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3歲那年,父親突然不見了。漸漸長大后,和小伙伴們一起玩耍時,別人總嘲笑我是個沒爸的孩子。我和別人打了一架,回家后吵著要父親,奶奶和母親說:“你爸去很遠很遠的地方打工了。”
母親養(yǎng)了百十只雞、鵝和兩頭豬,除了自己家的田地外,又租種了別人的5畝地。她每天一睜眼就開始忙活,直到很晚才上床休息。奶奶腿腳不便,幫不了我母親干活,而最困難的是,母親常常要到15公里外的鎮(zhèn)上買化肥和飼料。
我的家鄉(xiāng)是水鄉(xiāng),河流縱橫交錯,村民們都用船來運載貨物。撐船是一項技術活,母親的娘家在高地,不用船,因此母親也就不會撐船。性格內向又好強的母親不好意思總是麻煩別人捎帶貨物,只好自己走到鎮(zhèn)上去買。幾十斤的化肥和飼料壓著瘦小的母親,她的身體彎得幾乎要頭觸到地了。分三四次一點點把東西搬回家后,母親差不多已經(jīng)累癱了。
有一天,母親突然騎回一輛大自行車,車后座上馱著兩袋飼料。這是母親第一次輕松地買回飼料。她仔細地撫摸著車頭、車身、車后座。當她發(fā)現(xiàn)后座上有了飼料的碎屑后,立即拿了抹布,仔細將后座擦干凈。
我和奶奶、母親圍著自行車開心不已。
母親把我拉到一旁,神秘地對我說:“你爸托人給我?guī)帕?,說這輛自行車是他的一根毫毛變的,以后它就是你爸。”
我曾在村長家看過電視劇《西游記》的片段,對母親的話深信不疑。母親抱著我坐到自行車前杠上,我欣喜地按著車鈴:“爸,走!”車輪歡快地飛轉起來。
從此,母親的活計輕松了些。
懂事后我才知道,父親死于一場疾病,花光了家里的積蓄,還欠下了很多外債。但父親在他貼身的衣服里始終藏著一點錢,因為他早就答應過要給母親買一輛自行車。奶奶原本舍不得這點錢,但看到母親這么辛苦,也為了完成父親的心愿,拿出那筆錢給母親買了輛自行車。為了讓我開心,母親編了謊言騙我。又或許,在母親心里,這自行車就是父親的毫毛變的。
我一直沒拆穿這個謊言,因為,正是我的“自行車父親”幫助母親和我度過了那段艱難歲月。
2
我升小學四年級時,因為我的成績好,村小學老師建議母親送我去鎮(zhèn)上的中心小學讀書。中心小學離我家有16公里,如果我去上學,每天早晚都要步行近兩個小時。
母親考慮了一天后,決定讓我去中心小學上學,她每天早晚用自行車接送我。就這樣,我成了村里唯一一個去鎮(zhèn)里上學的孩子,也成了當時學校里唯一一個有人接送上學放學的孩子。我的母親和“父親”每天都接送我,我覺得滿足又幸福。
可是不久,我就變得煩躁了。中心小學的教育水平畢竟比村小學高超,我一下子不能適應,成績直往下掉。
一天早上,天氣很冷,河里結了厚厚的冰,冰面上有人行走。我在自行車后座上向母親訴說我的煩惱,母親卻無法理解,我更懊惱了,在車上掙扎,母親一下子沒控制住車頭,車子直沖向河邊。我和母親連著車一起重重地摔在河里的冰面上。
我前面不遠處就是一個被人砸破的大冰窟窿,周圍的冰塊發(fā)出咔嚓聲,上面有了數(shù)條裂縫,幸好自行車的大杠擋住了我,才沒讓我滑過去。
母親慌忙起身抱住我,看看冰窟窿旁邊的自行車,眼淚嘩啦直流:“孩子,你看,你爸爸在保護我們,沒讓我們掉進冰窟窿里。他也是在告訴你,要堅強,慢慢適應,成績總會上去的?!?/p>
我在母親的懷里,看看面前的自行車,也看看母親,慢慢平靜下來。
晚上回到家,母親用抹布擦去自行車上的塵土,又用縫紉機油將車擦了個遍,嘴里還在嘀咕著什么。我知道,她又在對我的“自行車父親”傾訴心事。
從那以后,我重新拿出好學的勁頭,將成績趕了上去,很快又名列前茅了。于是,母親和“自行車父親”又載著我們的歡聲笑語,歡跑在我求學的路上。
一直到我上初中一年級時,我才獨自騎著“自行車父親”去上學。母親將需要用車的活,放在我放學后或者放假時才干。每天,我騎車準備出發(fā)時,母親都關照我:“慢點騎,別碰壞了車?!?/p>
3
轉眼,我長大了,初中畢業(yè)了。
可就在這時,母親生病了。醫(yī)生說,母親由于長期勞累和營養(yǎng)不良,得了重癥肝炎,需要住院治療。
屋漏偏逢連陰雨。母親住院后的第三天,獨自在家的奶奶拄著拐杖,一步三挪地拿著飼料去喂豬,卻不小心滑倒在地上,摔壞了本就不好的股骨頭,也住院了。
母親出院后,不能再干重活,她只好退了租種的田。家里的牲口在母親和奶奶住院期間,因無人照料已賤賣給別人。仿佛輪回一樣,好不容易才還清外債,又欠下一大筆債。母親因此愁得整天睡不著覺。
有好事的鄰居來幫母親說媒,讓她改嫁,被母親婉拒。其實,自從父親去世后,就常常有媒婆來找母親,都被母親回絕了。我知道,母親一是和父親感情好,無法忘掉父親;二是擔心我像鄰村的阿英一樣,受繼父虐待;三是擔心她改嫁走后,奶奶無人照料。
我親眼目睹了母親這些年為了撐起這個家而付出的辛勞,所以,在奶奶的含淚默許下,我對母親說:“媽,如果有中意的,你就去吧。我馬上就是大人了,可以照顧自己和奶奶了?!?/p>
母親瞪我一眼:“小孩子家懂什么?”
