之后的學習打下基礎,經過幼兒園的學習,學生已經有了“學?!边@個概念,在進入學校之后,開始將好奇心和注意力轉移到學科知識上。數學作為一門研究數量、結構、變化、空間以及信息等概念的學科,其作用是巨大的,在小學階段奠定的基礎為以后學習數學提供了基礎保障,因此,數學思想的滲透是為了讓學生在今后的數學學習中一直保持這種探究欲和好奇心,數學在學生的未來學習生活中發(fā)揮著巨大作用,在數學教學中滲透思想是為了讓學生對數學的學習不再停留在表面,而是幫助學生的學懂數學,了解數學的真正含義,數學的思想滲透,從而在小學階段為學生打下堅實基礎。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的方法策略
思想方法的滲透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短時間內難以看到成效,這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有耐心,做好長期對學生滲透數學思想的準備,接下來教學活動中,通過思維模式,教學方法等手段對學生進行培養(yǎng),在課后為學生留置符合數學思想的問題,加深他們的印象,通過這種方式,才能讓學生在數學思想的培養(yǎng)上看到效果。
(一)課前準備中滲透數學思想
課前準備是一個雙向活動,對于學生來講,在課前對本節(jié)課需要學習的知識點進行整體預習,能夠在課上更好地把握教學目標;對于教師來講,在課前準備階段滲透數學思想,首先,教師需要對本節(jié)課程有總體把握,清楚本節(jié)課程的目標,需要學生掌握哪些知識和能力,在此前提下對課程做好安排。
其次,在課前準備階段滲透數學思想,需要教師站在學生的角度,以學生為主體,清楚學生的學習需求,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來滲透數學思想,才能更有助于學生的數學思想培養(yǎng)。
(二)教學活動中滲透數學思想
數學是一門貼近生活實際的學科,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相連接,學生在學習中可以參考實際生活經驗進行理解,在講解數學問題時加入生活實際例子,能夠將抽象的數學問題具體化,讓學生在具體情景中解答問題,從而掌握此類數學知識,并總結成學生自己的數學思想。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想,教材是學生學習的第一手資料,從教材開始對學生滲透數學思想,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想。所以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的專業(yè)教學水平,深入挖掘教材內容,合理地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教學有效融合。例如,教師講解圖形這一章節(jié)知識點時便可以準備好道具,如蘋果或者是三角板和直尺等,引導學生說出物體的形狀以及物體之間存在怎樣的關系和特點,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能夠增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通過你一言我一語鍛煉學生的數學探究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數學思想方法。
此外,教師在新知識講解完畢之后,對數學知識歸納總結,是滲透數學思想的最佳時機,通過舉例子進行分析,引導學生對所學的新知識進行回顧,進行總體概括。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和教師一起對知識進行歸納、探索,這樣學生感受會更加深刻,在此過程中數學思想變成了一個無意識的過程滲透到了學生的意識中,經過長期發(fā)展,學生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將數學思想變成有意識的學習行為,并在今后的發(fā)展中接受數學思想的指導,使學生得到更好的發(fā)展。課堂練習環(huán)節(jié)也是滲透數學思想的環(huán)節(jié),在習題解答過程中,學生通過教師講解的解題思路對問題進行解答,就是滲透數學思想的過程,也是將數學思想轉化為實際運用的過程,經過長期的練習,學生能夠將這種數學思想內化,在今后的解題過程中就能更好去運用數學思想。
(三)課后習題中滲透數學思想
課后習題是鞏固知識,復習知識的重要手段,教師在課前準備和課堂教學活動中滲透了數學思想,在課后習題練習階段,就是將知識實際運用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教師滲透的數學思想被學生運用于解題中,在反復練習過程中將數學思想內化。數學知識學習是一個鞏固的過程,教師不僅要在課堂上進行滲透,也應當引導學生將數學思想方法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加強課后訓練,正所謂溫故而知新,通過不斷的鞏固,才能夠提高學生的數學知識理解以及探究能力。在此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在教學與訓練中結合滲透的方法進行適當的引導,加深學生對思想方法的認識。
例如,在引導學生進行知識小結時,首先要告訴學生知識都是構建在舊知識上的,加強新舊知識的有效銜接,了解新舊知識的關聯性,將未知條件轉化為已知條件,這一項舉措就是日后應用到的轉化思想,能夠起到一定的畫龍點睛的引導作用。在此過程中,教師必須要科學、合理地為學生提供練習題,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教會學生認真思考與探索,學生在練習與反思中也能將所學習到的數學思想方法應用于自己練習之中,從而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三、結語
數學思想是一個寬泛的概念,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根據教學思想的具體內涵,將數學思想細化,滲透在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接受,這也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數學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的巧妙滲透,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最終提高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冉小玲.數學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巧妙滲透研究[J].教育教學研究,2019(15).
[2]劉婧,馬文杰.關于中小學數學思想方法教學的研究[J].臺州學院學報,2017(6).
[3]劉勝.數學思想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內蒙古教育,2019(32).
[4]齊麗虹.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小學數學教學探究[J].亞太教育,2019(9).
作者簡介:王金輝(1987-),男,漢族,甘肅省渭源縣人,中小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教育。
(責編? 唐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