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馨
摘? ?要: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的心理角度出發(f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調動學習興趣,豐富課堂內容,提高效率。教學中,我主要運用以下幾種方法。
關鍵詞:初中生;英語教學;興趣;培養(yǎng)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激發(fā)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至關重要。目前,英語課堂存在這樣一種狀況:學生的學習興趣已被激發(fā),但隨著知識容量的增多,難度加大,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或挫折時,容易產生厭學情緒。初中生正處于多變時期,他們好玩、好動、好勝,且好奇心強。教師要從學生的心理角度出發(f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調動學習興趣,豐富課堂內容,提高效率。教學中,我主要運用以下幾種方法。
一、用美術再現(xiàn)情境。中學生是通過形象認識世界的,由于圖畫具備了直觀、形象、具體等特點,所以深受中學生歡迎。教師要根據情境需要選擇最佳形式。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它能使所教單詞形象,直觀,更富有實感。如我在講新中學生英語第二冊Lesson 8這一課時就運用圖畫來創(chuàng)設情境。首先運用多媒體課件出示公園,創(chuàng)設大的情境,引出以下內容:tiger(老虎)/lion(獅子)/bear(熊)/zebra(斑馬)/giraffe(長頸鹿)。這樣,通過圖畫演示,以及教師的語言誘導,一個完美的情境展示在學生面前。
二、用音樂渲染情境。音樂是最能直接感動人的藝術,而愛唱歌又是孩子們的天賦。在教學中教師能夠有目的地選擇一些歌曲與教材配合,讓學生們在愉快地學唱歌的同時,又學習了語言知識。尤為可行的是每堂英語課開始時唱一首英語歌曲,既能烘托課堂英語的“洋味”,又能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也就是用音樂來喚起學生學英語的熱情和興趣。教育心理學家認為可以把學生對某一事物的興趣遷移到某學科上來,這樣便能把學習變成一種樂趣。根據這一理論,我就著手用音樂欣賞,學唱外語歌來給學生以美的熏陶,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例如我在講“What time is it?”這一單元時,準備了一首《在鐘表店里》的曲子。這段音樂有鬧鐘“滴答滴答”的聲音,有時鐘“當、當 ”報時的聲音,學生很快被這首優(yōu)美的曲子吸引住了,聽得十分投入,音樂放完仍意猶未盡。在新課的教學中,雖然學生從未接觸過有關內容,我對知識也未作更多的解釋,但由于音樂的渲染,學生仍很容易地接受了新知識。
三、用表演帶動學生。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是活生生的交際語言,在實際教學中,我利用表演訓練學生的交際能力。即:模擬實際生活場景,讓學生以角色的身份來說話,實際上這也是一種交際。表演激起了學生的表現(xiàn)欲和參與意識,無論是表演者還是觀眾,都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了角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變被動學習為主動獲得。例如,在學習hot, cold, rainy, windy等表示天氣情況的單詞的同時,引導學生用簡單的動作來表示單詞的意思。如:戴草帽或搖扇子表示hot,打傘或穿雨衣表示rainy,頭戴紗巾或樹枝搖擺表示windy,戴墨鏡表示sunny,打雨傘、搖扇子表示hot and rainy……
四、用競賽激勵學生。學生在接受新知識時有很強的獲得欲望。在活動中,這種強烈的參與意識和爭強好勝的心理猶為明顯。教師應抓住這一特點,采用合理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生這種積極因素。競賽是英語課堂常見的教學形式。競賽的內容有很多,可以是知識方面的,也可以是能力方面的,形式也多種多樣:小組對抗賽、男女生擂臺賽、個人奪標賽、單詞接龍賽……無論哪種形式,什么內容,學生都樂于參與,課堂氣氛空前活躍。通過競賽,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反應能力,培養(yǎng)了競爭意識,參與意識和集體榮譽感。學生在興奮的狀態(tài)下很容易接受新知識,提高了課堂效率。
五、用游戲活躍課堂。游戲教學是“寓教于樂”的具體體現(xiàn),在課堂教學中精心設計游戲,能使課堂氣氛活躍,有新鮮感,學生能在暢快的笑聲中,興味盎然地吸取新的知識,而且印象較深。如:我在字母時,讓學生做了一個找朋友的游戲。在課前我將26個字母的大小寫,分別用卡片寫好。一組同學拿小寫字母卡,一組同學拿大寫字母卡。然后讓持小寫字母卡的學生去找持有大寫字母卡的同學做朋友,最后老師宣布獲勝小組并加以表揚。學生的學習熱情空前高漲,效果很好。
六、以人為本,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人的主觀能動性是不可小視的,當一個學生真正下意識去努力做一件事情時,一件本很難的事情也很容易辦好,所以我們應以人為本,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我們應該讓學生多說,多講,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其中開展競賽就是一種不錯的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方式。競爭,會有進步,學生學習了知識,就要檢驗他們掌握的情況,這時你可以展開競賽,如小組賽、班級賽等,比一比誰說的英語更棒、更標準;比一比誰唱的英文歌最好聽;比一比哪一個小組排的對話最好。這樣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又能激發(fā)學生上進、競爭的精神。讓學生盡可能多的參與課堂活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真正學到手的東西是在運用中學到,也是在運用中得到提升的,所以學的內容多了,就要多運用,和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起來,老師可以設計或組織多種難易適度的短劇、對話讓學生有更多的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機會,把所學知識運用于實際,認識自我,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就感,增添學習的興趣和樂趣。
七、體驗成功,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多次的成功會使學生充滿自信,并逐步體會到學習英語的樂趣。在課堂教學中,對于學生在學習上取得的成績,正確的回答問題,哪怕是一星點閃光之處,也要及時捕捉,加以表揚、鼓勵、多用些good, very good, quite good, thank you等詞,讓學生,感到有奔頭,樹立信心。對于學習較差的和學習上出現(xiàn)錯誤的學生,課堂上也不要隨便批評,說些勉勵的句子,這樣不會使學生喪失學習信心。
此外,還要教人以 “漁”,把握成功。隨著知識容量的增多,學生在英語學習上的困難也隨之加大。作為教師,不僅要研究知識結構,還要研究學生心理;不僅要研究教法,還要指導學法。學生如果掌握了一種良好的學習方法,必會受用終身。在記憶單詞時,用“諧音法”、“兒歌唱讀法”、“象形法”;學習語法時,用“歸納法”、 “類推法”……這樣,學生自己能掌握學習方法并運用自如,在學習中沒有障礙,并形成良性循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