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群
春季陽氣上升,人體新陳代謝旺盛,要抓住時機,適當調(diào)養(yǎng)。
1.辛甘之品助春陽。春季是陽氣生發(fā)的季節(jié),要適當多吃利于升發(fā)陽氣的蔬菜,這些蔬菜多屬于甘、辛、溫之品。如韭菜、蔥、生姜、蒜苗、芥末、香菜等都是養(yǎng)春氣的食物。吃這些食物對于人體春季陽氣生發(fā)很有好處。
2.少酸增甘保脾胃。春季是肝旺之時,肝氣旺則會影響到脾,所以春季容易出現(xiàn)脾胃虛弱的癥狀,妨礙食物正常消化吸收。而多吃酸味的食物,會使肝氣更旺。因此,飲食上要少吃酸性食物,多吃性味甘平的蔬菜,以疏肝養(yǎng)肝,避免肝旺傷及脾胃。而常見的甘味食物有谷類如大米、小米、糯米、黑米、高粱、黍米、燕麥、薏米;蔬果類如豇豆、扁豆、黃豆、甘藍、菠菜、胡蘿卜、芋頭、紅薯、山藥、黑木耳、香菇、刀豆、南瓜、紅棗、桂圓、核桃、栗子;肉類如牛肉、豬肚、鯽魚、花鯉、鱸魚、草魚、黃鱔等。
3.多食果蔬抗病毒。春季氣溫逐漸升高后,細菌、病毒等微生物也開始繁殖,活力增強,容易侵犯人體而致病,所以在飲食上應攝取足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小白菜、油菜、辣椒、芥藍、西蘭花等新鮮蔬菜和柑橘、檸檬、紅棗等水果富含維生素C,具有抗病毒作用,可幫助維持呼吸道黏膜的完整性,構成抵御呼吸道感染的屏障,是提高機體免疫力的重要途徑之一;胡蘿卜、南瓜、菠菜等黃綠色蔬菜富含維生素A,具有保護和增強上呼吸道黏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細胞的功能,從而可抵抗各種致病因素侵襲;蛋黃、豆類等食物富含維生素E,能改善人體免疫功能,增強機體抗病能力。
4.益氣健脾宜平補。萬物復蘇的春季是調(diào)養(yǎng)身體的好時候。俗話說“春不養(yǎng)夏易病”,意思是說春天若沒有將身體調(diào)養(yǎng)好,到了夏天就容易有各種疾病。因此,對于中老年人以及體弱者來說,春補十分必要。不過從中醫(yī)角度考慮,春季的進補又不同于其他季節(jié),應該以平淡進補為主。春補應該用一些益氣健脾的中藥,如玄參、西洋參、白術、淮山藥等,應該在補充營養(yǎng)、加強消化吸收功能、提高自身免疫力下功夫。
5.清淡飲食消春火。春日時暖風或晚春暴熱襲人,易引動體內(nèi)郁熱而生肝火,或致體內(nèi)津液外泄,可適當配吃些清解里熱、滋養(yǎng)肝臟的食物,如蕎麥、薏苡仁、薺菜、菠菜、蕹菜、芹菜、菊花苗、萵筍、茄子、荸薺、黃瓜、蘑菇。飲食宜清淡,忌油膩、生冷及刺激性食物,還要注意多吃富含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水果蔬菜。
6.胃腸疾病要當心。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易在春天發(fā)作,飲食上應避免攝取含肌酸、嘌呤堿等物質(zhì)豐富的肉湯、雞湯、魚湯、動物內(nèi)臟和刺激性調(diào)味品,因為這些食物有較強的刺激胃液分泌的作用或形成氣體產(chǎn)生腹脹,增加胃腸負擔。應食用溫性的食物,而少吃生冷粘雜之物,以免傷害脾胃。
7.祛痰養(yǎng)肺保平安。慢性氣管炎、支氣管炎也易在春季發(fā)作,宜多吃具有祛痰、健脾、補腎、養(yǎng)肺的食物,如枇杷、橘子、梨、核桃、蜂蜜等,有助于減輕癥狀。
8.黃綠蔬菜防春困。春困使人身體疲乏,精神不振,應多吃紅黃色和深綠色的蔬菜,如胡蘿卜、南瓜、番茄、青椒、芹菜等,對恢復精力,消除春困很有好處。
9.含糖食物消春困。為了消除春困,要保證有足夠的糖分供應。因此,春季應多吃些含糖量高的食物,如甘薯、馬鈴薯、山藥、胡蘿卜等。維生素B1可維持體內(nèi)糖代謝的正常進行,有利于改善腦組織的能量供應,提高腦組織的興奮性,含維生素B1豐富的食物有瘦肉、蛋類、豆制品和粗雜糧等。
10.多飲茶水排肝毒。要多喝點茶水,以增加循環(huán)血容量,有利于養(yǎng)肝和代謝廢物的排泄,降低對肝的損害。補水還有利于腺體分泌,尤其是膽汁等消化液的分泌。春季飲香氣濃郁的花茶,可幫助散發(fā)冬天積在體內(nèi)的寒邪,促進人體陽氣生發(fā)、郁滯疏散。
編輯:陌漓? yangsheng_moli@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