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杰
關鍵詞:初中物理;物理實驗;實驗教學
在以往的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一般將教學重點放在物理概念、物理定理以及物理公式等知識的講解上,對物理實驗有所忽視,學生自己動手操作物理實驗的機會比較少,導致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停留在表層,學生難以深入理解物理知識。
一、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重要性
物理實驗是初中物理教學的重要內容。在物理學中,物理實驗是重要的內容,任何一個部分的物理內容按照結構和發(fā)展可以分成實驗、思想和數(shù)學,物理實驗是物理學科的重要內容,教師必須在課堂上引入物理實驗。物理學科的物理規(guī)律和物理概念等內容都需要建立在實驗的基礎上,如果教師對實驗教學有所忽視,就會讓物理概念和物理規(guī)律等的學習變得非??斩矗瑢W生在學習地過程中會感到枯燥,最終導致學生喪失物理學習興趣。
二、當前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物理實驗在物理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實際的物理實驗教學中,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導致物理實驗的教學效果不理想。首先,教師采用的實驗方法比較落后,雖然是實驗教學,但是教師更傾向于采用死板的方法將物理實驗的原理、步驟等傳授給學生,學生也都是被動接受知識,并沒有發(fā)揮出實驗的探究性特點,學生依然處于被動接受物理知識的狀態(tài)。由于教師對實驗的控制太強,學生難以體會到實驗的樂趣,所以整體上學生對實驗的興趣不高。
其次,教師在實驗教學中,沒有對實驗教學形成正確的認知,導致實驗教學的教學目標不夠明確。教師開展的任何一項教學活動都要有明確的目標,這樣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而實驗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物理理論知識,同時還能夠發(fā)展學生的操作能力和實驗思維,但是部分教師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在實驗教學中,教師將實驗步驟呈現(xiàn)給學生,并講解實驗內容和原理,但是給學生操作的機會卻比較少,學生只能觀看教師的實驗流程和步驟,雖然學生參與到了實驗教學中,但是受到器材和設備的限制,并不能確保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到實驗操作中,導致學生的實驗操作水平難以提升。
三、改進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策略
1.放大策略
在物理教學中教師經常會通過物理小實驗來引出新課的內容,讓學生觀察實驗現(xiàn)象,并結合實驗現(xiàn)象來對物理知識進行探究和學習。但是在實際的實驗操作中,有一些實驗現(xiàn)象不明顯,教師就可以采取放大策略來放大不容易觀察或者隱蔽的實驗現(xiàn)象,讓學生能夠直觀感受實驗現(xiàn)象。比如,在學習“摩擦力”相關的知識時,學習“靜摩擦力”時,學生很難想象兩個相對靜止但是有運動趨勢的物體之間存在靜摩擦力,一些教師會指導學生用自己的手在桌面上用力推,在這個過程中感受靜摩擦力。但是這個過程對于學生來說依然比較抽象,因此,教師就可以通過放大策略來改進實驗,將實驗現(xiàn)象局部放大。
2.組合策略
組合策略是指組合不同的實驗器材來對實驗設計思想進行革新,通過組合來呈現(xiàn)本來難以呈現(xiàn)的現(xiàn)象,給學生提供直觀、清晰的實驗現(xiàn)象。比如,在學習“二力平衡”的內容時,對于勻速上升的物體以及勻速下降的物體,實際上物體受到的力是平衡的,但是有一部分的學生會認為對于勻速上升的物體來說,其受到的拉力是大于自身的重力的,而對于勻速下降的物體來說,其受到的重力是大于向上的拉力的。為了幫助學生糾正這種觀念,就可以通過組合不同實驗器材的方式來改進實驗。
教師可以準備一個共振儀,共振儀通過金屬軸帶動偏心輪轉動,可以提供很強的動力,教師可以將細棉線的一端纏繞在共振儀上,通過定滑輪將細棉線懸掛在鐵架臺上,讓細棉線豎直垂下,在另外一端連接彈簧秤,在彈簧秤下面掛一個50g的鉤碼,采用共振儀的開關可以控制鉤碼的速度,使其勻速運動,接線柱的方向的改變可以實現(xiàn)讓帶著鉤碼的彈簧秤下降或者是上升,通過這樣實驗,學生觀察到彈簧秤的示數(shù)是保持不變的,說明二力平衡,這樣就能夠幫助學生糾正錯誤的思想。
四、創(chuàng)新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策略
1.引入探究性實驗
在傳統(tǒng)的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一般是讓學生按照教師的步驟來完成實驗,這種已經實驗步驟和實驗結果的實驗屬于驗證性實驗,缺乏探究性,對學生的探究能力和物理思維發(fā)展不利。針對這種情況,就要求教師要創(chuàng)新實驗教學,要將教材中的驗證性實驗設計成為探究性實驗,引導學生來自主探究,在探究地過程中總結知識。
比如,在學習“浮力”這一內容時,以往教師更多的是指導學生通過驗證性實驗來總結影響浮力的因素,總結出浮力的計算公式。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發(fā)揮引導作用,注重對學生的思維引導,讓學生自己來設計實驗過程和實驗步驟,并對自己的猜想進行驗證,然后結合實驗現(xiàn)象來驗證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最終得到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這樣才能讓學生深刻掌握知識,并掌握研究物理的方法。
2.引導學生自制實驗器材
在物理教學中,教師還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可以引導學生來自制實驗器材,并設計實驗過程,通過簡單的小實驗來探究物理知識。比如,在學習“光的傳播”的知識時,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自己利用生活中常見的物質來設計實驗,有的學生利用塑料膜、易拉罐和燈絲等來制作實驗器材,完成實驗,也能夠取得良好的實驗效果。總之,教師要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給學生提供更多自己動手和探究的機會。
五、結語
實驗教學是初中物理教學中非常重要的內容,在實際的實驗教學中,為了取得更好地效果,教師可以適當對實驗進行改進,比如,通過放大策略將不容易觀察的實驗現(xiàn)象放大,給學生帶來更好地體驗,組合不同的實驗器材來對實驗進行改進,給學生呈現(xiàn)更好地實驗現(xiàn)象。
參考文獻:
[1]盧冰.論新課改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改進與創(chuàng)新[J].赤子,2019(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