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青
【摘要】數(shù)學作為一個綜合性非常強的學科,涉及的各種知識點也是十分抽象的,這就導致數(shù)學教學成為許多學生學習過程中最大的難題.而在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影響下教師一直處于課堂的主體地位,學生對知識處于一個被動接受的地位,所以學生大多沒有主動學習的意識,而是依賴教師進行學習,這種學習方式對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十分不利.所以本文針對“小學生自主學數(shù)學”這一課題進行了詳細地分析,重點討論了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自主學習;教學方法;教學策略
無論任何事情,主動都要比被動來得更加自然、和諧,學習更是如此,教師的教學活動應當圍繞啟發(fā)學生主動地學習來進行展開,而不是從灌輸?shù)慕嵌人伎冀虒W策略.所以小學數(shù)學教學應當化被動為主動,讓填鴨式課堂變成積極、活躍且具有濃厚學習氛圍的課堂,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獲得學習技巧并且掌握學習方法與數(shù)學思維,從根本上改造學生的學習過程,這才是自主學習教學的正確策略.
一、在課堂教學中利用情境創(chuàng)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結合數(shù)學課程的教學特點合理地創(chuàng)設一個能夠讓學生自主學習的情境,而學生也能在這種自主學習情境中調動起學習數(shù)學的欲望,從而達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同時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讓學生掌握正確的數(shù)學思維,拓展其認知系統(tǒng).只要能夠成為“學習的主人”,便會調動起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的思維完全處于活躍狀態(tài),并且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之中.以教授“認識圖形”一課為例,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以下幾個數(shù)學學習情境:圖形其實就是一種對自然界中各種形狀的簡單劃分,因此,生活中到處都存在著圖形,所以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一起尋找一下教室中的哪些物體可以簡化成一些最基礎的圖形.再比如,教授“簡單的計算”一課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在父母的陪同下去超市買東西的情境,并且可以讓學生在課下真的與父母一起去超市買點東西,然后將自己的小票拿到課堂上來,與其他學生分享,然后由教師來帶領學生計算這些小票的數(shù)值,這樣整個課堂的學習氣氛便被成功地激活了起來,學生也會更加積極地投入到數(shù)學學習中.
二、訓練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來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效率
要想讓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獲得足夠的效率,教師必須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能力,畢竟數(shù)學思維決定了學生理解、掌握數(shù)學知識的效率,如果學生沒有一個良好的數(shù)學思維,那么學生的自主學習效率也不會很高.所以教師應當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運用適當?shù)慕虒W策略,在課堂教學中啟發(fā)學生思考,讓學生的大腦活躍起來,多角度、多方向地思考、分析問題,最終通過自己的思考與分析獲得答案.比如,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一題多變、一題多解的分析方式,將一道簡單的數(shù)學題進行各種各樣的拆分、重組,變成各種各樣的題型,或者是對于一道題分析出多種解決辦法,并且將每一個解題方式和解題思路匯總起來.比如這一道題:A同學問B同學考試的成績,而B同學說自己的考試成績是A同學的兩倍,C同學則說A同學,B同學的成績加在一起就正好及格了.對于這樣一道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兩個方面思考解答,第一個方面,就是設未知數(shù)x,然后列出方程求解,這樣便可以很快地算出答案,不過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從另一個角度思考,假設這里每個人都有一份的分數(shù),那么A占一份,B占兩份,總共加在一起是三份,而三份總分為60分,那么每一份就是20分,所以A考了20分,B考了40分.一道很簡單的題,既可以運用未知數(shù)的方式思考,也可以利用比例的方式進行思考,一道題便有多個思維過程,這便是數(shù)學的魅力所在,也是數(shù)學思維的精髓所在,教師應當在實際教學中引導學生掌握這種數(shù)學思維,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能力.
三、利用學法遷移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對學習方法以及學習策略的有效利用是決定自主學習能力的關鍵因素,學生不僅僅具有學習的主動意識,即“要學”,還應當能夠用良好的學習方法與技巧完成學習,即達到“會學”的層次,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讓學生利用更短的時間,掌握更多的學習內容.以教授“百分數(shù)”一課為例,教師可以進行這樣的引導教學:首先讓學生針對兩個骰子隨機扔出,每一個點數(shù)出現(xiàn)的概率進行調查,并且分別算出這些概率的值以及百分數(shù).接著將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合作學習,每一個小組分工明確,誰負責投擲骰子,誰負責記錄數(shù)據(jù),誰負責計算,誰負責繪制表格,這些都要做好安排.然后在完成記錄后每一個小組選出一個代表將自己小組得到的數(shù)據(jù)進行匯報.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分析出百分數(shù)與效率的關系.事實上整個過程就是將自主學習的任務分配給了多個人組成的團體,讓學生能夠在團體中相互合作,互相幫助,從他人身上吸取自主學習的經驗,畢竟每一名學生采用的學習方法與思考方式都不盡相同,所以如果學生能夠在小組合作中主動觀察、分析他人的學習方式,學生便能夠獲得一些學習方法上的進步,這個過程就是一種“學法遷移”的過程.實現(xiàn)“學法遷移”的方式有很多,不一定要用小組合作的形式,教師可以在實際教學中多多嘗試,讓學生掌握更加高效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四、結?語
讓小學生自主學數(shù)學,看似是一個十分困難的課題,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只要教師能夠細心指導,從學習興趣培養(yǎng)開始,逐步改變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以及學習方式,讓學生掌握良好的學習技巧,那么學生便能夠在高效率的前提下完成自主學習.
【參考文獻】
[1]姜云峰.小學數(shù)學自主學習課堂的構建策略研究[J].科教導刊,2016(6):110-111.
[2]徐瑞敏.建構理論下小學數(shù)學自主學習教學模式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6(2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