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宇
【摘要】教學的本質(zhì)實際上是教師通過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和溝通來讓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明白知識應用的道理,因此,教師能夠開展真正高效的數(shù)學教學課堂就必須保證在課堂上與學生的交互式交流更加順暢,同時,教師借助課上良好的溝通技巧還可以有效地調(diào)動課堂上的氣氛,讓學生在這種氛圍的感染下不由自主地認真聽課,并且積極發(fā)揮自己思考的潛能,推進數(shù)學課堂的高效化進程.本文主要探究小學數(shù)學課堂上教師如何借助相關(guān)的技巧來加強師生溝通,從而提升課堂上師生之間交流的交互性.
【關(guān)鍵詞】小學數(shù)學教學;交互式教學;溝通技巧策略
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上,由于教師和學生之間有著較大的年齡差異、認知水平差異以及視角上的差異,所以往往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存在著較大的障礙,因此,教師如果希望在課堂上能夠與學生進行毫無障礙的交流,就必須攻克講課用語關(guān)、拉進心靈關(guān)以及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認知的難關(guān)等等,只有如此,學生才能夠真正從心底里接受教師給予的指導,并且在聽課過程中選擇積極配合教師發(fā)出的指令,同時學生在聽課過程中也不會因為教師的講授方法難以令自己理解而導致學習效率的低下.因此,小學數(shù)學課堂上教師開展交互式教學也是需要一定的技巧進行支撐的.
一、注重課堂上講解用語的語言修煉,消除用語上的代溝
小學教師在參與到教學中來之前必須攻克的一個難關(guān)就是改變自己作為一個成年人的說話習慣,采用與6到12歲的孩子溝通起來毫無障礙的語言方式來開展教學,這對習慣了成年人說話方式的教師來說是一個比較大的困難,因此,教師必須進行刻意的訓練,來讓自己在課堂上的講解用語更加的簡單易懂,并且吐字清晰,避免因為年齡差異和認知差異而導致兩者溝通起來出現(xiàn)代溝.因此,教師應當分別從語氣和用語選擇兩個方面來加強自身語言、溝通能力的訓練.
例如,教師在講解某一個重要概念時,需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理解,準確找到學生角度上難以理解的詞語和表述方式,從而在講解過程中將這些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的詞語簡化為白話形式來表述出來.同時,教師也應當注意盡量減少在課堂上引經(jīng)據(jù)典或者說成語的頻率,從而保證教師的每一句話學生都能夠聽懂,并且依照學生的認知水平能夠順利地進行回應或者對應教師的問題來表達自己的看法.教師還應當在語氣的修煉上付出努力,比如,在開展教學評價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在用語上盡量選擇委婉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觀點,保證在不打擊學生自信心的基礎上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優(yōu)勢和不足.
二、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日常談話和溝通頻率,拉近師生之間的心靈距離
師生之間的溝通除了課上的時間之外,教師還應當積極選取有空余時間的課間,在教室中多留幾分鐘或者提前來到教室與學生進行毫無等級差別的交談,從而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師在課余時間的親和力,讓學生放下對教師的畏懼心理和防備心理,做到將自己的學習感受和學習問題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這種心理上的戰(zhàn)術(shù)能夠有效地打破傳統(tǒng)意義上師生關(guān)系的堅冰,也可以有效地拉近師生之間的心靈距離,并且讓學生能夠?qū)處煯a(chǎn)生更多的好感,從而在課上遵守紀律以及聽從教師安排方面表現(xiàn)得更加出色.
例如,教師在教學“小數(shù)的加法與減法”這一部分的內(nèi)容時,可以在上課前提早來到教室?guī)追昼姡寣W生不必回到座位自由休息,但同時也可以選取幾個學習層次比較典型的學生去詢問他們的預習情況,并且在溝通過程中教師不以糾察的姿態(tài)與學生交流,反而是采取平等對話的方式來向?qū)W生了解相關(guān)情況.而在課后,教師也可以另外找?guī)酌麑W生詢問他們這節(jié)課的課堂感受,并且以謙虛的姿態(tài)向他們尋求改進的意見,從而讓學生在心理上認可數(shù)學教師的做法,并且因為對教師的好感上升而在課堂上愿意積極地配合教師的教學,這無論是對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還是對提升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都有重要的積極作用.因此,教師應當積極地多抽出時間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頻率,促進課堂上交互式學習的順利進行.
三、巧妙借助課堂提問和引導來加強交互式教學
教師與學生在課上的交流往往是借助課堂提問的問題作為載體,就是教師負責提出問題而學生負責回答問題,為了讓學生能夠聽懂問題并且積極地投入到問題的解答中,教師需要采取循序漸進一步一個腳印地方式慢慢引導學生的思路由簡入繁,讓學生在前期的簡單問題中獲得足夠的自信,之后再去思考比較有難度的問題,往往比直接讓學生思考有難度的問題要順利的多,教師也會在這樣的交互式教學當中獲取學生更多的回應和支持,因此,教師應當在備課過程中巧妙設計課堂問題和思路.
例如,教師在教學“小數(shù)乘法”這一部分的知識點時,可以先從舊知識入手,帶領(lǐng)學生回顧普通的乘法計算步驟.比如,教師可以先在黑板上抄寫一個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算式,選取一名學生到黑板上解答出答案,之后教師再向?qū)W生點名小數(shù)乘法與自然數(shù)乘法之間的差異,并且再出一個例題讓學生到黑板上解答.然后教師再出一個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算式供學生到黑板上解答,最后再讓學生嘗試去計算兩個小數(shù)的乘法.在經(jīng)過學生的解答以及教師的修正之后,教師最后提出問題讓學生找到小數(shù)乘法的解答規(guī)律,這時這一規(guī)律往往會已經(jīng)十分的明顯,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也被充分地調(diào)動起來,從而實現(xiàn)教師高效率的交互式教學目的.
四、結(jié) 語
綜上所述,交互式教學法的順利開展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教師需要學會抓住學生的心理特征來打好教學法開展的基礎,學生也要積極嘗試與教師進行溝通,最好是積極抓住日常教學過程中課余時間的交談機會和課上的交互式探討機會來拉近雙方的距離,并借助向?qū)W生語言習慣的靠近消除代溝的存在.
【參考文獻】
[1]余小枚.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如何進行有效的師生互動[J].課程教育研究,2018(46):131.
[2]潘歆.小學數(shù)學課堂中師生互動的問題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8(37):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