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敏
摘? ?要:學生語言發(fā)展會受到老師的影響,幼兒園更是如此,因為幼兒進入的第一個學校就是幼兒園,接觸的第一個 老師還是幼兒園的教師,所以,幼兒教師的語言對幼兒發(fā)展 有很大的關系。幼兒教師的語言值得重視,不能平常,更不能平淡,要讓教師的語言帶動幼兒的進步。
關鍵詞:幼兒園教師;教學語言;運用策略引言
幼兒語言的發(fā)展與家長和教師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幼兒最先接觸的人是家長,在進入幼兒園之前,一天與他生活的人還是家長,進入幼兒園之后,接觸最多的人應該算是幼兒教師。由于幼兒的模仿能力比較強,老師在說話的時候, 孩子有意無意在學習、在模仿。為了提高幼兒的說話能力, 老師就應該口齒清晰、鮮明、準確,幼兒教師的語言要抑揚頓挫,更需要親和力,幼兒教師還要善于創(chuàng)造條件讓幼兒學習、模仿,發(fā)展幼兒的說話能力和思維能力。
一、幼兒教師的語言要口次清楚、鮮明、準確。
只要善于觀察與總結的人都知道幼兒的特點就是善于 模仿,在家里模仿家長的言行舉止,在學校就模仿老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既然幼兒喜歡模仿,老師就要抓住這一特征,讓幼兒模仿正確語言,發(fā)音要準確,吐字要清晰,語言要規(guī)范。不能讓幼兒從小就學到一些錯誤的詞語和句子, 老師還要抓住幼兒學習速度比較慢的這一特點,在說話的時候速度必須慢,讓幼兒聽得清楚,還要做到抑揚頓挫、字正腔圓,邊音和鼻音要準確,前鼻韻和后鼻韻要區(qū)分,讓幼兒的語言從小就得到正確的訓練,語言能力得到更好的提高。
二、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幼兒自主學習的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來自學習活動本身的內(nèi)在動機,而不是外界附加給孩子的任務,只有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老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才會得心應手,教學也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幼兒教師在語言教學中要運用情境教學法,讓幼兒結合具體情境進行學習,這樣能避免乏味的概念教學,能讓概念形象化,讓教學方法趣味化,讓抽象理解為形象記憶,讓死記硬背為感悟?qū)W習,讓被動接受為體驗學習。例如:在教學讓幼兒認識水果——蘋果這個環(huán)節(jié)中, 老師先準備幾個蘋果,讓學生看到實實在在的物體,讓學生說這個物體的顏色、形狀、味道,再才提問這是什么,讓空洞乏味的教學變成主動參與,讓學生看得見摸得著,然后再把這個蘋果作為獎品,讀得好就能得到獎品,這時候大家專心致志,認真的模樣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幼兒主動參與,自主探索語言知識的興趣得以激發(fā)。
三、善于抓住幼兒活動來啟發(fā)、引導、促進幼兒對語言 的學習。
幼兒的天性好動,老師要抓住幼兒的這一特點,讓幼兒在活動中獲取知識,活動不僅能增強幼兒體質(zhì),還能團結幼兒的凝聚力,更能讓幼兒進行語言學習。例如:老師在布置教室的時候,就要合理利用資源,讓孩子幫助老師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既培養(yǎng)了孩子勤勞的良好習慣,又讓孩子進行了語言知識學習。讓孩子幫助拿漿糊、拿紙條、貼星星等活動, 無一不是在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老師在說,他們在聽,老師在做,他們在看,老師在布置,他們在交流。交流能促使孩子語言的進步,能促使孩子擁有字匯量,能促使孩子善于觀察與總結。
四、利用游戲豐富幼兒詞匯。
游戲是學生最喜歡的教學活動之一,游戲有動作、有語言,教師都知道,學生掌握的詞匯越多,語言就越豐富多彩。 在幼兒園,游戲能幫助幼兒獲取更多的詞匯,還能讓幼兒學到更多的知識,掌握更多的道理。在做游戲的過程中,既要讓學生動起來,還要讓學生說出來,學生的說就是一種交流。 游戲中的詞語比較豐富,有名詞、動詞、形容詞、量詞等, 游戲的開展,學生在有意與無意間就掌握了很多詞語,豐富了詞匯量。
五、創(chuàng)設語言表達情景。
情境教學是學生最喜歡的教學方式之一,因為情境直? 觀、形象、生動,有語言交流,有動作參與,還有思想滲透。 能培養(yǎng)孩子們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說話能力,孩子們在說話時,老師要求孩子們把話說完整,把事情敘述清楚。幼兒在表達時,老師可以適當進行提示,培養(yǎng)幼兒把事情敘述完整的好習慣。創(chuàng)設情境還能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和求知欲望,觸境生情就體現(xiàn)在這里,孩子受到環(huán)境的影響,在不同的環(huán)境里就有不同的想法和看法,有想法和看法就有很多話語想表達,這時候,只要老師進行提示和鼓勵,就一定能說出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和真實想法。
六、教師示范是幼兒語言的榜樣。
教師的示范包括語言的示范和動作的示范,由于幼兒的向師性和可塑性比較強,老師的示范一定要標準,能起到榜樣帶頭作用。老師在示范的過程中,語言要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認知規(guī)律,教師說話要慢,語氣要親和,還要帶有慈性和童音,也就是要接近兒童說話的語氣和口吻。老師說話不能太生硬,更不能太語文化,要接近兒童生活、貼近幼兒經(jīng)歷。要讓肢體動作與語言結合起來,例如:在讓幼兒觀看電視《丑小鴨》時,老師一邊說一邊打開電視機一邊進行操作,讓幼兒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從模仿到能流利地表達, 需要老師循循善誘的教導,更離不開身教重于言教的影響。
七、要重視語言教學中的評價作用。
評價能促進一個人的成長,也能影響一個人的成功。在 幼兒教學階段,老師的評價要具有真實性,只有實事求是地對幼兒的一言一行進行真實的評價,甚至要做到啟發(fā)性的評價,才能促進幼兒的健康發(fā)展。在評價中還要善于抓住幼兒 的閃光點,讓幼兒找到自己的優(yōu)點和長處,增強他們的自信心。當然,幼兒的不足之處也要指出來,但是要巧妙地說出 來,讓幼兒能夠接受、樂于接受、易于改正。評價不能傷害幼兒的自尊心,也不能傷害幼兒的自信心,要讓幼兒能夠在老師的評價下健康發(fā)展,長足進步。
總之,在幼兒園的教育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語言是一門學問,需要老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不斷總結經(jīng)驗,揚長避短, 把優(yōu)點發(fā)揚光大,使語言運用策略得到推廣和運用,讓自己的業(yè)務水平得到提高,讓幼兒得到不同的進步,為幼兒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王萌萌.幼兒園教師教學語言運用的功能及提升策略[J].青春歲月,2017(23):148-149.
[2]陳曉麗.幼兒園教師教學語言運用策略研究[J].明 日風尚,2017(11):138.
[3]尤昕瞳.關于幼兒園教師教學語言運用策略研究[J]. 才智,2016(09):139.
[4]徐嘉懌.幼兒園教師教學語言運用策略研究[J].科 普童話,2015(45):19.
[5]張偉.淺談情感視覺中幼兒園教師教學語言策略研究與實踐[J].快樂閱讀,2015(2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