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靜
摘? 要:生物知識與日常生活聯系十分緊密,初中生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生活情境教學策略進行有效應用,能夠對學生的生物學習產生積極推動作用。生活情境教學要求教學方式要聯系生活實際,將課本中的內容呈現在生活中,這有利于完成教學目標。初中生物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進行符合學生發(fā)展需求,對教師而言是有利的。教師合理地將生物和生活結合在一起,使生物教學更貼近生活,可以增強學生對生物學科的理解,使知識與技能同步發(fā)展。
關鍵詞:生活情境;初中生物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36-110-01
引言
生物是一門自然學科,初中生物課程進行教學的不僅僅局限于生物本身,還要教給學生們生物生存的環(huán)境等,這使初中生物存在著大量極為抽象的記憶點。學生們要在沒有實物的情況下展開合理的想象進而進行背誦,這需要著極大的耐力也是一種極大的挑戰(zhàn)。針對初中生物教學過于抽象的特點對生活情境應用到教學中去這一觀點的提出極大程度上緩解了初中生物教師們的壓力。就以下具體的應用進行探究分析。
一、將生活化教學法運用到初中生物教學中的相關意義
(一)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的位置
教育領域不斷改革與發(fā)展,初中生物教學越來越需要運用生活化教學法?;诔踔猩锸谡n的形式,生活化教學法也是一個重要的媒介。通過調查很多初中生物的課堂教學實踐,發(fā)現一個共同的特點:很多優(yōu)質課堂都融入了和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掌握了理論知識。生活化內容的融入,也能逐漸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每一次生活化內容學習結束后,教師都要讓學生對學習步驟和細節(jié)進行深刻的思考和反思,發(fā)現自身存在的不足和問題,這是對教材中知識點的一種回味和復習,在此基礎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都會逐漸增強。翻閱初中生物教材可發(fā)現,很多內容都需要教師組織學生融入生活化的知識共同完成。
(二)初中生物教學中生活化教學策略的價值
學生在進入初中階段后,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壓力。一方面學科增多,另一方面也面臨著升學考試。雖然小學階段的科學課已為學習生物學科打下了一些基礎,但據很多教師反應,學生對于初中生物的學習熱情依然不飽滿。如果將生活化的內容融入每一節(jié)初中生物課中,學生的學習興致會被極大地激發(fā)。
二、生活情境教學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促進學生們展開想象進入情境
所有的教學都應源于生活,與此同時,我們從書本上學習到的東西最終也將會回歸到生活實際,應用到生活實際。那么合理地促進學生們對初中生物課堂上的課程點及相關記憶點產生較為合理且深刻的想象是極為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例如:在講解“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時,我們教師應當在課前為學生們布置任務,由學生們觀察家里的園子、附近的公園,抑或小區(qū)里的綠化等,種種植物總有一種,學生對其格外印象深刻,那么這將極其有助于我們教師在課堂上由學生們進行回憶,學生們的所見所聞都將是展開想象很重要的素材,極大地為初中生物教學課堂引進生活情境提供促進作用。再由我們教師進行相應的引導,學生們正在追逐打鬧,看到了一棵挺拔的樹,那棵樹格外的高,葉子是什么形狀的以此加深學生的印象促進記憶點的形成,與此同時還可以借助問題對學生們設置新的記憶點,如“××樹的樹葉是什么形狀的”,并提前準備幾片樹葉及草葉為學生們展示帶入新的記憶點,以促進學生們更好的接受課本上略為抽象的理論知識,這是一種很好的借助生活情境對初中生物課堂進行不那么“抽象”的展示形式。
(二)帶入親身經歷引導學生
作為一名教師,只懂得說教是遠遠不夠的,要想引導學生們更快更好地吸收新知識點,適當地將自己的親身經歷為學生們講述會給學生們在聽故事的感覺,在不知不覺中就將包含在事件中的某種現象記在腦海里,從而在再次對課本上的知識進行學習時會更容易接受,進而就達到有效地聯系生活情境,促進學生們更好地理解課本上抽象的內容,與此同時還會促進學生們自主觀察能力與學習能力,極大地提高學生們動腦的積極性。
例如:在“生物的進化”一課,我們教師應當先鋪墊課堂背景知識的引導。講有一個故事叫作“小蝌蚪找媽媽”,小蝌蚪有著黑圓黑圓的腦袋,黑黑的身體和細長細長的尾巴,它總也找不到和自己長得一樣的媽媽。再為學生們布置懸念說自己從前也總是對此產生疑惑,直到家里捕魚漏進來了一只小蝌蚪,自己因為感興趣就養(yǎng)了起來,后來小蝌蚪慢慢地長出了后腿又長出了前腿,漸漸地尾巴變沒了,最后長成了一只青蛙。再詢問學生們是否知道為什么小蝌蚪找不到媽媽了嗎。以此為話題引出本課主題“生物進化”。借助這個故事和親身經歷的結合有效地將學生們引入到生物進化的大過程中來。再由小蝌蚪較短的進化過程聯想到我們人類漫長的進化過程,期間可引入北京猿人等涉及有關歷史的問題,學生們接收到的信息并不完全無趣就會繼續(xù)地更加專注,進而極為有效地達到了將過于抽象的理論知識實際化的目的。
(三)角色扮演實現情境教學
學生們如何在初中生物課堂上有著更好的參與性,可采用由學生們進行相應課堂內容的扮演從而達到對所學知識牢靠地掌握并吸收的效果,為此可進行以下探究。
例如:在為學生們講解“動物的主要類群”時,可由學生們根據自己的喜好扮演不同的動物,可提前布置內容允許學生們自帶道具進行較為形象的展示,充分調動學生們的熱情。在課堂期間由學生們對自己所扮演的動物進行分類,再在此過程后由學生們進行課本的閱讀,并由教師進行相應的講解,每一名學生都帶有自己的身份可以更加充分地將自己代入進去從而更好地對課本上較為抽象的內容進行聯想并記憶,這種方式有著極強的代入感,可以極好地加深學生們對自己所扮演角色的理解程度,并對身邊同伴扮演的角色進行相應的聯想,甚至是在平時課件玩鬧時開玩笑再次被引出,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結語
綜上所述,生物學科本身就是和生活聯系密切的學科,教師在課堂中要注意把握教學方式的生活化,使學生的課堂主角光環(huán)更加明顯。讓初中生物真正融入生活,為以后的學習指明方向。
參考文獻:
[1]葉興友.基于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初中生物高效課堂構建策略[J].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理論研究與實踐,2019,2(21):31-32.
[2]李莉芳.議核心素養(yǎng)下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策略[J].華夏教師,2018(33):50.
(作者單位: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羅浮中學,廣東? ?惠州? ?51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