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生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也是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最好表現(xiàn)形式。伴隨新課改的發(fā)展,寫作過程中突顯出了諸多問題,值得每一個語文教師高度重視和深刻反思。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出了觀點,即加大積累,尋找素材;教學滲透,學會審題;培養(yǎng)習慣,提升表達;互評互改,學習提升等方面加大指導力度,以期通過這些途徑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提高寫作能力。
關(guān)鍵詞:小學作文;引導積累;培養(yǎng)習慣;訓練提升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06-0120-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06.114
指導學生寫出好的作文不是短時間就能達到的,需要教師在長期的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目的明確、對象具體、方法合理的訓練和培養(yǎng)。我在評閱作文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作文存在無詞可用,語言匱乏,語句不通順,缺少中心,再要不就是立意陳舊,結(jié)構(gòu)不夠合理等問題。在教學中我不斷分析、嘗試、總結(jié),尋找合理的解決方法。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來解決。
一、加大積累力度,生活中找素材
做任何事之前一定要做好準備才會事半功倍,寫作文也是一樣,只有具備一定的積累,寫作文時才會做到“下筆如有神”。因此在指導學生寫作文時,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去積累寫作素材。
1.博聞強記,勤練筆。教師要率先垂范,從自身做起,多讀書,讀好書,并把適合學生讀的書推薦給學生,積極引導學生把讀書時的點滴感悟?qū)懴聛?,從讀書入手積累寫作素材,通過勤練筆為學生的后期寫作打下基礎(chǔ),達到提升寫作水平的目的。
2.寫觀察日記,強化訓練。通過展示教師所寫的下水日記,啟發(fā)學生記錄日常生活中的奇聞趣事,引導學生學會在生活中留心觀察,并把自己的體悟用文字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
3.豐富活動,多寫感悟。結(jié)合學校實際情況舉辦各類活動,通過豐富學生課余文化生活,讓學生在寫作文時有話可說,有事可寫。比如在慶“六一”活動中,讓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再加上合理的聯(lián)想和想象展開練習,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二、教學中滲透,提升審題能力
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加大對課文題目的分析,通過分析課題有意識地訓練學生的審題能力。在寫作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理清寫作思路,并圍繞文章的中心描寫一件或幾件具有典型意義的事件。學生審題會意能力的提升是一種綜合素質(zhì)的具體表現(xiàn),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不斷摸索、不斷指導,并在實踐中完善拓展。
三、培養(yǎng)習慣,提升表達
好的作文一定會在文章中集中表達一種情感。為了使文章感情真摯,除了要指導學生認真審題,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外,在選詞用句上還要大膽創(chuàng)新,勇于嘗試,將自己學過的經(jīng)典詩句、好詞好句合理地運用。在日常教學中重視學生字詞積累、造句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同時還要在平時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綜合表達能力,既讓學生口頭回答問題,也要讓學生書面回答問題,再結(jié)合片段練習,通過各種渠道提升學生表達能力。
四、互評互改,學習提升
以往的寫作思維模式,學生往往缺少主動權(quán)和靈活度,互動合作過少,教學過程中取得的效果極其有限。而新課程標準要求我們在進行作文教學時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互動修改習作的能力,教給學生修改習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因此,如何讓學生學會修改一篇習作,并在修改習作的過程中逐步發(fā)現(xiàn)問題,養(yǎng)成自我修改作文的良好習慣,形成寫作能力,在達到提高作文水平這一最終目的中變得十分重要,也很必要。另外,還可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進行自寫自改,在一次次修改的實踐中,滲透修改的方法。學生通過修改他人習作,發(fā)現(xiàn)別人的不足,達到警醒自己的目的。還可通過修改優(yōu)秀習作,取長補短,從而修改學習兩不誤,以此引發(fā)學生深思,在后期的寫作中避免失誤,達到有效提升能力的目的。
教師要適當運用面批面評方式。對于一篇問題較多的習作,教師應采用當面批改的方式,在學生問題較多的地方及時進行糾正。這一過程中,教師不僅可以從習作的整個結(jié)構(gòu),也可以從標點符號的運用以及字詞句段方面進行點評。這種批閱方式雖然有些費時費力,但效果卻異常明顯。教師在當面了解學生選詞用句、立意構(gòu)思的基礎(chǔ)之上,有針對性地對學生習作進行修改,更會使評語準確恰當。同時也可針對共性問題,對部分作文集中進行逐層點評,找到問題所在,舉一反三,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
寫作的培養(yǎng)一定要注重循序漸進,逐層深入。一篇好作文最可貴的地方在于表達“生動精練”,立意“情感真切”。為此,教學中一定要要求學生對作文進行反復修改,不斷探討,從而提高學生在審題立意、構(gòu)思、選詞造句等諸多方面的能力,進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過程中的難點也是重點,教育者在教學當中一定要目光長遠,以寫作目的作為抓手,用發(fā)展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不斷研究,不斷探索,總結(jié)創(chuàng)新,靈活運用各種方法和策略,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在實踐中摸索前行。“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眻孕庞辛瞬粩嗝?、不斷創(chuàng)新的精神,教好學生的寫作不會是件難事。
參考文獻:
[1]石錄.反思小學作文教學[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8(5).
[2]吳旺才.小學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革對策研究[J].考試周刊,2014(12).
[責任編輯 李 媛]
作者簡介: 張永勝(1981.6— ),男,漢族,甘肅隴西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