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分析了淺閱讀時代對小學語文閱讀活動的主要沖擊,指出淺閱讀對學生知識積累、思維形成的不利影響。然后點明深閱讀對小學語文知識學習的重要影響,包括引導學生充分思考,提高學生閱讀技巧,培養(yǎng)學生理解能力。最后提出了明確深閱讀的意義,開展多樣化活動,課堂內外內容融合等發(fā)展策略。由此促進小學語文教學中深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習慣;深閱讀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06-0126-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06.120
閱讀按照接受程度可以分為淺閱讀和深閱讀兩種形式。現(xiàn)代社會淺閱讀比較盛行,淺閱讀對學生的學習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但是也存在不足。因此,我們需要深閱讀形式來輔助教育,鍛煉小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淺閱讀時代對小學語文閱讀活動的沖擊
淺閱讀是在現(xiàn)代大數據影響下產生的快速的閱讀方式。這種方式能夠快速地采集信息,能夠最廣泛地接觸到各方面的知識。因此,這對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有一定的幫助。比如小學生可以通過淺閱讀了解文學著作的簡單內容,或者獲得很多的知識片段。但是,淺閱讀活動也會對小學生語文的學習產生一些負面的影響。
1.不利于語言知識的積累。淺閱讀時代,信息以“轟炸”的形式塞入到人們的意識世界里。不少的小學生也在生活中接觸到這些東西。而這些內容會快速地進入到人們的腦海中,并且在人的腦海中形成記憶痕跡。但是這些內容卻禁不起琢磨,甚至有些用語錯誤,或者語言知識方面的錯誤。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語言基礎比較重要。如果出現(xiàn)了知識的錯誤,就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后期的書寫能力。
2.不利于思維認識的深入。語文教學不僅僅是讓學生學習基礎知識,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和思維能力。在小學語文的學習中,淺閱讀活動會讓各種知識充斥人的眼球,但是卻無法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不少的學生在接受這些知識的時候可能會形成一些表面化的認識。這些認識會減少學生思考的時間。久而久之,學生的思維能力就會減弱。那么學生對很多問題的認識就會很模糊。在出現(xiàn)新的問題之后,學生的自主思維意識就難以發(fā)揮作用。這對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是非常不利的。
二、深閱讀對小學語文知識學習的重要影響
1.引導學生充分思考。學生在閱讀的時候會被文字帶動著不斷地學習。這是表層內容的接受,但是在閱讀之后進行深度思考的就不多了。特別是小學生的知識水平有限,所以也難以對文字背后的內容進行深度的思考。所以,要在小學生的閱讀活動中不斷地開發(fā)學生思考能力。而深閱讀活動是能夠具備這方面的影響的。
2.提高學生閱讀技巧。小學生如果沒有良好的閱讀技巧,那么在具體的閱讀活動中就會十分的吃力。深閱讀活動注重學生使用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來實踐。因此能夠鍛煉學生的閱讀技巧。比如“知人論世”“以意逆志”的閱讀技巧。
3.培養(yǎng)學生理解能力。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他們對社會生活的認識還存在較多的不足。而閱讀是打通學生與社會聯(lián)系的通道。所以在很多時候學生是能夠通過閱讀材料去認識社會的。在認識和接受的過程中進行深閱讀,小學生能夠在閱讀中思考,而思考的過程也就能夠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件需要長期積累的活動。
三、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深閱讀習慣的主要策略
深閱讀活動的開展能夠對小學生的語文知識的學習和深入產生多方面的影響。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開展深閱讀活動,由此來培養(yǎng)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1.明確深閱讀的意義。在小學語文的深閱讀教學中,教師首先要讓學生了解到閱讀的重要性。因為學生只有從思想上認識到深閱讀的作用才能夠督促自己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可以將一些深閱讀的典型案例作為宣傳材料,制作出精美的PPT來對小學生進行教育引導。
2.開展多樣化活動。在小學語文的閱讀活動中,教師在引導過程中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策略。首先教師要循序漸進地引導小學生閱讀思考,最好是能夠讓小學生由淺入深地去分析和認識。教師可以讓學生采用朗讀的方式來深入到材料中,通過朗讀來感受文字的魅力。講讀和復述活動可以運用到教學中,小學生借助講讀和復述活動來實現(xiàn)師生交流。在師生交流中卻深入分析閱讀內容,提升學生的思維認識。教師還可以開展閱讀專題活動,讓更多的學生從類型化的材料中掌握閱讀內容,強化閱讀效果。
3.課堂內外內容融合。小學生深閱讀活動立足語文課堂,但是不能局限于語文課堂。所以教師要逐步地從課外領域拓展資源。引入一些合適的閱讀材料。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有拓展環(huán)節(jié)和主題訓練。這就是教師開展深閱讀活動的合適領域。那么,在教學中教師完全可以將一些課外的內容引入,一個詞語、一段話、一篇文章都可以用來與課堂教學形成對比。在對比學習中鼓勵小學生從教材的實際內容出發(fā),弄懂、弄通閱讀內容,能夠形成一定的鑒賞能力。
總之,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深閱讀習慣的益處很多。這需要教育工作者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積累經驗,找到最佳途徑,達到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張欣.談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深閱讀”[J].現(xiàn)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0(12).
[2]黃濟富.“深閱讀”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2(10).? ? ? ? ? ? ? ? ? ? ? ? ? ? ? ? ? ? ? ? ?? ?[責任編輯 萬淑蕊]
作者簡介: 擺秀玲(1974.8— ),女,回族,甘肅會寧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