奶奶見狀,低聲說:“要不,小玉就不要去上學了吧?村里好多女娃上完小學后就在家種地了,讓小玉回來幫你也好些。我聽說上那個什么高中要花很多錢?!?/p>
我吃驚地看著奶奶,可是,馬上又低下頭,因為奶奶說的是實話。
母親站起來,第一次大著嗓門和奶奶說話:“不行!小玉成績那么好,哪能讓她退學?總會有辦法的!”
兩天后,母親對我說:“我準備多種些蔬菜運到鎮(zhèn)上賣,這活不算累,我也能賺到錢。只是這樣車就不能給你騎了,我已經(jīng)和隔壁小春說好,讓她每天用她家的車捎帶你上學和放學,我賺了錢,會買些東西或者送些時新菜給她家。”我給了母親一個大大的擁抱。
母親在她的車后座上裝了兩個大竹筐放菜。她瘦小的身子和大自行車再加上兩個大竹筐,極不協(xié)調。我擔心母親掌控不住,母親笑著說:“沒事,萬一摔倒,還有這兩個竹筐支撐住呢。再說了,你爸哪會讓我摔倒?”
母親把房前屋后能種菜的地方都種上了菜,又開墾了幾塊河岸地來種菜。青黃不接的時候,她就騎車到更遠更大的集市上,批發(fā)一些菜去鎮(zhèn)上賣。從此,母親和我的“自行車父親”,奔波在賺錢供我上學的路上。
三年以后,母親和“自行車父親”把我供上了上海一所重點大學。
4
我在上海的一家外資企業(yè)工作以后,每逢節(jié)假日,都盡量抽時間回去看母親。我每月給母親寄一筆零花錢,母親說:“我賣菜能掙到錢,我?guī)湍愦嬷I房吧。”
我讓母親不要再去賣菜,她不同意。我擔心她,就和她吵。母親嘆口氣,說:“一開始騎車買飼料的時候,我就在心里把車當成你爸爸,有他陪著我,再苦也不怕了。后來,我用車接送你去學校,就是我們一家三口在一起,我就更不怕苦了。現(xiàn)在,你去外地工作了,我就陪你爸爸去鎮(zhèn)上逛逛吧,順便掙些錢?!?/p>
我的眼淚瞬間奪眶而出,這么多年來,我們家的日子雖貧窮,母親卻一直堅強又快樂。“自行車父親”原本只是一句玩笑話,母親卻一直把它當成護身符帶著。母親在用她特有的方式來開解困苦的人生。
我理解母親,不再勉強她,只是說:“媽,你不嫌辛苦,但這車還嫌辛苦呢,這么多年陪著我們馱來馱去。如果爸爸真的在世,您也希望他能多休息吧。還有,爸爸最大的心愿是您能幸福?!?/p>
聽了我的話,母親愣了一下。從那以后,她把車收在堂屋里,沒再騎它去鎮(zhèn)上賣菜。
2019年秋天,母親終于敞開心懷迎接了新的愛情。母親再婚的前一天,她突然對我說:“小玉,你到堂屋里把車騎上,再帶我走一圈吧?!?/p>
我眼里噙著淚,騎上車,母親輕輕地坐上來,抱緊我,也抓緊車子,我們“一家三口”在明朗的秋陽下,騎了一圈又一圈……
(編輯 鄭儒鳳 zrf911@sina.com,西米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