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專家·查彩慧(廣州市婦女兒童醫(yī)療中心心理科主任醫(yī)師)
要分開了,承認愛過,不論對錯,依然親情守候;對于兩人以前愛情的結晶,也應采取理性、負責的態(tài)度。
家庭是兒童成長的重要環(huán)境,和諧的家庭關系是孩子安全感的來源,有利于孩子順利成長,也有利于孩子保持心情愉悅、充滿愛心,形成自信、自尊、開朗等積極的個性特征。而良好的夫妻關系是一個家庭穩(wěn)定健康發(fā)展的“定海神針”。
孩子通過父母的關系來學習人際交往模式,父母關系良好,孩子也會對婚戀有美好的向往,孩子健全的性格、健康積極的心理與家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專家指出,如果夫妻關系不穩(wěn)定,比如經常爭吵或者一方過度強勢,甚至出現(xiàn)暴力的情況,那孩子在一個緊張、沖突、不安、壓抑的家庭氣氛中成長,也會出現(xiàn)性格偏離,比如不合群、敏感、性格暴躁、膽小怕事、情緒壓抑等。年幼的孩子會認為是自己做錯事或者擔心父母怪罪自己,逐漸變得膽小、自卑、懦弱。
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夫妻間的日常沖突在所難免。夫妻之間無法保證在孩子面前遮掩所有的沖突時刻。所以,重點不是回避孩子在場,而是展現(xiàn)夫妻之間處理沖突的能力。對于可以解決的問題,心理學家提出5條建議:1 確認你的討論是以一種溫和的方式開始,而不是苛刻的方式。 2 學會有效地使用感情修復(一方先顯示友好的態(tài)度)。 3 注意情緒高漲時的表現(xiàn)。 4 學會如何妥協(xié)。 5 變得越來越能容忍對方的缺點。
如果夫妻雙方能夠遵從以上5條建議面對可解決的問題,就不害怕沖突會干擾婚姻,也不會害怕對孩子造成消極影響。孩子也可以學習父母解決沖突的合適方式,并在將來應用到自己的婚姻模式中。
如果夫妻要分開,也不應該向孩子隱瞞,要根據孩子現(xiàn)有的年齡和他的理解力,簡單讓孩子了解事情的結果。比如:因為爸爸媽媽之間出現(xiàn)了問題,所以爸爸要離開在外面住,媽媽留著陪你,但是爸爸答應每個周末他都回來,或者每天晚上他都會給你通電話。更重要的是,要用行動讓孩子知道,離婚后爸爸媽媽只是相處的方式變化了,各自對孩子的愛及責任不會改變。應在孩子面前表現(xiàn)出樂觀、堅強、自信,雖然婚姻破裂,但是你一樣是陽光、積極樂觀的,你的良好的榜樣,影響著孩子良好的性格和健康的心理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