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春燕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掌握的是否靈活,是否能夠把這種創(chuàng)新能力在日常生活中運用起來也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大難題。所以今天我們就如何去培養(yǎng)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提出四個培養(yǎng)策略。比如多多地在課堂上進行隨機提問,采用這種方式就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有些學生會在課堂上思維游走的話,也可以把學生拉回語文課堂。所以在課堂上教師就要多多采用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投其所好地對其進行教學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把注意力回歸到語文課堂上。
【關鍵詞】小學語文;創(chuàng)新能力;課堂提問;自由討論;解讀文章;引導思考
學生在上課的時候也一定要跟著老師的步伐,對于老師提出的任務也一定要積極的去完成。若是在課上完成不了的任務,也一定要在課下去進行完成。在對于需要寫作業(yè)的時候,態(tài)度一定要嚴謹認真。除此之外如果學生想要在考試中獲得更多的分數(shù)的話,一定要有自己的創(chuàng)新能力,只有自己的做到了獨立思考,才能對于學到的東西進行有效的轉(zhuǎn)化。吸收自己覺得有用的知識,從而在做題的時候轉(zhuǎn)化成為自己能夠運用到的知識。在做閱讀理解題的時候,一定要讓學生去多讀文章解讀文章的深層含義。
一、課堂隨機提問
其實如何去進行課堂隨機提問這也是一個值得教師去思考的問題,如果提問不得當?shù)脑?,或者是說話語氣比較激烈,態(tài)度比較兇狠,不帶有那種善意的去提問可能教師就會因此得不到學生的喜歡。學生也會因為這種提問的方式感到害怕,對于上課學習也不能很好的去集中精力看老師講課教授的內(nèi)容是什么,反而多多的在意的是教師上課的態(tài)度。所以在上課時教師要把握好自己的分寸。溫柔的對待學生,讓學生感受到語文課堂的趣味性,從此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堂,但是對于學生也不能一味的去討好。若是有一些學生在課堂上不太聽話。多次不集中注意力教師還是要去嚴厲的進行提問。
例如在教授《一幅名揚中外的畫》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采取隨機提問的方式進行教學。首先是要確定需要進行提問的人選。對于那些上課回答問題比較積極的愿意主動站起來回答的,一定要讓他們先進行回答,因為這些學生一定能夠做到心中有底,對于教師提出的問題,也能夠進行很好的解答,對于這類同學教師就可以給予適當?shù)莫剟睿缓笞寗e的同學以此為榜樣來進行學習,然后教師再進行抽查或者是隨機提問點名讓某個同學站起來回答問題,如果回答的好的話也是可以進行獎勵的。
二、鼓勵自由討論
學生在學完一個知識點的時候不讓她們?nèi)ミM行復習這可能就會收效甚微,有可能不等到期末的時候就會把這個知識點忘得一干二凈,但是如果讓學生在學習,這個知識點的時候就讓他們?nèi)ザ喽嗟倪M行思考,然后讓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討論,這樣就可以及時的去復習和鞏固學到的知識點,然后讓他們對于所學的知識有一個更加深刻的認知。這樣也是我們所鼓勵自由討論帶來的收效。在小學語文課上一定要鼓勵他們?nèi)ミM行自由討論,因為語文作為語言科目本身就是需要學生多說多用的。
例如在教授《千年夢圓在今朝》這篇課文的時候就可以讓學生多多的去進行小組討論??梢允窃趯W習這篇課文之前,讓學生對于這篇課文進行閱讀,然后讓學生在班上進行朗誦。然后再提出幾個問題,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然后得出答案。討論不光是在課內(nèi)同樣在課外也是很有實踐意義的,在課外進行討論可以讓學生不拘泥于課堂的形式。可以讓學生加進去自己的神態(tài)和動作方便自己去表達心中的所思所想,這樣也可以讓學生更加有趣的去討論學習討論課外知識,從而產(chǎn)生學這篇課文的興趣。
三、多角度解讀文章
在小學時期,所選進課標內(nèi)的文章都一定是很有深意的,或者是具有一定的教學意義的。所以一定要對課本內(nèi)的文章進行多多的閱讀,只有在多次閱讀之后,才能對文章大意有了一個很清晰的了解,進而去理解這個寫這篇文章用意。有的時候我們在看抒情類文章的時候里面可能會涉及到多個多個人,每個人物都有自己不同的特點和身份。所以在解讀文章的時候,我們就可以讓學生不光是站在主人公的角度去思考這篇文章,也可以讓學生站在不同的角度來看懂文章。
例如在教授《小英雄雨來》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多多的去讀一下這篇課文,然后站在不同人物的角度去解決這篇課文中的難題。比如說可以是作文中小主人公的難題,或者是他所做的事情,如果是站在同學的學生的角度,他會選擇怎么樣去做或者是站在本篇文章的別的人物的角度。去思索一下或者是去看待一下雨來是個什么樣的形象??傊欢ㄊ且ザ嘟嵌鹊睦斫馕恼拢惨斫庾髡邔戇@篇文章的用意。這樣才能夠狠更好地把握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四、引導深度思考
如果想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創(chuàng)新思維,這就要引導學生多多的去發(fā)現(xiàn)別人所發(fā)現(xiàn)不了的問題,多多的去思考別人不會去思考的問題,這樣才有在學到舊的知識的,同時溫故而知新從而學到新的知識。例如在學習一篇文章的時候一定要去反復的多讀,不能說是學過之后就將它忘記。一定要回頭去多讀幾遍,也需要在學期末考試之前再對課本上的重點文章進行精讀,這樣的話就可以獲得與之前讀的時候所不一樣的感受。但是一定要注意,需要獨立思考,不能去借助外界的輔導書或者是別的網(wǎng)上資料。
例如在教授《在天晴了的時候》這篇文章的時候,就可以讓學生去深度思考這篇文章究竟是講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蛘呤顷U述了一個什么樣的道理。一定要讓學生去自己思考,然后得出自己的見解。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擁有自己的見解,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這說明學生并沒有同大多數(shù)學生一樣不去思考。在得出自己的見解之后,不論是否正確,教師一定要對于學生加強鼓勵。因為這是學生進行了深度思考,發(fā)散性思維之后得到的結(jié)果。所以在學生得出答案之后不妨去聽聽學生的思路,是如何思考出這樣的答案的。
在小學時期如果教師能夠著重對于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進行培養(yǎng),這樣在考試的時候如果出現(xiàn)了那些發(fā)散性思維的題學生也可以更好的去提出解決答案將它應對,如果是遇到?jīng)]有學過的知識,但是考試中已經(jīng)考出來的話,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結(jié)合自己的思維,把答案寫出來。光是把答案寫出來這就已經(jīng)是很值得鼓勵了,這就已經(jīng)是創(chuàng)新能力在考試中有效的結(jié)合使用了。所以創(chuàng)新能力如果培養(yǎng)的好的話,可以讓學生在考試時感到得心應手。
參考文獻:
[1]葉愛洋.論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教育[J].才智,2016(06)
[2]陳映潔.對小學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實踐的幾點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4(33)
(作者單位: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第二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