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小鋒
恩格斯說過:“思維是地球上最美麗的花朵?!弊寣W生美麗的思維之花盛開是每個數學教師的愿望。數學是思維種子萌發(fā)的土壤,數學教學旨在催萌學生的思維種子,為學生思維之樹注入豐富的養(yǎng)分,使思維之花有一天能夠盛大綻放。當今學生思維空間較為封閉,思維方式不夠發(fā)散,解題思路具有定勢傾向,以至于解題時不能夠靈活選擇方法,甚至舍近求遠,放棄簡單易行的策略不用,而去選擇繁雜耗時的方法。發(fā)散思維是一種擴散狀態(tài)的思維模式,是創(chuàng)造力的主要標志,發(fā)散思維能夠使思維之花開得更大更艷。我在數學教學中關注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培養(yǎng),摸索出一套發(fā)散思維培養(yǎng)的策略。
一、開放課堂環(huán)境,營造自由思維的氛圍
如同植物的生長受環(huán)境影響一樣,發(fā)散思維的發(fā)展也與教學環(huán)境有關,開放自由的環(huán)境可以讓發(fā)散思維生長得更加旺盛。傳統(tǒng)課堂環(huán)境不利于學生思維生長,不平等的師生關系、單向的填鴨授受、窒息的課堂氣氛導致學生心理壓抑,讓學生無法自由呼吸,思維的種子缺乏萌芽的條件。
要欣賞到思維的鮮花,首先要催萌思維的種子。我在數學教學中開放課堂環(huán)境,為學生營造自由思維的氛圍,讓陽光照進學生心房,溫暖學生心田,給思維種子的發(fā)芽提供適宜的溫度。我首先擺正自己的課堂地位,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創(chuàng)造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敢想敢說,自主自由地學習。我創(chuàng)造真趣的生活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啟迪學生思考,點亮學生思維。我為學生搭建展示的平臺,開放互動交流的空間,激勵他們互相批判質疑,展開思維碰撞,從封閉性思維轉向開放性思維。例如,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二》一課時,我呈現了“小孟過生日”的生活情境,讓學生根據情境提出數學問題,學生自發(fā)提出各種問題,接著,引導學生圍繞“把1個蛋糕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這個蛋糕的幾分之幾”展開討論和碰撞。情境吸引了學生注意,引發(fā)了學生思考,思維的種子在情境中萌芽,思維的枝干在交鋒中拔節(jié)。
二、多種教法并舉,積淀發(fā)散思維的底蘊
花兒的開放離不開養(yǎng)分的滋潤,營養(yǎng)越豐富,花兒越盛大,思維之花的盛開需要豐厚思維底蘊的助力,即我們所說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目標,我們在數學教學中不僅要關注數學知識,更要注重數學思維訓練,要給學生的思維澆水施肥,幫助他們提高思維能力,積累思維經驗。
俗話說:“有其師必有其徒?!苯處煹慕谭ㄓ绊懼鴮W生的學法,教法的多樣性決定了學生學法的多樣化,學法多樣性促進學生思維策略多樣性,為學生的發(fā)散思維積累了方法和資本,使得學生思維更具發(fā)散的底氣。我在教學中多法并舉,拓寬學習路徑,引導學生掌握多種多樣的策略,積淀發(fā)散思維的底蘊。例如,在教學《三角形邊的關系》一課中,我在提出“有2厘米、3厘米、5厘米三根小棒,它們能否圍成一個三角形”這個問題后,先讓學生獨自猜想判斷,接著給學生提供小棒,讓他們操作驗證,在學生發(fā)現無法圍成三角形后,又提出“這三根小棒為什么不能圍成三角形?”“怎樣的小棒才能圍成三角形?”對于這兩個問題,我讓學生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探究,他們在小組合作中討論、操作、分析,學生通過多樣化的學習方法,借助小組成員的集體智慧,探究出“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的規(guī)律。
三、豐富直覺訓練,跳出定勢思維的怪圈
發(fā)散思維具有靈活性、獨創(chuàng)性等特征,直覺思維的特點與其頗為相似,它往往無需一步一步的分析,而是一種突然的頓悟。我們可以將直覺思維作為切口,通過豐富的直覺訓練,帶領學生跳出定勢思維的怪圈,從而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
“人類的思維具有極大的慣性?!毙W生的慣性思維尤為嚴重,他們的思維容易陷入定勢狀態(tài),在解決問題時往往會受當前情境所束縛。例如,在教學《求百分率的實際問題》一課中,我在組織學生練習時,設計了這樣一道題:甲杯中有400克水,加入100克的鹽,含鹽率是多少?乙杯中有600克水,加入200克的鹽,哪一杯鹽水要咸一些?許多學生拿起筆來就計算量杯水的含鹽率,通過含鹽率來比較量杯中鹽水的咸淡。其實,我在設計數據時是有用意的,一方面,甲杯中水的質量是鹽的4倍,而乙杯中水的質量是鹽的3倍,另一方面,乙杯中的鹽是甲杯的2倍,而乙杯中的水卻少于甲杯的2倍,只要直接觀察比較數據,無需計算出兩杯水的含鹽率,就能迅速判斷出哪一杯鹽水要咸一些。許多學生往往一學習什么方法,在解決問題時就只會想到剛學的方法,從而導致在解決問題時舍近求遠、選繁棄簡,學生學習了“含鹽率”,就忘記了“倍數關系”,說明他們的直覺性不強,視角比較狹隘,解題思路不靈活,我們要改變他們這種定勢思維的壞習慣,幫助他們打破定勢思維的圍墻。該題是一種變式練習,旨在訓練學生的直覺思維,提高他們靈活的思維方式,扭轉他們思維定勢的局面,使學生的思維走向發(fā)散。
四、立足一題多解,豐滿發(fā)散思維的羽翼
孔子說過:“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卑l(fā)散思維不是單一的線性思維,而是網狀的輻射思維,發(fā)散思維能力強的學生具有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本領,在解決問題時不滿足一種解答方法,喜歡從不同角度去思考,能夠尋找出多條解題路徑。
我在數學教學中立足一題多解,豐滿學生發(fā)散思維的羽翼。我經常設計一些解法不唯一的或者答案不唯一的開放性問題,組織學生開展一題多解訓練,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由此及彼地進行發(fā)散性思考。例如,在教學《梯形的面積》一課中,在教學把梯形轉化成已知圖形時,我沒有局限于“用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拼成平行四邊形”的方法,我還引導學生把梯形轉化為長方形,把梯形分割為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三角形。在練習中,我還給學生設計了兩道一題多解的習題,培養(yǎng)學生解題方法的多樣化。一題多解是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的重要途徑,它幫助學生從單一性思維轉向多維性思維,使學生的思維更為靈活流暢。
為了使學生思維之花自由綻放,讓我們優(yōu)化數學教學方法,扭轉學生思維封閉、定勢的局面,為學生積淀發(fā)散思維的潛能。